注解金刚经奇遇
本文摘要:金刚般若菠萝蜜经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闻,佛经的开头卷语,

 
金刚般若菠萝蜜经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闻,佛经的开头卷语,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口头传授。
经典文字都是他的弟子记录整理而成,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有四种意义,息众生疑,遵佛嘱,息争论,区别于外道。
一时佛在舍卫国,一时,这个时候,或那个时候,是佛讲说经法的时间,所以佛经上讲到时间都是一时,是讲经时间。 
佛,全称是,佛陀,亦作,佛驮,浮陀,佛的意译为觉者,知者。
佛的觉有三义,自觉,自己觉悟,觉他,是他人也觉悟,觉行圆满。
这里的佛,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亦作,室罗伐,罗伐悉底,古印度王国名,是佛祖主要传教地区之一。
祗树给孤独园,在舍卫国,波斯匿城,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财主,名须达多。
他好行善德,乐于布施,经常接济,孤独贫苦人,所以人称,给孤独。
他先事外道,后崇拜佛祖慈氏,经常邀请佛祖去讲经。
佛祖,游说传教居无定处,他决定给佛祖盖一讲经堂。
他寻到以理想地点,是舍卫国祗陀太子的花园,当时,祗陀太子,提出许多苛刻条件,要求,黄金铺地。
他一一执行,终于感动太子,两人盒盖这个讲经堂。并用,两个人的名字命名,祗树给孤独园建筑精舍,作为佛的说法道场。
于王舍城,竹林精舍并称,为佛教最早的两大精舍。
佛在此居住25年,大比丘众,大比丘,就是大和尚。
比丘,是对出家,受戒男僧人的通称,女弟子,称比丘尼,众是,比喻很多。
比丘,是梵文,有五个意思。
一是,乞士,上乞于法,下乞于民,
二是,怖魔,即比丘受戒,亦为大丈夫,魔及眷属,心生恐怖。
三是,破恶,即破除烦恼。
四是,出家人。
五是,持净戒。
千二百五十人俱,佛最初度,犞陈哪五人,度迦叶三兄弟,及舍利弗,目犍连等。
它们各有徒众,都先学外道,后皈佛,他们各自的弟子,相合为一千二百五十人,成为佛的,基本骨干。
徒众,佛教专用名词,称为,常随侍,即常随侍,佛祖左右。
也称为,常随众,不论那部经典,只要提到,这个数字,都是指得这些人。
尔时,世尊食时,尔时,这时世尊,指,释迦牟尼佛。
也称,路迦那他,或者,婆伽婆,原为印度的婆罗门教,对长者的尊称。
后为佛祖专用称呼,对其它佛,也可以这样说,意思是,佛为世间,最受尊敬的人。
食时,吃饭的时间,即正时食。
时称,食时,即日中食。
著衣持钵,著衣,穿衣,指,穿戴好袈裟。
著衣,指著三衣,三衣,即法衣,也称袈裟,分为三种。
一为,僧伽梨衣,也称,僧伽致,僧伽脂,意为大衣。
此衣,是进王宫,出入城镇,村落时穿用。
二为,耶多罗伽衣,也称,优多罗僧,云多拉僧伽,意译为上衣。
为礼诵,听经,律仪,等时穿用。
中宿衣,为日常作业,就寝时穿用。
此说著衣,因要去城里乞食,为庄严之行,当著僧伽梨衣,即大衣。
意思说,佛祖威德庄严,很注意律仪。
行为,佛教称为,四威仪,即,行,住,坐,卧,四种仪则,起表率作用。
持钵,拿起化斋用的钵子,钵,装饭的小盒子。
次第乞以,次第,按次序进行,乞已,化缘结束。
次第乞已,是说,佛祖在化缘时,不起贫富差别心念,化到谁家,就是谁家。
这里,包含着佛教的基本精神,就是,一律平等的众生观,敷坐而坐,铺好座位,按规矩坐好。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
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注释]
时长老,须菩提,须菩提,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
解空第一,意译为,善现,善见,善吉,空生。 
意思说,唯善唯吉,能解空法,空性出生万法,故名,空生。
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右膝著地,表示三业,摧伏已净。
(三业,身、口、意)。
另一说,因为右为正道,左为邪道,表示以正去邪。故,右膝着地。
合掌,表示,心合於道,道合於心。
白,即启,或启请,白,表示口业净。
希有,佛教名词,世间少有,表示对老师,释迦牟尼的,仰重和珍视。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如来,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指释迦牟尼,别称之一。
指,释迦佛本身。广义是凡指,一切悟道成佛者。
善护念,善是好,护是保护,关怀。
念,是教诲,善护念,是爱护,关怀的意思。
菩萨全称,菩提萨捶。
菩萨,意译为觉有情,大道众生,道心众生。
单说菩提,译为觉,为无上道,萨埵是大心,众生之义。
又,萨埵,是勇猛,即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为菩萨。
菩提萨埵,意谓以,菩提之觉,利益众生,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这就是菩萨。
善男子,善女人,凡指,既包括,出家的男女,也包括,不出家而修持的信教之男女群众。
善男子,称其,有正定之义。
善女人,称其,有正慧之心。
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按梵文意译,发,发心之义。
阿,是,无,表示无垢染。
耨多罗,是,上,合起来,阿耨多罗,四个字是无上,表示三界无法比拟。
三,是正,是正见之义。
藐是等,三菩提为觉,合起来为,无上正等正觉。 
就是达到,无所不知的大智慧境界,只有佛才能达到这个地步,所以也称大菩提。
即停住。应住,即应该稳定,住於何种境界,使心清净不散乱。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这里如来,重复了须菩提这句话。
一是说明,佛同意须菩提的看法,佛是爱护修行菩萨的。
前面那句须菩提,是感谢如来,庇护关怀弟子,这里是对须菩提,代表大家提出的。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的巧妙解答。
意思说,要善於守护住自己的心志,意念,不要他生起,妄想忘念,就应这样住,也是这样的降伏其心。
应如是住,住,佛教名词,使心住於宝法,常住不灭称住。如是这样。
 
《第三品,大乘上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注释】
菩萨摩诃萨,摩诃萨,意译为大菩萨,或地上之菩萨。
摩诃,是大,将众生放在第一位,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大悟之人,故称大。
众生,梵文意译,上至诸天,下至各类,凡有情众生者,皆名众生。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按佛教理论,卵生,是因迷性而有。
胎生是,因习性而有。
湿生,随邪性而有。
化生,是因趣味性而有。
卵生,指由卵中,卵化而生的,例如,鸟,鸡,鸭等。
胎生指,由母体孕育,而生的,例如,人,牛,马,狗等。
湿生指,因湿气受形,而生的,如水族,蚊蝇等。
若有色,若无色,色,梵文意译,相当於有外在形相的物质现象。
在佛教中指,一切万物可以变坏,具有妨碍事物变善的东西,都称为色。
有色,即是有物欲,性欲,食欲等,享乐的追求的众生身。
例如,鬼神,以及其他无形的精神现象,包括,心理活动等。
若有想,若无想,有想,眼见耳闻,心生妄想,口说佛行,但身心不行。 
又指,有想天,即就是指天人,还存有想念,还没有完全脱去思想。 
无想,即无想天,诸天人在有想天之上,此天人已是一念不动,寂然无声。
意思,已达到了抛除思想,是清净的生灵。
无想,高于有想的层次。
非有想,非无想,即指达到比较自由,自在的神(不是佛,也不是菩萨)的层次。
比如,有些修持的人,一入定就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还有生气还活着。
这也是非有想,非无想的境界。
佛教上称,非有想,非无想,为非想非,非想天。
无色界有四天,此是其中的第四天,在三界的最顶,因而也称有顶天。
 
此天,是以其禅定而得名的。
所谓,非想非,非想天,是说此天人,一念不动,故称非想,但又不是木石,不能思想,故称,非非想。
据称其天人,寿命可达,八万劫。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佛教中的我,是转义,包括生命,自己,身体。
指可以,支配人和事物的主宰。主宰又含两种意义。
一是有自在力,即可以独立自主。
二是有割断力,即可以支配一切。
前面可以称,人我,后者可以称,法我。
涅槃,涅槃是佛教修持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生死轮回后,获得的最高,精神境界。
涅槃,是对人生,烦恼苦困的解脱,与精神升华。
灭度,灭,不是死灭,是寂灭。
度,是度化,救度。
灭度,指用佛心去教化,度救众生使之成佛的意思。
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形容,数量很多,也很广,没有穷尽。
何以故,什么原因呢?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四相。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
我相,这个我,是指自己相,就是现象观念,我相就是我,以我为核心。
菩萨的我相,是心有能为之心,轻慢众生。
凡夫我相,依持名位权势,贪於财宝,攀高接贵,为欲私利,轻贱贫愚。
 
人相,所谓人相,即其生能所分别心。
所谓能所心,就是认为我能如何。一切为我所有。
未得,自说得,未证,自说证,自恃持戒,亦可以,轻易破戒。
 
众生相,病顽不逊,有苟求希望之心,言正行邪,口善心恶,为众生相。
寿者相,即见境生心,执於诸相,希求福利,追求长寿的观念。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复此,其次,再次,的意思。菩萨于法,意思是说,菩萨如何,施行佛法,菩萨于法的关系。
应无所住,住,此指,事物形成后,相对稳定,
应无所住,就是什么相,境界都不住。
行于布施,行,施行。布,普遍之义,施,散发之义。布施,梵文音译,檀,檀那。意译为,布施
简单说,就是施舍,给予。布施的范围,相当广泛,天上地下,人伦畜谷,无所不施。
布施,是六波罗蜜,即是菩萨,成佛六法。之第一法。
不住色布施,不住色,就是,心,不存留,所有色,要想不存留,首先,是不起色心,
菩萨,行于布施,要除去,一切色相,断烦恼妄想,取,舍,爱,憎心。
概而言之,不住色布施,谓然慧性,照见一切皆空。
这里将,色,单独说,则此谓,五境。因为这,五境,具有污染人的,情识作用,所以又称为,五尘
尘,就是污染,沾染的意思。
声,有恶声,善声,邪声,杂声等表现。这里全包括,指各种音声,不住于声,则心清净,无挂碍
香,香味,不住于香,则见色清净。
味,各种气味。不住于味,则不生喜爱,不起分别心
触,男女接触,或对一切事物,身心境的接触,或感触。
不住于触,就没有,所面对的,境界,也就,心无取舍了
法,指思想,意识心,里的推断,揣度等,作用。也就是,心法,
心法,起判断,分别作用,心法,就是心理的,想法,法则
佛有六通,入色,不被色迷,入声,不被声惑,入香,不被香惑,入味,不被味惑,入身界,不被触惑,入意界,不被法惑,
即智慧性,照见一切,皆空。这就是,佛所说的,不住,的基本意义。
相,谓事物之,形状。表于外,而想与心者,都是相
其福德,不可思量,福德,佛教名词,有二种,
一种是,人世间的福德,称鸿福,一种是,修行得来的,称之为,清福。这里的,福德,是指,做善事,而得的福报,功德。不可思量,
佛教术语,就是没有,办法测量,深不可知,广而无边。
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是如何呢?
东方虚空,东方,按佛教的,四方观,东方,属生气方,太阳有,东方升起
东方世界,是生法世界,是生生不已,生机不断,地世界,所以修行的人,都面向东方
发动气脉,东方,代表生气,与生命力。始自于东,没之于西,以表,圆满周遍
虚空,虚空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
此指,无边无际,永不变异,容纳一切,无任何,质碍的广大,空间宇宙。
可思量不?即达到,觉悟境界,心无一相,如此布施,其功德当然,不可思量。
 
亦复如是,也就是这样。
应如所教住,意谓,一切学法人,应该如佛所教,的那样,不住于相,而住无住之住,即住于空。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身相,指,佛的形相。身相,也可以称为,色相,或,色身,即身体,肉体形象特征
佛,释迦牟尼佛,身相奇伟,特殊,非同一般,其身貌有,三十二相,
八十种,随形好,三十二个,奇异特征,与细身的,八十种,特别身相,可以,随时使用
称为随形好。全句意为,可不可以,以佛的,外部身相,见佛呢?
即非身相,意为,色身相,是佛的身相,但,不是佛的,真身相。
有三层意思,一是说,如来真身,本无生灭,湛然常驻,
托阴受形的,身相,是凡相,而不是,佛的真相。
二者,佛有,三种身,即法身,显法成身,名为法身,
报身,以法身,为因,证得,佛果之身,
化身,变化身,亦有,称其为,应化身,即应众生呼唤,而现之身。
意思是说,佛可以根据,慈悲众生的需要,有各种身相,
而且,佛的法身,犹如虚空,没有相形,所以说,即非身相。
三是说,如以身相,去学佛,就落在,著于色相,上了,
落于色相,就是落于,妄念,违逆修道,之法,得不到佛的,境界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相,不唯是色相,一切种种,分别心,都是相,
而所有相,皆从,因缘而生,遇缘即起,缘散即亡,故佛言,所有相,皆是虚妄。
见,诸相,非相,此句谓,见相,而不执著,于相,又能破解,出相
所以说,见相,非相,见相,又不是相,又能非,否定,其相。
即见如来,所谓如来者,自性本无去来,一切色身也是四大和合妄念而生
即见如来,所谓,如来者,自性,本无去来,一切色身,也是四大和合,妄念而生
如果执于,虚妄身相,而想得,如来自性,比喻任贼作子,终无是处。
所以佛,告诉须菩提,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若见相,有相,则永不见,如来
能见相,非相,则能,回光反照,见无形可得,而真如本体,便独露其中,
那就可见,自性中,有如来。因为如来,不是外求,外见,是有自性中,可见。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颇有众生,是指,一部分有不正确,见解的人们。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得闻,听到。如是言说,
指上,五品,中佛说,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说法。章句,章法,理论。
古代注家,以分章析句,来解古书,形成一种,章句文体,故说章句,即分析,解释之义。
生实信不?会相信它的,真实吗?
信,为道之源,功德之母,信,则养一切善法,不信,则生恶,信,则能入。实信,是为得,实谛真理,的阶梯。
莫作是说,你不要,这样看哦,也不要这样说,这是世尊,对须菩提,的回答
如来灭后,灭,涅槃,的别称。灭后,指,佛灭度,圆寂,
即肉身,离开世间以后。但,灭,不等于死亡,灭,即寂,静之义,是到达不生不灭的,真我境界
于此章句,能生信心,指,能坚信,法言,而且会作出,新的解释
能信此法,一定会有,大决心,之人,故而,能生新意。生,即出生新意。
以此为实,认为这是,真而不虚,是实而,无妄的,并以此,为根据,就是非常的相信,没有丝毫,的疑心
当知是人,意思是说,当知道这个人,不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
就是说,不是12345,有数的佛,而是三世诸佛。
按佛教说,一劫,一佛出世,见着许多的佛,说明此人,多劫以来,即培植了,善德根基。
所谓种善根,一者,供养,诸佛菩萨,善知识。
二者,顺法,随顺佛法,不乱法行。
三者,供养三宝,佛,法,僧。四者,敬师敬长,承顺其义,不违其命。
五者,慈悲贫弱,遇有难者,尽力施惠。六者,令恶者从善。于六道众生,不加杀害,是为,种善根
无量千万,佛所,是无数佛,及他们所住的,地方。
闻,如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闻是,听到。
即听到,佛讲的理论,指,无相,的理论,一念,比喻,时间极短,顷刻顿悟。
生,发生,产生。净信,干净,空灵,心地,无一丝,妄念,清净到,极点。
悉知,悉见,悉是,都的意思,即知道,又得看见,谓完全了解,这个人。
福德,行一切善行,所得福利,称福德。
福德是,一滴一点,做好事,积累起来的,功业之德,
有福德的人,才能得大福报,大智慧,才能得,菩萨智慧。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法相,是指其有相,有见,非法相,即无见
是说,法非实有,故不要,有执着于法,的见解,
心不得,有法相。亦无,非法相,然而法也,非无,不要执著于,无法的,空见。
执于,无法,和,非无法,的见解,都不是,清净,无所得,心
前者,要得个无,后者,要得个有,这二者,都不对。
修持,悟道,即不要著于,什么法,也不要,不著于法,
所以说,无法相,亦非,无法相,佛法,不有,亦非无,这便是,法的道理,所在。
若心,取相,如果心,取相,则起妄念,起妄念,即著四相
古人说,有念相,是凡人,境界,有念,有觉,贤人境界,无念有觉,觉而无觉心,是圣人,境界
如果,以心取相,则是,心外求法,著于,妄念。
就是说,如果,你心里先入,为主,带着,某种观念,有个相,来学佛,
就是,著心取相,一著相,心中,就起妄念,有妄念,心中,就有障碍,就不能,悟道了。
我,人,众生,寿,意为若心取相,必然落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若取,非法相,意思说,取相,是著相,有不取相心,同样是著相,著的是,无法相。
不应取法,不应该,执著于,法相,抓住一个,固定观念,那样的话,就先,著法相了。
不应,取非法,此句是说,若取法相,则执于法,若取,非法,非法即空,又落于空,空也是,一种妄执
知我说法,如伐喻者,就是说,你所了解,我说的,法,的含义,就好像度你,过河的伐子,
此是比喻,就是说,在度河时,不可以,没船伐,修行要依,佛法。但是,船不等于,道,故不应,执著。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说,无论是,有法相,说,无法相,说,都是两种,片面偏见,
二者,都不能取,均当舍去。好比过河,即过了河,伐子,就不再,使用了,
换言说,法,都应丢掉,何况本来,就没什么,法,呢。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是说,我是怎样,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呢?
如来有所,说法耶,是说,如来,是在讲经,说法吗?
如我解佛,所说义,依照我,对佛教比喻,的理解。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没有,固定的法,叫正等,正觉。
亦无定法,如来可说,众生有别,所以说,没有固定,的模式法,要如来去讲。
不可取,不可说,不可取,抓不住,什么具体,的东西,
可取者,是物,不是法,可取,即入于色相,可取,就是执著,执著,就是妄想,有妄想,就不能,通于佛道,之理,
故,不可取。不可说,有两层意义
一者,见法,唯实证,非言语,所可以尽言,故法,可以心传,神悟,不能徒说,与言语。
二则,正因为法,有上述特点,所以,佛担心,有修学人,不解佛理,抓住只言片语
或者,执著于,某一说法,从而,起修坏性,不仅,未得真理,反而,误入歧途,
故佛,反夫强调,这个观点,不可取,不可说。 
非法,非,非法,非法,不是有法,非,非法,也不是,无法
非者,无也,非非者,不无。非有真实不变之法,但又不是,不是,真实之法
以为其有,虽有,而不是,真有,以为其无,虽无,而不是,真的没有,
故即,不作有,也不,作无。有心俱是妄,无执乃名真,
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这是,非法,非,非法,的真含义。
皆以,无为法,此话有,两层含义,一说,诸法皆是,无为法,
二是说,诸大乘法,皆以,无为,为法
一切贤圣,而有差别,一切,所有圣贤,各宗教派,一切万有,悉包括在内,即为一切,
差别,是说,因修法人,根性不同,所解,不一样,见,有深浅,悟,有先后,故说,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若人,如果有人。满,装满。三千,大千世界,佛经教义,
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同一日月,能照到的四天下,为一小千,世界
一千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
因为,大千世界分为,大、中、小三种千世界,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是说,无法计算,其大。七宝,佛教名词,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一是说,布施的福德,是事福,
即在,某一事情上,所得的,是藉物而修得,但物有限,福德也是,有限的
而且,又因为福德,是没有边的,没有自性定义,也是无法,定性的。
二是说,真正的,福德性,是般若,即佛的,智慧,
这里是,理福,而不是,事福,理福,是趋向於,佛道真正,福德种性,
而其他事福,不具这种特性,故说,非福德性。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这句意思是,正因为,福德无自性,
什么是多,什么又是少,很难界定,如来,所以说,福德多,是相对,的概念。
於此经中,受持,此经,指《金刚经》。受持,是佛教名词,
受,领受於心为,受,终而不忘,
持。 受持,接受,并坚持学习,永不间断。
意思说,受持《金刚经》这是“福德多”是理福德。
为他人说:为他人,讲说《金刚经》,是广为宣传,的意思。
其福胜彼:其福德,大於用七宝,布施的人。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一切诸佛,指所有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佛。
及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意思说,一切佛,得到正等,正觉,的大彻大悟,之法。
皆从此经出:都是从《金刚经》这里产生出来的。
都是由受持《金刚经》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大彻,大悟,成就佛果的,
言外之意,除此般若,其他经书,没有如此之力。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法,即佛所说法,或佛所知,一切诸法。此句有两个,含义
一是告诫,人们注意,除佛所说法之,外的法,都不是法,都不要听
二是,再次重申,这样一个,思想,所谓,法,又没有法,如认为,有个,法,那就是,妄想,执著,法相。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
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注释】
须陀洹,梵文译,称预流,小乘佛教,修行果位之一。它有两个含义。
一指,预流果,果即果位,即修持达到的最终,等级结果,
是指,通过思悟,四谛之理,灭掉三界见惑,
达到的最初,罗汉修行果位,从此可以,进入圣道,即佛道之流。
二是指,还没有达到,完全的标准,即尚未究竟,但正趋向于,这个果位,所以称预流。
预备流于,佛道大义。佛教上也称为,预流向。
 
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是说,你心里有这个想法吗?我得了须陀洹果位。
即告诉修持的人们,不要吹捧自己,应该谦虚平和,尚若心存得道,这个果位也保它不住。
名为入流,入流,即是初步,流入其门,舍凡入圣人之流。
所谓入流,是说,仅可进入到圣人的行列而已。
而无所入,无所入,指其不入六尘,修无漏业,但尚未完全,舍离尘境。
意思是说,以进入到清净的法性境界,已经有普通的欲爱,烦恼的缠绕中解脱出来。
修行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不入。
斯陀含,又称一来,小乘佛教,修行果位之一,是二果,罗汉果位,也称一来果。
修斯陀含的一来果,有两个含义。
一指,思悟四谛之理,而断灭与生俱来的烦恼,断掉思惑,与见惑,后所达到的果位。
按佛教教义称,达到此位,还需一次生天上,一次生人间。
因为,有一生一灭,所以叫一来,这个一来结束,才能最后解脱。
二指,一来果,正在断除思惑,趋向于一来果,还没有,完全达到标准的修行者。
所以又称一来向,即是向着一来果的方向迈进。
一往来,指一来果的果位,还要回转人间来一次,才能修成正果。
所以称一来,为一往来。就是天上,人间各生一次,天上有佛接引,人间的要去投生。
而实无往来,是说真实中,没有往来之事,只是个名相而已。
因为一往来,时间很短,人心的一生一灭,就是一次往来,
或者,刚投胎就走,也指死了,实际是虚名而已,等于没来,故说实无往来。
另外,一个意思是,一次生天上,一次生人间,只一次往来,不再来了。故称,一往来。
另外,一个含义说,即证无为果,真性遍虚空,心即无我,何有往来之说,不存往来之义。
阿那含,梵文译不来,也称不还,小乘佛教,修行果位之一,是三果罗汉。
按佛教教义,三果罗汉,是较高层次,完全断除了思惑等烦恼,他可以不必到人间,在天界,就可以完成,修道正果,不再到,欲界受生,所以,又叫作不来,不还,不还果。
而实无不来,因为三果罗汉,定位很高,以证,不来之果,而且,心无所得,死生不迷,心空无我,来去比较自由,可以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所以说,实无不来,也不是不来,可以随便来,来,指来人间。
阿罗汉道,简称罗汉,小乘佛教,修行最高的果位,又称阿罗汉果,无极果,无学果。
达到这个果位,以断绝了,根本烦恼的思惑,与五见惑,达到了罗汉修学的顶端。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实在没有一个,具体的修行成为,阿罗汉的法。
如果有法,就是得心未除,得心不除,即要著相,就不能成阿罗汉。
因此说,对诸法不受,诸心无生,这才是阿罗汉。
若阿罗汉作是念,如果有一点的念头想法,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说,即便修到,四果罗汉,也不能有证得果位头的存在。
如果,存有念头,就是没有悟空,也就是落入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了。
那你,也还是个口头罗汉,并不是真罗汉,因为凡心未退,见惑未除。
无诤三昧,无诤,从字面理解,就是不讲话,对谁都不诤,与世不生矛盾胜负心。
按佛教教义来理解,就是达到空性,空理的境界,清净不染,忍于定境,与他者无诤。
三昧,是梵文音译,亦作,三摩地,三摩提,译作,正受,或正定,正见。正知。
即定中所想境界,无妄想杂念心,及以境界想心,安住于寂静清净,明朗的正觉如如心。
正定,为入定法正。
所谓,正见,即远离,各种邪见,见诸正法。正境三昧,也略称为定。
我们往往习惯于禅连说,称为禅定。
所谓三昧定,三摩地,三摩提,就是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于心里状态。
三昧定,有两种,一是生定三昧,是人先天,具有的一种,精神功能。
一种是,后天修行而产生的,就像人们修持练功而得。
三昧,即入于空,人我俱忘,入于定境,即烦恼不生,也能入于烦恼行,令不起烦恼,等于有了佛的大悲心。
人中最为第一,这是佛给须菩提的平价。
人中,指世间第一,说他在人世间,修得了第一世法,常住正定,心无生灭,故称为人中第一。
是第一离欲,阿罗汉,离欲阿罗汉,能离一切法,没有离欲之心,爱染不生,悉皆尽灭,为之离欲。
是脱离欲界天的罗汉,再不受生死,四相,五见,见惑,思惑,等欲界,烦恼迷惑。
说他第一,是谓,须菩提已得,最高罗汉道。
按佛教教义,天有三重,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
最初的二果罗汉,都只能在欲界天。
所谓,欲界天,还没有完全脱掉欲,还有凡心,
须菩提,即以证真实,无相之妙,又得最上的无诤三昧,超出一切物欲,也不被,诸物所转,即可以转物,而不被物所诱使,离一切色相,故名第一离欲阿罗汉。
我不作是念,我是阿罗汉,意思是说,我不存有我是,阿罗汉的念头。
不会著这个相,所以才能称,须菩提空生。
如心中有念,即不名为,须菩提的空生,二者不能相配了。
我得阿罗汉道,我不认为,已得罗汉道,即是得罗汉道,也还要努力精进,回小向大,还要学菩萨道,才能得般若智慧,才能成佛。
乐阿兰那行者,乐,梵文译义,苏吉施罗,素怯,意思是,身心舒适,或爱之义。
阿兰那,又称阿兰若,略为兰若,阿兰若迦,等,原义为树林。
意译为寂静处,空闲处,无诤声,远离处,空家等。
原指比丘常住的地方,这里指寂静的去处,后泛指佛寺。
行者,指修行的人。也泛指,在寺院中,服杂役,而未正式,剃发之出家人,或外地僧人。
而名须菩提,意思说,我所以被称为空生,是我心没有一相,心无诸相,假设心存,我是离欲阿罗汉,我是解空第一,又有所行,心中,有这么多生灭,烦恼相,岂能称修空须菩提。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
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
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
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注释】
昔在燃灯佛所,昔是过去燃灯佛,古佛名,亦译作,提和竭罗,或锭光佛。
锭是灯的脚,含有此佛,如灯之光明的意思。
据说燃灯佛出生时,身边一片光明,这就是燃灯佛名的由来根据。
释迦穆尼,从佛学法,用无颈莲花,供奉于然灯佛祖,得无上菩提。
燃灯佛曾预言,九十一劫后,即释迦穆尼出世时,释迦穆尼一定成佛。
而且,释迦穆尼的名号,也是燃灯佛授记的。
于法有所得不,得到什么法了吗?
于法实无所得,实在没有得到什么法,这是须菩提的回答。
其实,这也是一种比喻,什么也没得,还跟他学得什么呢,没有得,就是得。
因为悟道了,悟出了个无得的圆满自性智慧。
佛正是用这个,于法毕竟无所得的空慧理论来讲金刚经的。
并也以此理论,来教诲弟子,确立了大乘佛教的根本命题。
庄严佛土不,庄严,是以善法,及已功德积累,所积累起来的庄严,只可以感觉,是无法以形相可见的。
庄严,在本质上分两类,有两种庄严。
一者,为智慧庄严,即这种庄严,具有佛的智慧,是修六度万行,戒定慧得到的。
二者为,福德庄严,是行于布施等善法,积福累德而成的。
有了这两种庄严,具足佛性,亦即成为佛子。
佛土,佛所住之国土,或佛所化之地,又指,众生之真心,都成为佛土。
佛土,就是净土,外不染六尘,内无我人四相,不著断灭邪见,即为佛土。
佛德妙性,众生的真性,皆为佛土。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意为庄严佛土,只是假设之名而已。
 
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应如是生清净心,应该这样产生清净心。
不应著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不应住色生心,就是不要,见色生心,心生妄念,杂念。
佛为什么,每每把色提出来,先提色后说哪几项。
因为,见色动心,是人最为突出,它也是最容易,迷惑人的。
在六尘中,色是第一位的,人之所以,心猿意马,六神无主,都因为这色相。
因此,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即不著于六境,即眼,耳,鼻,舌,身,意。
也不要住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如有住之心,是无法清净的。
佛圣贤,能转物,而凡夫被物转,换言之,佛圣之人的智慧,可改变事物。
虽然见色,声,香,味,触,但能转变它。
而凡夫之心则不然,即见物,则心生执著,被物牵着走,随物心动,则必在生死,烦恼中,旋转不出。而心能转物,则必空寂清净。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应生不著心,这个不住心,也不可以著心,千万不要,停在于,色,声,香,味,触,法上。
一旦生出,则要尽力除去,不允许心在它那里住。
身如,须弥山王,须弥山,佛教山名,又作须弥楼,意译为,妙高,妙光,安明,善高,善积,等。
是印度神话中,传说山名,后被佛教采用,相传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等于我们,现在的里数,方圆45里路。
山顶为帝释天,亦称天地释人名,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皇天,老天爷,佛教护法神,之一。
 
四面山腰,为四天王天,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咸海,咸海周围,有四大部洲,
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货州,北俱芦洲,日,月,绕山而行。
是身为大不,这个人,身体高大,不高大呢,
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此句说,修成佛法的人,最后,修成法身,而法身,充满法界,无形无相。
它的身体,是无法称量大小的,说大就有无限大,
比须弥山还高大,因为佛法无边,是没有限度的。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恒河中,所有沙数,恒河,河名,位于印度,与孟加拉国,境内
 
旧译为,强伽,恒伽,恒架,等,意为,有天堂而来,自天而降,的圣河,
两岸约有,一千,五百公里的地方,人作为神圣的,朝拜地区,建筑于,无数寺庙
印度佛教徒,常到此巡礼,沐浴,认为可以,洗去罪恶,升入天堂。
如是沙等恒河,是说,向沙子那样多的,恒河,
是诸,恒河沙,同恒河一样的,所有河流里的沙子,
但诸恒河,尚多无数,向恒河一样的,河流无数。
胜前福德,意思即要,把金刚经,放在心上,或者,受持四句偈,
又能广,为人宣讲,福德之多,超过恒河,的沙子。
又能广,为人宣讲,福德之多,超过恒河,的沙子。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虽说是经,意谓,无论何时,何地,当随顺,为众生,说解这部,金刚经,及四句偈等
当知此处,是说,你要知道这部,金刚经,所在的地方。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世间,即众生世间,天人,在世间,修福往生,天上之人。
阿修罗,译意略称,修罗,另译,阿须罗,阿苏罗,等,古印度,神话中的恶神,
常与,天帝诤斗,但在,佛的面前,也得必须老实。
供养,亦作,供施,供给,等。一般指以,香,花,灯明,饮食,衣物等供佛,菩萨,及亡灵,
也指,斋于僧尼。供养,分为两种,以饮食等,实物供佛,僧,称为,财供养,
 
以讲经,说法,称,法供养。此说供养,亦为比喻,意为,能诵此经,
即是佛的,全身在此,能持诵,此经全文,他所成就得法,即为,出世间的,上上法,不是寻常法,故应当,恭敬供养。
如佛塔妙,此是,比喻说法,是说,常诵此经,能使天人供养,与供养佛的,舍利塔庙,无异。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受持,读经,诵经,加解说,书写,称为,五法师。
法师规则,师是,训导师。即说通过,此五中法,可使你,入于佛道,故称为五法师。
一是,自己学修,取的成就,一是,广为人说,或作出,其它努力,宣扬本经法,而得成就
最上,就是无上,没有超过的第一,是当然,没有可比的上的,稀有之法,少有之法。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此句有,两层意思,
一是说,自心能,诵的此经,解得此经,体会无著,无相之理,所在之处,常修佛行
即自心是佛,故而说,所在之处,即为有佛
 
二是说,此,金刚经,在哪里,等于佛在哪里。此经是,最上法,法即是佛,佛即是法,故说佛在此。
若尊重弟子,意为,不仅应尊重佛,也应尊重,研读,金刚经,的佛的弟子
学问居后者,乘为弟,解从师者,成为子,以父兄,之理相待,即为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
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注释】
当何名此经,应当怎样命名此经呢。
 
云何奉持,是说经名,确定以后,我们如何奉持,这部经典呢?
金刚般若波罗蜜,这就是金刚经,经名的全称。
金刚般若经,用金刚名,因为金刚是金中最坚固的,借金刚比喻般若,般若是智慧。
金刚般若,意为,教菩萨与众生,用智慧力,犹如金刚,触物即碎。
称,般若波罗蜜,波罗蜜,意为到彼岸。合之则为,智慧到彼岸。
加金刚二字,即金刚智慧到彼岸。那么明了此经者,其智慧,则如金刚之坚利,可断一切妄想妄念,直接到达,佛之彼岸。 
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意为众生,原本是佛,智慧本有,并非外求一个。
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这只是安立一个假名。
彼岸,也是无实的,以此来接引众生而已 。
另外,虽然说是,般若大智慧,但也是一种名称而已,但不要把它看作是大智慧。
智慧,发展到极点,就是无智慧,达到无智慧的境界就是佛。
连智慧都放下了,没有任何的念想,才是真正的自在运用,你还有一种智慧心,那就不能自在。
佛于佛的境界,是最平淡,最平凡,因而也是最伟大的智慧。
如来无所说,如来没有说什么法,也没有法可说。 
因为,真正的法,是每个人的正觉,正念,正见,是在运用中的,大慈悲行,而无一点念想。
能说出来的就不是法了,是一种借缘,发出来的声尘而已,真正的法,是看不见,听不到的,自正觉心法。
微尘,佛教名词,指细微看不见的分子,佛教往往用微尘,来代表物质世界。
按佛教的科学观微尘,小于普通灰尘的七倍,又名金尘。 
据佛典说,人修持到一定程度,微尘也看的一清二楚。
此以微尘,比喻众生之,烦恼妄念,心迷则有尘,心静则无尘,尘就是想法,念头。 
你有念头,就会有相,有相就会生心,生心就会被物相转,生烦恼不善业,堵塞你的智慧眼,难见到当下在用的真心自在。 
世界,梵文译作,路迦。
世,是指,流动变化。
界,指东西南北,上下的方位。 
按照,佛的智慧解释,世界,是一粒一粒微尘,组合起来的世界。微尘组合起来的世界是性空的 。
我们所见的世界,没有意识心,及自性活动思想,只是借助于,自性真心,如如不动,智慧体所现出来的缘影而已,不是真的世界,有所现出,就有所灭坏。
所以下面说,非世界,是名世界,即本没有什么世界,这个东西,只是叫这个名字而已。 
佛教上世界,又指世间。
间,是间隔,与界限之。
界,是同义,所以世界与世间,也是一回事,
指友情众生,所居之国土,有世间,就有出世间,出世间不是有个地方,可以出去及去处,
而是把你的想法念头,于佛所教结合起来,转为无相,真空妙智,称为出世间,因此非微尘,非世界。 
就包含着在尘,要心离尘不染,在世界要心离世界不贪,不动任何,心念想法,即清净心,之义。 
非微尘,即非世界,非世界即离尘,离世。
有微尘心,即在尘,在世。
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三十二相,亦称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士相,三十二大丈夫相,四八相等。
 
释迦牟尼佛,生相不同凡俗,容貌神异,胜妙殊绝,有三十二种,显著特征。
又有微细的八十种好,佛典称八十种,随相好。 
身命布施,身命生命。此说,用同恒河沙子,那样多的生命去布施,即作善事,培养善业根基,不惜牺牲性命。
这句话是说,以有为的著相布施,不见佛性,即是舍去身命,也无益于事,达不到目的,只有无为不著,色相布施,才可见到佛性。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
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
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注释】
尔时,这时候,或即刻表须菩提,听后当即心开意解之义。
闻说是经,指听到了佛讲金刚经。
深解义趣,解,是理解。
义,是义理。
趣,是方向目标。
深解,深深的理解,大彻大悟之义。
义趣,心悟真空无相,得中道之理。
深解义趣,是说须菩提,深刻地理解了经文甚深义理。
理解了本经,所指示学佛,路线密因,菩萨修行的归处,方向目标 。
由此达到了,身心清净的彻底解脱。 
涕泪悲泣,因为了悟,人,法,二空,获得解悟,所以涕泪横流,泣不成声。
甚深经典,高深而蕴涵深远的经典。
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慧眼,佛教中眼有五眼,十眼之说。
慧眼,属其三。
十眼,包括,五眼。
十眼是。
一者,肉眼,普通的眼睛。
二者,天眼,可见众生之心。
三者,是慧眼,见众生之根。
四者,是法眼,见诸法空相。
五者,佛眼,可见十方。
六者,智眼,可见诸法。
七者,光明眼,见佛之光明。
八者,出生死眼,可见涅槃。
九者,无碍眼,见一切无障碍。
十者,一切智眼,又称普眼,见普遍之法界。
须菩提天生慧眼,因此他智慧,成就很高,在佛弟子中称为,解空第一。
空,正是本经的,精要之地,是佛法自性。
这句话,意思是说,我过去就有了慧眼,但无论过去,现在,都没见到,这样了不起的经典。
未曾得闻,如是之经,须菩提的智慧成就很高,学习过的经典很多,在社会上也有较高的声望 。
他说,未曾听到过,这么好的经典。
一则感叹,知遇恨晚。
二则感慨于,自己所知太少,而佛确实是一盏明灯,给他照出了,光明前景。
信心,佛教名词,菩萨修行,十信。
第一,就是,信心。意思是,信入佛法的心,
这样有信,才能进入。
所谓,信本来心,没有信,就难以脱离生死,自心即是佛,要深信不疑。
即生实相,与实相同义异名有,一如,一实,一相,无相,法身,法性,无为,涅槃,真性,真空,实性,实证,实际,实相,就是无相。 
实,表明佛法,真实不虚妄。
相,即无相,修行不住相,不住无相,不住真实,不住虚妄,心无念想著,才能显出,真心,妙用自在。
实,就是真,什么是真,真就是无,所以实相即无相,我们的真心,智慧妙体,以无相而能化现万象,所以说,一切所见,无非是见自心。
按照,佛教义理,任何一种,能见,能行,能相的有,都是假的,暂时的。
因为任何一种有,都在念念生灭之中,在无常变动之中,心中有一点相,都是心尘。 
所以不要沾粘一切,在相离相,管好自心,当下运作,在污泥中,修行福德,身心如莲 。
今时为有,彼时为无,因此只有无,是永恒不变的真实之相,我们的一动一作,还归一相,一相细刨,归于不可的无相,如如妙心。
故此说实相,就是无相,无相不是空无,它是一种境界,是佛教真理的境界。
依个人不同的修行,福德多少,而从自己,具足一切的如来臧中,化现的种种,差别境界,也可以说,无量众生,造业不同,所显出的种种世界。
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这个人,即能悟得实相,则是为得到了,法的妙理。 
性,于佛通,是自心,契佛如如智,可在众者之上,故说,以成就了,少有的功德,是说这个人,太稀有了。
是实相者,即是非相,因为,实相无相,如虚空无形,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是具足一切,如来智慧的真空,实相 。
我们所在的世界,无不是在自心,无相妙智,如如空中,依个人不同业力,所现出的种种万相,物类。
所以说,一切相都是空相,不可得,自心所现,妄想影尘,空就是一切相,一切相终归坏灭,还归于空,相相缘起,自心菩提,相空是一,是己妙心。 
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修行心不要落于,言说名相上,即实相本无相,是佛给暂立的假说名称。
信解受持,信解,佛教的名词,深信而能入,入而能明,明而能解,称信解。 
受持,始则,领受在心为受,终则忆而不忘,为受持,受以信力,持以念力,受持即受持佛语。
后五百岁,意思是说,佛灭度以后,弟子最长,能活到500岁,也就该涅槃了。 
这时,佛法的修习宣扬力度就差了一些。
实际上,佛法是佛学真理,真理是永恒的,无论从科学,哲学,文化的历史观去考察,佛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会永远存在的。 
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稀有,意谓,佛及佛弟子,灭度以后,
有人也如,佛弟子在世一样,受持金刚经,心常空寂,湛然清净,不著诸相。
住无所住心,悟得无所得法,除去各种烦恼,那便是了不起的,希世第一人。
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达到了,四相不生,一切无住的离相清净,此人,进入不著,四相的性空境界。
人之所以,不能觉悟中道,即在于过甚著相,杂妄之念太重 。
我们清净寂静的妙心,毫无障碍的自在运用,可是我们,却心生邪见,执著于自心乱动,所现出来的,这些缘起色相,造业无边,遮盖了本性妙用,只看到满眼物相,人我幻影,在此,生灭法中,轮回受苦。
今生即能,得闻是经,空离四相,又能信解受持,说明达到了佛的程度,与佛无二了。 
我相,即是非相,此句说,即了悟不著四相,则入实相。
而实相,本来不生诸相,所以我相,即是非相,即无我相。
离一切诸相,即名为诸佛,外离一切尘相,内离,一切空相,即相而离相,不生离相心,得真空无相的妙境。
不著有,无,这两种边见,不著眼,耳,鼻,舌,身,意。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则一尘不染,身心空寂清净,故可以称之为佛了。
因为他已经达到了,人空即无我法空,离一切法相,以及空空,真空寂静的境界。
如是,如是,是这样,是这样,这是佛对须菩提,一段话的肯定,意思是说你讲的很对很好。
不惊,不怖,不畏,不,佛教名词,含有灭,破的意思, 
不惊,不害怕,又能破除,害怕的心理,所以不惊,因对法有慧解,有深信的心。
不怖,不恐怖,又能破除,恐怖心里的现象,所以不怖,因得大乘,思,慧,解,深信不疑。
不畏,不畏惧,又能主动,消除心理于现象,所以不畏,因得大乘正教,修行慧解,顺教修行,故不有畏。
甚微稀有,因为此人,不论遇到什么情况,能了却有相,无相,见的疑惑。
知涅槃离相,菩提觉性,无因缘人法具除,故而不惊不怖。
不转向,不退屈,了达真相之理,识自心本源,确实很难得的人才。
忍辱波罗蜜,佛教名词,即能忍受,侮辱的智慧。
按佛教,教义说,忍辱,是菩萨净土。
即为菩萨,则心净如水,一切痛苦,侮辱,都能忍受。
忍辱,是修行菩萨道的重要一环。
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经文中,反复出现,是什么,又不是什么,前说后否,这类话。
这里又再次出现,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所以如此,反复出现这种,是不是的说法。
原是佛的反复叮嘱,是什么也好,不是也好,你也不要去想它,不要住,那只是个名称代号而已
尚若停留在,这个是什么,不是什么的名堂上,你就著相了。
一著相,心里不净,障碍就来了,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
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王人名,据传是古印度的,一位残暴的君王。
梵文译为,无道极恶君,有一天,菩萨释迦佛的前身,在城外坐禅,歌利王率功臣出外游猎。
其中有一宫女,见释迦佛趺坐,生好奇心,离队去释迦佛处,请佛说法。
歌利王,心生恶意,问释迦佛,你这修道的人,怎么接近女人。
人家说你是,修行有道的人,又修忍辱持戒,我看看你的道行,于是他割下了,释迦的耳朵,鼻子,双手。
释迦,面容不改说,你还要什么?我都可以交给你。
正在此时,天帝释,四天王,大护法,看到歌利王,这样对待菩萨。
天突降大雨,飞沙走石,歌利王,惊恐万状,问释迦,你是不是,怨恨我了?
释迦说,我无怨恨,你可以看,我无嗔恨,我说的是实话不虚,所以我身体会马上复原,果然,刹那间,身体复原。
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以上这几句,意思是说,歌利王,割残我时,因我没有四相,障碍烦恼,你需要我身体的哪一处,我都可以,毫不犹豫的给与你。
因我无嗔恨心,假如,没有离四相,一定会憎恨他,因为心中,留有人我相。
即悟人空,法空,不著四相,心无诤忿,广净如虚空,故无憎恨。
嗔,佛教名词,梵文作,讫罗驮,佛教称其为,三毒之一。
嗔,是恨,于损害他人的心理,常与恚连用,叫嗔恚,是暴恼恶业的根源。
五百世,不是五百年,五百世的时间跨度,要远远超出五百年。
这里佛说五百世,是概称指佛于,五百世在世间,修忍辱仙人时。
忍辱仙人,仙人,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用以指,吠陀颂诗作者,后泛称一般圣人。
即在神,人,阿修罗等,以外的似神,如人的人物。
佛教称,忍辱仙人,是专用名词,指专于修行,忍辱的人。
前说歌利王,为佛支解而无恨,就是修忍辱仙道,只有修菩萨道的人,可称为忍辱仙人。
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于尔所世,前世,或现世。
无论何时,修忍辱必须要,无我,人,众,寿,这四相,否则忍辱,是修不成的。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发愿,立志行动之义。
意思说,菩萨应该离,一切相,只有,发愿立志,实现最高境界,正等,正觉,菩提心,才能忍他人,所不能忍,常人,所不能行,才能达到真正的忍辱。
只有发,如此大心,才能修出,忍辱境界,也只有修正道,这种境界,才能得无上,正等正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不应住色生心,心,不能停住于任何色相,也不生出色相的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佛进一步指出,不著的范围。
不但不著于色,也不住与,声,香,味,触,法,也不生,声,香,味,触,法的心。
因为,声,可惑人。
香味诱人。
触,生变心。
法,能束缚。
应生无所著心,指六境,等一切相境上,都不住,不生心。
不住,不作俘虏,生无所住心,这个无所住心,也不要著,则随处解脱,内外根尘,悉皆休息,心念清净。
如生住心,即著诸相,取舍憎爱,没有修期。
无住心,即佛学上,所说的缘起性空的意思,一切起于空,连空也不住。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意谓,如果心里有住,不管你住什么,住在哪里,都是不正确的。
 
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即是不带,任何观念,想法,心理,欲念,也不受任何,因素影响,全心全意的去做,布施善事,这才算是真布施,即不住色布施。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此句说,菩萨不应,求望于自身得满足。
所以,菩萨的布施,也应该是,以严之于己,而宽奢与人去做事。即以利益于他人。
所有人,一切众生,作为己任,牺牲自己,奉献一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菩萨应具备,崇高的精神,道德境界。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此句意思说,佛讲过,一切诸相,都是虚幻。
暂时的,而且,时时变化着,无论何等相,毕竟,无真实体,皆可坏灭。
二则菩萨则能,秉持律仪,修行善法,而布施利益众生,不住诸相,诸相本空。 
所以,是相非相。佛深恐学法人不解,所以反复,阐述这个无相的论点。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佛说,一切众生,又不是众生。
这里佛不是否定众生,而是一再提醒,须菩提等人注意。 
不要认为,众生愚顽可悲,凡见性悟道之人,都不能以下等之的眼光看众生。 
二说,一切相,都非实体,众生也是假名,是五阴和合的暂有身,如能离妄心,见佛性,则就无众生可得,如不能见佛性,迷失时分别所谓有众生 。
三说,反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能悟,真空无相之理,本性虚明,实无一切可得,又何来诸相,即无诸相,又哪里有,众生之别。
真语者,真语,佛教名词,真,含三义。
一为,真者不假。
二为,真理。
三为,真性。 
有这三个特点,即为之真语。真语者,佛讲的是真实,不虚妄的真言,真话。
实语者,实而无虚,一切法本空,无所有,即为实语。 
不诳语者,诳语,佛不诳惑与人,也非妄语,即不是骗人的话,诳是欺诈。 
不异语者,异语,没有两样的话,指佛言有始至终,如一不二,决无怪异谬误。
 
此法,无实无虚,此法,指佛法无实,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实体,法体空寂,无相可得。
无虚,此法,虽无体形,但内含恒沙功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若说其有,而不有,若说其无,而不无 。
看时有,寻时无,非言语可说,但却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无的。 
不住于法,而行布施,意谓心里,不要停住在,所有法上,如果有了一种法,照它去作,即是法缚。 
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进入黑暗的地方,什么也看不见。此指,如果住于法,就像进了黑屋子一样。
有目,意谓,不住法去布施修道,就像人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不仅自己有目, 眼明,心视,通达无碍,也能教化众生,不至于迷茫不清。
见种种色,本来要不住于色,又何以说,见种种色,这是一种,假设比喻。 
见相不住相,见色不住色,此是智慧之人,故能明白,陷阱在何处,而不至于,坠于陷阱,即不为善恶诸相所惑乱。
当来之世,未来的时代。指佛灭度后,五百后的像法,末法时代 。
意思说,此经非利于一身,而是普施与众生,众生得益。
也非利于一时,且将普遍,于未来诸时,是永恒不灭的。 
能依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能接受这部金刚经的要旨大义,又能照此修行,这个人,就等于佛。
意为不种,善根之人,难得于此经因缘,即能因缘故, 即有持诵不已,当下顿悟,即为自性如来。
它的另一含义说,此经虽然在世,但不种善根的人,难得一遇。 
此经,也决非是,仅为诵读,得口耳之学,而是究心学之妙法,故称其为能。
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以用的意思。用佛所具有的智慧,完全可以了解这个人,也可以看到这个人。
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意为这个人,因受持金刚经,他得到的成就于功德,是无边无际,是不可估量的。 
即得因缘,闻此经,亦是种下,诸种善根,又能受而直下顿悟,持而时不舍离。
能受持,读诵不忘,当下成就,可知其人,以明心,见性,故说,功德无边无量。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注释】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初日分,一日分三,这是古印度时间分法,佛教沿用之。
一天,分三时,初日分,为上午,中日分,为中午,后日分,为下午,或晚间。  
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就是为他人,为众生毫不吝啬的,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性命。
极言其不可比拟。全句意为,可以做出无数此的牺牲奉献之义。 
如是百千亿劫,劫,佛教名词,源出印度,婆罗门教。梵文称,劫波,或劫簸,略称,劫,意为,极为久远的时节。
信心不逆,信心,对金刚经的信心,信仰不逆,不违背。 
即能信顺,该经之理,则为不逆,若不能信顺,此经之理,即为逆。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何况书写,因故时,无印刷术,皆手抄,故书写此经,亦为是大功德事 。
更有修道之人,用自己的鲜血写经,那情景十分悲壮,天人感佩,令人钦佩。
受持读诵,这里比前又推进一步。所谓受,心行解义,二者相应为受。 
谓,持,勇猛精进为,持。所谓读,心不散乱为读。
所谓诵,见性不逆为诵。 
为人解说,为以悟之人,能见自性,而方便为人,解说此经,令悟实相,成无上道。
此人所施,无所住相,功德无边际,胜身布施百千倍。
一要言之,最重要的话,简要而说。
是经有不可思议,是经指金刚经。
不可思议,思,是想,即你想象不出。
议,是表示口说,言讲也讲说不出。 
 
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故称不可思议。
一指,奥理深妙
二指,事物精奇,没办法去设想,又没办法去,言语表达,因为人的智力有限。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大乘,梵文作摩诃衍那,摩诃,是大义。
衍那,为乘载义,乘载,即如车船,或者道路的意思。
乘,是通往载往,佛道的路或工具。意谓佛的这部金刚经,是为立志,于发扬大乘心,即大菩萨道的人讲的。 
最上乘者说,最上乘,指高级的教法。大乘教法,就是最上乘教法。
最上乘,就是佛乘,不是一般人之乘,而是有佛,菩萨,大智慧之乘。在此乘之上,就不再有乘了,这为最上乘。 
如是人等,一个等字,说明,不仅一个人,还有很多人,都会这样做。
何但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荷但,就是挑担子,即承担,宣传佛法责任,义务的如来。 
若乐小法者,小法,佛教名词,小法有三方面含义
一指,外道法。
二指,有为法。
世间有为法,著四相。
三乘,小乘法。
即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意谓,迷恋于世间,小法的人,不能听受这部经,
更不能为人,解说宣传。
在在处处,无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 
供养,供养,此说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一切世间,指有为之心。
天,人,阿修罗,天指逸乐心。
人,指有善恶心,无嗔恨心,这便能由供养,而得福德。
当知此处,即为是塔,意谓供养金刚经的地方,等于立上一座佛塔。
作礼围绕,古代印度,僧众敬拜佛塔的一种方式。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若复有人, 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注释】
为人轻贱,所有学佛的人,都有可能被庸俗,势利小人所轻视。
其因有四。
一者,是人前世,罪业深重。
二者,当世之人,为善者少,为恶者多, 见人善则生嫉妒心,见人恶,则生幸灾,乐祸心。 
三者,认为持经无益,所谓福报不真,故而轻贱。
四者,其人德薄福浅,故生轻贱心。 
是人,先世罪业,意谓轻贱,学佛的人,他先世有罪业,所以他才蔑视佛教 。
 
罪业不是短时间形成,所以说先世。
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皆是恶道。此道,不生善法,不通善路,故称恶道。 
今世人轻贱故,与读诵金刚经,同时代的人,为今世人。
轻贱读经人的原因很多,无非权名,利禄之徒,或因学经苦贫。 
或因为善却不得,应感果报,所以生起轻贱心 
,先世罪业,即为消灭,指今世人读经被人轻贱,也是先世罪业造成的。 
即为消灭,意思说,受持这部金刚经,所得功德,将功折罪,以抵消罪业。
这里,前后两处,先世罪业,含义不同。 
前指,轻贱持经人,是先世有罪业。
后指,持经人,之所以被轻贱,是持经人的先世罪业,招来的果报。
但由于他,虔诚持经,先世罪业,即行消灭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意谓,他有决心,消灭罪业,说明这个人,还有走入正道的信念智慧。
只要,精勤奋斗,还是可以,大彻大悟的。 
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
阿僧祗,梵文,亦译作,阿僧企耶,意思是无数。阿僧祗劫,
佛教称,一阿僧祗,有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百万为兆,没有办法,计算的数。 
意谓,我过去读过无数的佛经,没办法计算有多少种。
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值到遇到接近的意思
那由他,梵文,亿万以上,无数的数称,那由他,又作那由多,那术。
意谓我曾,跟随无量的佛,学习过八百四千万亿,不是却指,是形容多。 
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承事,承担过弟子义务,做过事无空过者。
意思是,不敢随便马虎,对所有佛都恭敬,供养尊重 。
于后末世,此指佛灭度后,包括他亲传弟子,也已经没有了,人不知作善事修福,不知作佛事。
也不知,佛的究竟处,都在此经之中,不能受持,而枉作他事,皆不得大功德果报。 
所得功德,指在末世时,扔坚持读诵研修,金刚经的人,所应得的功德非常多。
功德于福不同,造寺布施,可得小天,小福报,福报是不能于,功德可比的。
而功德,是以持经而得,所以福不及功德,供佛不及持经。
所不能及,意思说,到了末法时代,其心不散,其意犹坚,扔持诵金刚经 。
此人的功德,是我们当年初讲经时的功德,所不能比的这个功德,比我们大的多。 
我若具说者,我要是都说出来。
或有人闻,心即狂乱,有人听到,会发狂发疯。
一是说明,其果报极大,而乐于小法的人,对此大乘法,难以理解,难以接受。 
一旦明言,人生惊怪,心生恐怖,甚至还会,心生狂乱,使其徒增狐疑,故不能尽说。 
狐疑不信,狐,佛教称之为野干,其性多疑。
此句意思说,因为持此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而对佛法,有疑的浅鄙之人,必然不信,
而且,还会拘以,诽谤歪曲,故佛不以明言。 
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意谓,金刚经的般若义理,是不可用,语言去议论的。
因为,无法思议其妙理,不可以用心去想,但如果人能依此修行,必得果报。 
因此说受持,金刚经的人,所得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果报,又称,异熟,即对于人过去,现在,所做的善事,恶事,得到的结果报应。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
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
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
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注释】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立下成佛的志向,一心要成佛,也一定能成佛。
当生如是心,应该生起这样的心。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虽然生这样的心,而不执著这个心。
我应,即指菩萨,我应当尽的责任,灭度众生,即灭度其妄想,灭其有我相的个人取舍心,
灭其贪嗔痴的三毒,及一切不善心。
这就是菩萨,灭度众生之义。灭度众生,实为救助,一切众生。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意思是说,所谓众生,即因其心存妄想,妄想动念,都是影像,对影子生想法,有,取,舍,人,我心,有贪嗔痴嫉妒,等不善心,即名为众生。
如果无我心,降伏其心,使其邪恶不生,即转为菩提,已经知觉,就再不见,可灭度者。 
本自不生,当然就无灭了,故而说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其二说,身为三空,菩萨此心空净,不执著于有相,故不生度人之心 。
否则,即著,我,人,四相,非菩萨的清净心,若是心有一念,即入妄心,心无一相,入寂静妙智。
即非菩萨,此说,若存度人之心,即不叫菩萨,菩萨无心离相,心有所度想,即著四相 。
 
这是佛,告诫菩萨,不要有度人之心,否则,就不成其为菩萨。
实无有法,实在没有什么法,可依能得能见,或者成佛,这就是说,在实性之中,无法无心。
得法而破法,有所得就要赶紧舍弃,不泥执于法,虽然学法,而心不生法相,无法才为实,有法就不实,故说实中无法。
于意云何,你的意见如何,这是佛问须菩提,你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哪? 
燃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意谓,如果我是通过,学什么法而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大智慧,
燃灯佛是不会,授给我佛的称号标记的。
因为,无一法可得,可学,只是知道了,明白了,正确的思维,正见,正念,心随缘中行,知缘本不生,眼见世间相,知是妄心影,一觉一切寂,无处不菩提,原本无一物,无得也无失。
授记,为十二部经之一,梵文译,和伽罗,授记,是佛对,发愿修佛,并有希望,成佛的人,成佛的预言 。
授给他以后,必做佛的标记,没有根业不能得到授记,如果没有发大愿大行,大慈悲心,没有种植善根福德业,是得不到佛的授记预言的。
授记的,另一含义,是无记可记,即为授记。
就是说,授记,只是言语之说,没有什么记可受,没有授记心,及授记想,才是真的授记。 
若有授记想,是为修行有想,就不是菩萨道了,要心无所念,不见授记者,不著授记心,行无所得,不著行想,才能边行边剥脱尘衣,见到妙心真我。
号,释迦穆尼,据佛经记载,释迦穆尼的佛号,即燃灯佛,命名授记的。 
释迦,为佛的种性,穆尼二字,含有能儒,能仁,能寂,等义。
能仁,指其心性无边,包容一切,仁慈大爱,没有偏堂。
能寂,即其心,本然寂静,动静皆无所涉,妙观世间,众生心性念想,而心没有动念之想。
能儒,指其,教法无量,能柔顺一切众生。
儒,柔顺之义,用大慈悲心,顺其众生意,顺缘根性施教。 
释迦穆尼是尊称,意谓,释迦族的圣人。 
以实无有法,此句说,在真如实法中,无有法,亦即在佛性,本觉之中,不存在法。 
做是言这样说。
如来者,即诸佛法如义,这里含有两层意思。
一说,佛就是如来。
如果说,佛有法,那么诸法如义,当众生慈悲善根成熟时,会感召大慈悲佛,化现出世,即是,如来,从如中来,显示如如,真实智义。 
即诸法当如,如来之义。如一切佛义就来,不如义就不来。
当我们所作契佛妙义,个个慈悲仁爱,就像果子成熟了,就会感召,大慈悲佛陀,应化世间,来收佛果,这就是如来。
二是,如来代表着,成佛的法,一切众生,善根成熟后,自然能以,正觉,正见,正知,妙法,来随缘成熟,教化众生,也的成就自在安乐。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果说,如来是得到了什么,所谓的法,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的,这是绝对错误的,因为这是大妄语。
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谓,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成佛,也没有法,使人获得,无上菩提。
因为得法,都来自于外部,而佛的真性,是不能从外部得来的,是来自于己心。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心不要住于实,也不要著于虚,这两边都不住,亦不离实,不离虚,行于中道。 
意谓如来,所得的正觉菩提法,是无实无虚,所为无实,是因为,正觉之中,一法无有,故说无实。
但必须,赖依显性,依正确的觉悟思维,来认识真心自性去妄念,故又无虚。 
又因菩提,为无上道妙理,存于其间,但其理实,而不实,是有真实自在的真我,如佛一样,可是却寂静无相,不可得见,故说不实,虚而不虚。
不空不有,这就是实无有法,无实无虚之法。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前说没有法,这里又说法。
佛是要人得真性自由,而不要人们泥执于法,解脱我们的生死缠缚,轮回诸苦得真,常,乐,我,净。
然而并非是无法,法的特点就是无实,无虚。没有两边中间,没有对立,对待之相 。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这里佛又否定了法。 
因为,佛法本空,没有真实,有体之形,故说非法,所以不要,对世间一切,言语,不善,起心动念,若是生心,必落因果。
佛说法,是为修行人,借此而修,并非真性中,有什么法,可学可修,说法是为了,说明不要法。
因为有法,便有心,有心便有相,有相便有,执著妄想,生死诸苦,堕于轮回。
因为我们,人人在用的就是自在,无碍自性无相法,若是再生心,学什么法,成什么佛,那都是在自己本性上,添生死尘影,自己心即是佛 。
如度河的伐子,要过河不能不借其力,一旦过河,即可抛弃,明白了真实自性,就要弃舍,一切修行工具了,若心有留,一相一法,都是妙心镜上尘。
故说即非一切法,不要执著于法,是故名一切法,这就叫法,一切法都是如此。 
比喻,人身长大,意谓人身体,可长大的超过,须弥山那可能吗。
大身,一般指法身,法身无边,大如虚空。 
菩萨亦如是,菩萨也是这样,这句话是指上文说的,前面说,实在没有法,使众生成佛,同样的道理,也没有什么法,可以使你成为菩萨。 
若做是言,如果他要这样说。
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因为,他的心中,还有众生相,众生色身,不是真身,是坏灭,缘起形体,所以说有相即妄 。
意思说,假设有某位,自称菩萨的人,宣扬要度无数众生之类,这样的人他就不是菩萨,也不可能,成为菩萨。
因为他,违背了佛的基本观点,以及佛法的,真实内涵。 
 
佛说众生,非众生,众生皆有佛性,众生无差别,众生可以自度,而显成性成佛。
而此菩萨,不明斯理。
其二,佛说众生,菩萨,佛,三者平等。
所谓平等,即觉性同比,而此菩萨,不了其义
。 
其三,众生成佛乃自心,真性显现,非靠他力,而此菩萨,想依外力,则此觉不是众生本觉。
四者,若存有度众生心,则心存诸相,存相即不能是菩萨,他还在妄想之中。 
故佛说,他还不能称为菩萨,因本菩萨尚不具足,菩萨的清净,无为之心。
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此中有,三层含义。 
 
一是,无有法,可以去觉悟众生,可以使菩萨,赖以成菩萨,只要依佛所说法,去自修心悟佛正道真理,自会知道,佛说妙义。
二是,说一切众生,不生寂静,无一切相,什么涅槃,善恶,凡圣,不见一切法。
我们所见的都是摇动,不住的自心妄想,幻化影像,缘起缘灭,没有,人,我,寿者,我们根本,不能做主。
不见一切法,即是见法,而有正见,又一切了无可见,即是菩萨。
因为,真法就是真心,刹那不住,寂静妙行,时时在用,有正确的知见,慈悲无私心,如如不动,才能契真心本性。
三是说,正于上述二点,所以说,没有什么法,可以使他成为菩萨,菩萨佛,都是借言,引用名相,来引导作正道智灯,因为自己具足一切佛,一切菩萨,四果等等。
诸佛法门,只要依佛陀,正法修行,才能解脱,生死沉浮。
如果是真菩萨,则不应该说有法,如认为有法,执于法有,那也不是真菩萨了。
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所以如果说,佛在说法,以正确的知见
这个法,就是没有,我,人,众生,寿,这四相,什么也没有。
菩萨作是言,如果有菩萨这样说。
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这样说者,就不是佛说的名为菩萨了。
佛土,本来无相,何须庄严,常任为庄严,为庄严是有相心,而如来是以非庄严为庄严,即为妙庄严。
心常清净,不染世缘,即为庄严,虽然说名为庄严,但不可有庄严相。
故说非庄严,也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不可以有任何的想法及所见。
通达无我法者,通达,明白诸法相,无所滞碍,四通八达,但其为无,这为真通达。
我们真心,如如智体,同在一真如中,妙用无相,遍及一切处,依缘能现,世间万象,四通八达,一点也没有障碍,寂静清净,不生不灭
通达无我法者,意思说,能通达成佛,学佛的法,是无的不可见的。
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如来说,懂的并证悟到,这个二无我境界的人,才真正是菩萨道,才可称其为真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
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
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注释】
肉眼,佛教名词,五眼之一,即是人人皆有的两只普通眼睛。
天眼,天眼,佛教名词,五眼之一,天眼为天趣之眼,所以称天眼。
因为,此眼能普照大千世界,能透视远近黑夜白天,一切诸物,及以众生,未来生死。
可见诸天宫,云,雨,明,暗,及,日,月,五星,五曜,及众生心。
慧眼,慧眼,佛教名词,五眼之一,佛教教义说,慧眼是肉眼在修行到,二乘以后才能得到。
二乘,缘觉乘,声闻乘,即智慧的力量达到了,才能有慧眼。
所谓慧眼,是说其智光常明,可见自性,有般若之智,是悟道后所成就的。
慧眼,能照观诸法皆空,众生慧性深浅,知见众生,诸根境界。
法眼,法眼,佛教名词,五眼之一,法眼菩萨眼,或可称法身之眼。
法眼即知一切法,度一切众生,而照见一切法门,实相无形无相,即了知一切法空。
法眼可照见,法身充遍三界,见一切无一切法,见一切相,无一法相,名为法眼。
佛眼,佛眼,佛教名词,五眼的最高层次,也称觉眼。
所谓,觉,也就是正等正觉,简称是佛的代名词。
佛眼,可以遍了一切诸法实相,自性觉地。
有如是沙等恒河,又如同沙子,那么多的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恒河里有多少沙子,就有多少佛世界。
佛的世界,不可胜数,数都数不过来,这里的含义在于,有多少众生妄念之心,就有多少佛在设教度化,佛是不会忘记众生的。
尔所国土中,国土,在佛教里国土,如世界的含义,略有不同,
世界包含,所有众生,而国土是指人与贤圣,所居住的地方。
所谓,友情国土,指有情感的高等动物所依居处。
佛教,将国土分为,四种国土。
一般指,凡夫与圣人,同居的国土,此国土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凡圣同居一陆地的,称为秽土。
一种是,凡圣共居,
例如,弥勒佛所在的兜率天为净土。
这里所说国土,指这两种。
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若干种心,是指所有众生之心,并不是专指人心。
心本是不可见,何以佛可观知。这里的意思是说,因众生心为妄想心,即妄想则必有形相。
 
故可以得知。若寂然如虚空,则就观不到形象妄心,众生归如如智中,也就无观无心了,已经融入,诸佛妙心,自在解脱了。
又因,佛有五眼,六通,所以你即起心念,则佛可悉知无遗。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如来说诸心,因佛教认为心有种种,故说诸心,就是无数的意思。
皆为非心,即是心,又不是心。这里因为,这个心,不是指人动物的心脏而言。
而是指人的肉团心,以外的五种心,这种心是人的意识。
即人的思想,心理,意识,意念等精神范畴。这个东西,是在不断地变化,也没有固定的规律形状。
是一种,思维现象。所以把非心当做心。如来在这里说,皆为非心,就是这个意思。
心,指人的精神意识而言。
这个心,是千奇百怪,千变万化的,而且妄念不停。
其心不可得,故说非心,没有妄念,妄心,寂静不动不坏,这才是自性本心,亦即真心。
这个真心,即是菩萨心,涅槃心,亦称大道心,佛心。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里含有,多种意思。
一则说,过去心一灭。
现在心为虚妄,瞬息万变。
未来心尚未来,三世皆空,了不可得。
实际这三心,等于本来无有,只有缘事才能有心,无事则无心。
故说过去,现在,未来心不可得。三世皆空,了不可得。
第二,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若悟得真一之心,即没有这三世心的差别。真心无三世,前后及十方,如如不倾动,空色皆妙心。
如果有心可灭可生,那就说明有生有灭,就不是常住真心。
即非真心,妄心,刹那不停,念念生灭,妄心变化,一念生,六十二种邪见,九百种烦恼。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
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注释】
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因缘,佛教名词,即产生结果的内在原因,和外部条件。
全句意思说,这个人,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去布施,这个内因,于外部条件,他得的功德福报多不多。
若福德有实,有实,字面上讲,若是实有,实际存在的意思,但在佛教正法,教义中如果把,实,解释为,有,所为实有所得,那这个实属外道,不属于佛道。 
所以,这里说,若福德有实,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如果认为,真有福德这东西存在的话,就否定了福德的有,因为福德,是自性正确,慈悲如如智,随顺世间,假言安名,福德,功德,等等,真实中没有这些东西的,所听到的一切都是方便,善巧引导,名相而已 。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
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注释】
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佛,此指一切佛,并不是指释迦牟尼佛自己。
具足,佛教术语,所有具备,是满足,没有亏欠。色身是佛三种身之一。
三种身也称三身,三佛具足诸相,因为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身魁伟殊妙,这是他与生俱来的大丈夫相。
又修成,法身,报身,应身,这些就构成了佛身。
诸相,但即言诸相具足,就不仅仅是,眼所见的形相色相,这只能说是外表的相,还应该包括佛的神通,变现之相。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注释】
汝勿为如来,作是念,你不要对我有说法的想法,我当有所说法,以为我在说法,若是有此想法,即是颠倒谤佛。
诽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不理解我讲话的道理缘由。
意思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才认为我在说法,没有理解,真实义理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说法,是佛教专用术语,说法即传法之意,就是把正确的,真理正道,让他人也知道。
无法可说,是说不著于相,心无所住,这样就能随顺于法。
所以佛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说法只是借助色身,缘起幻化影像,现出来的一种声尘而已,无论有多少声,种种声没有人,能留住或者得到。
所以说,一切世间相不可得,皆是虚妄幻影。真性无法可说,真性就是真性,见真性,就可成佛,就像我们,心心忆佛所行,心完全按照,佛的指示去行,没有了自我,他人,众生,寿相,才能正确无误的契合与原本,如如不动的般若智慧妙体。 
若是有一点想法,那是缘心妄想尘影。
若是有一点念头,也是真心上的尘垢。
若是说佛说法,那是颠倒诽谤佛,因为佛的真身,具足圆满,如如光明,智慧妙体,无相无形,如太虚空,遍及一切众生心性。
能所现出在世间的一切相,都是自心佛性,如如智镜所映彻的声尘,色相,缘起,生灭,颠倒妄想,念头尘埃,影像,没有思想,及主宰者。
慧命须菩提,慧命,是佛教名词,只有修到法身地位的人,才可以称慧命。
慧,是以德言,指其慧德超众。
命,是以,寿命言,指其年事高长。
慧命,是言其有天命之性,是长者的异名,慧命的另一含义是。
须菩提,已达佛智海,入深法门,悟慧无生,及本觉之命,不去不来,明其是位。
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间,说是法,生信心不,意谓,可能将来,有些众生,听您这么一说,没有法,什么也没有,那恐怕就没有信心了。彼非众生,非不众生,所谓众生,根本就没有众生,也不要有众生这个观念。
众生只是自己本性,现出来的一个缘起幻影而已。
所谓没有众生,在佛看来众生,佛,菩萨同源,同心,同性,同根,同智,同体,只有一真如界,更无其它,二相二法,而一律平等。
故说,非众生,是暂时借缘影像。
名为众生,是因为众生,本来具有,真一之性都是佛,都可以成佛,只是迷失于,假相意识,妄想影尘之中。
若是一觉悟正性,明心的话,即可同佛一样,假相幻妄即是真心,真心不离假相幻妄。
所以说,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只要我们的念头一收,不再外执相,深观自心,就会在寂静中,见到妙心,无碍自在运用了。
非不众生,是说,也不是没有。
前面说的非众生,没有众生,接着肯定有众生,前者恐有菩萨等,认为众生实有。
是说凡不入佛法,不了佛道佛理,不离众生妄念者,就是众生,故说,非不众生。
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次佛自言,佛恐怕听法之人,误认为实有众生,故说,非众生。
非众生,指暂时,依动念,妄想,缘起,善恶业力的一个,幻化色身,并无知觉,念想之事,而我们把它当真,被牵着跑,其实一切的,见,闻,觉,知,非是身体而能觉,而是我们真心,遇缘即现。
一切种种,觉,知,所见,所闻,真心实性,不离幻体,幻体动作念想,即是真心妙用,身体只是一个四大,组织起来,现出的缘影子,缘起缘灭。
我们就是,被这些所累,生想法造善恶业,轮回不止,因非实有,只是虚名而已,故说,是名众生。
就是说,一切所见,世间万象,是人心中,现出来的妄想念头,摇动不安,借于五蕴业力幻身,是个无常,咱有影像,名为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释】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为无所得也,这是须菩提问佛的话,意思是说,得无上正等正觉之中,也无少法可得,真性中无法,故所谓,无上正等正觉,也只是说名而已。
妙性之中,无有所得,则荡然空空,因为一切言说,色相,境界,生死,妄念,皆从妙性中,显现出来的都是,幻化不真,虚妄影像。
若心寂静无念,则能明见自性清净如如不动。
因为佛性,无法,无形,即非有相,可求可得,也不是用言语说者,可以求得到的,是要用,无染,慈悲大爱,无念无相妙心,才能圆满回归自己。
一但说出了就不是妙心了,是妙心现出的声尘相了,一切声响,都是缘缘相击出声,缘散声自寂,所以我们不可以,对一些好听得话,就开心欢喜,对一些,不好听的话就生气,那样作都是在伤害自己的菩提妙心,加重自己的恶缘因果。
故说,佛得无上菩提,是无所得。这个,耶,不是疑问之词,这是须菩提有了,很深刻的开悟,而感叹的口气。
这段经文,是须菩提自己悟到的道理,是须菩提,借用这口气说出来他,自己所得的境界。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此品的经文,于第7品中,所讲的教义相同。
意谓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哪怕那么一点点法,也是没有的什么都没有得,有少得则为著相。
妙性本空,无法可说,所以无法可求,如以形相言语求佛法,就是贪恋有相,被法所束缚。所以,佛这里讲,是千万不要,有所得心法,有所的心,即被轮转,有法可得,就是求形著相。
无法可得,心地清净空空,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不生解脱心,一无所得,而得无上正等正觉。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注释】
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平等,是法,所有法,有多少流派,就有多少法。
平等,凡可以为法之法都平等,因为都是虚妄空相,都是从自性真心,所现出来的缘起空相影,若不去执著它,依佛慈悲无念行,随缘修福德,相相即为菩提智。
有多少佛,就有多少法,佛于佛等,法于法等,佛即法,法即佛,故皆等。
善法,佛教名词,善法,一般指,五戒,十善等。如来说,即非善法,所谓善法,是为,开悟众生,说为善法,是教发心修者,应坚持不懈,不生疑惑,懈怠心。
故说常修善法,使修者众生,开悟真性,不著法相,无取,舍,憎,爱之心,平等无事,故而又说,非善法,是名善法,善法只是个虚名而已。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注释】
如是等七宝聚,意谓把等于向,须弥山那么多的七宝,集合起来用以布施。以此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深法,浩浩荡荡,空慧奥义,不可穷究,廓无涯际,深不可则。
然而一部金刚经,妙理尽显,空寂无相,湛然常驻,其义已明,故佛说亦此,般若波罗蜜经。
只要持此金刚经,即达佛性。修行此波罗蜜,正为得,无我,空观,了却妄念,而见真性,从而得,无生法忍。
知其一切心中尘,缘起缘灭不可得,自在本性妙用之演绎生死,大千界远离虚妄三毒,人法三空,出离六尘污染,而得真常。
此即修,波罗蜜经的行果,即是在行中。
借相,修无相心。
借缘,修无念心。
借妄,修真常性。积功累德,圆满本来面目。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
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
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注释】
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我,指佛,或菩萨。
意思说,我没有度众生的念头,是说如来,虽然讲经说法,目的是普度众生,解脱众生的苦厄,但心里不执著这样的念头。
所以又言,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众生自度,自悟,自觉,自醒。
佛陀只是给了一盏,照路的灯而已,给了以正确的引导方法而已,学于不学,全在于自己,自己的路佛不能代你走的,自己饿了,要自己吃饭,才能受益。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实在没有一个众生,需要佛去度。
此句,意思说,一切众生,起无量无边烦恼,生一切善恶凡圣等谬见,有取舍分别之心,迷七情,也迷菩提真性。
佛出于世,乃教令众生觉悟,降六尘贼,断三途苦,除去人我,妄想,执著,用清净无所著心,见自本性。
若是如来,有想法度众生的话,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意思说,如来要有度众生的念头,也会著四相,即与凡夫一样了。
如来说,有我者,如来没有,我,人,等相,又何以称,有我,此是借名称我,因为要度众生,为引生话题,故说,我。
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来说有我,并非真有我,是借名相,引正觉悟,除假见真。
所以后面,否定有我,若有我,即是凡夫。说颇有我,正是达到无我。
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凡夫,佛教名词,凡夫是相对于,圣贤而言。凡夫有三义。
一是,相对于,断惑,证理的圣者,而称凡夫。
二者,凡,是平常义。
三者,指其数类众多,即众多的平常人。
此句说,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即是执于,我见,身见的四相。
有我者,都名凡夫。无我者,即名圣贤。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注释】
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意为,能用三十二相,观佛智慧吗?
三十二相即如来,三十二种相特点。
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个回答,有两层意思。
一是,疑惑众生,是有相,可以借它观,如来身而成圣。 
二者说,法身不无,可以妙相,而见妙用,人人自在,无生无灭,人人妙相,如佛不二。
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转轮圣王,又称,转轮王,轮王等,是以修行,无量福德成就的一个国王,非常自在。 
古印度传说中的圣王,因手执轮宝而得名。
据称此王,即位后感应于天,而得轮宝,类似战车,但是在脚下,他转动轮宝,即可降伏,四方。 
而且可以,飞行空中,所以又称,飞行皇帝。全句是说,如果用三十二相见如来,转轮圣王都成如来了。 
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这里肯定的告诉须菩提,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从正面,否定了著相。执有的修法。
须菩提是,大阿罗汉,所悟很深,佛提此事,是遣除其细惑,也是后世众生不生谬见。
须菩提虽然智慧很高,但终归智不如佛,所以在对佛的问题上,他吃不太准。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说凡是音声,色相,都产生在自己之心,因为心有分别,所以才分音声,色相,种种境界。
第二是说,佛身乃法身,法身非色,非相,非可以,耳闻。
如果,能有色有相,又可以耳闻声音,那不是佛的法身,不是佛的真身。 
人行邪道,指以色相求佛,以声音等,求于佛性,则是依相求佛,都不是正法,修行之道。
因法身,无色相,不可见,佛之法身,也不可以耳闻,若可见闻,皆非法身,故说可见,可闻为邪道。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
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注释】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这里的相,是功德之义,指所有法,指功德具足相。学佛入道,必须功德圆满,诸法具足。 
 
佛前面否定,有外观相,也否定,执著于法相,佛唯恐须菩提等,生出误会,以为即无,则一切无。
这种看法不对,修道固然不能,泥执于法相,未悟之前,是需要法的,所以欲发求无上,正等正觉,真性之心者 。必须依佛法修行,而且学佛,要诸法具足圆满。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意思说,如来不具足诸法,就证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那是不可能的。这是佛否定的反问。 
诸法断灭,莫作是念,诸法断灭,什么法,都断灭没有,一切全断之灭之,诸法断灭,于标题的,无断无灭,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
无断无灭,是从正面说,诸法断灭,是否定的反问说。
佛重告诉人,不要认为,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你不要有这个念头。 
断灭相,断灭,就是断绝,死灭。佛教称其为,断见,或,断灭见,是两种边见,不是正确的中道行法。
即或者为有,或者为无灭的,两种偏执见之一,五恶见之二断见,即固执于人之身心断灭,而不再续生的妄见,也称无见。属于凡夫,或外道之见。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注释】
若菩萨已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意思说,有这样的菩萨,用向恒河沙子那么多的七宝,去作功德善事。 
知一切法无我,在佛教文献中,法,有三种用法。
一指,佛的教法,或称佛法。
二指,一切法,所谓,一切法,包括,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之法。
这里佛讲的一切法,就是这个意思。
三特指,某一事,如色法,心法,世间法,出世法,小乘部,有五位,七十五法。 
大乘讲,五位百法,同理人间,有八万四千苦恼,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去对治,即对症下药,其它仙道,魔道,各种样的教派,都是法。
我,佛教讲我,作为名词用,是转义过来的我,指生命自己,或身体,因此这个我,具有实在的固执性。
法无我布施时,没有法心无法相,而是在一切法中,不著我相,不著法相,否定自我,决不执著于,有我的各种境界,这是学佛悟道的关键。 
得成与忍,一切成就得之于一个,忍,字上。所谓得成于忍,因其即知,人法,无我。
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万法,我执不生,故能得成于忍。
此胜七宝布施菩萨之福德。
所谓忍,即对自心,觉知与外六尘之忍耐,认识一切,本来不生,缘起性空的缘影空相。
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意思说,菩萨的行道,普度众生,不是以求世间福德去做的,也不是享受世间富贵,所以也不想求福德的果报,也没有所求之心。 
只是积福德于虚空而已,积于虚空已久而不已,即可直于成佛,所以成佛的人福德无边广大,佛所以被称为,两足尊,就指福于慧,这两者皆足,所以为人天所尊。
云何菩萨,不受福德,为什么菩萨就可以不受福德果报。因菩萨不贪受世间,福德果报,菩萨所作福德,不为自己,只为利益,一切众生,回向一切友情,此即是无所住心,无住心,即无贪著,故说不受福德,明白真实没有福德之名,福德之事 。
不应贪著,意思是说,菩萨不是,不作福德,而是做了福德,不能贪受福德,也没有念想之心,心如虚空,寂静清净。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注释】
如来,若来若去,如,是佛法各种相的总称,内涵丰富。
一者,代表,实相,空。
二者,代表,法性之如,表示诸法,理性相同,都是如此,所以称为,如。
三者,代表真理之如,称为真如,也可称一如。
来,是来去之义,等于来了又去了。
所以称如来,即来见无来,去而不去,住而不住,非动非静,上于诸佛相合,下于群生平等,这就是如来的第一义。
其此事,代表佛法的性质,无所从来,是不生,无所去,是不灭,即不生烦恼,不灭觉性,所以这如来,也是假名。
又,如来者为真佛,无形无相,遍满虚空,岂有来去,故名,无所从来,无所从去。
又为真性自如,无所不可,凡起所现,随众生业缘而来现,随现百千万亿化身,但人不知其所从来,也不知其,何所从去,真空无相,无生无灭,故名如来。
若坐若卧,坐,卧,都是属于,佛的四威仪,坐,也是佛教,名词。
按四威仪要求,坐,要整理好衣服,面容端肃,要有坐的仪相。
卧,指睡觉,佛教专有规定,称卧法,要侧卧右身,双足累起,法衣搭在身上,思想里要有正念,去除,杂念,邪念。
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这个人,没明白我所讲的道理意义。
意思说,佛无形无相,法也无形,无相,作其它的理解,即是不解我所说义。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句是指如来佛的法身,法身,是佛的真身,一切众生,及佛都是,法身,报身,化身,这三身。
只是自己,染污太重,都被淹没,而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就是说如来,没有从哪里来,也没有到那里去。
不来也不去,哪里都来,又都不来,哪里都去,又都不去。
那么佛在哪里,佛在自己心世界,万佛归一,万理归一,在我们心里。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
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
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注释】
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意思是说,把整个宇宙碎成粉末,化为看不见得微尘。
是微尘众宁为多不,微尘不可计数,多得很吧,
若是微尘众实有者,假如真存在微尘的话,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因为,微尘无相无体,所以说微尘,不是微尘,取个名字称它为微尘。
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世界本不是什么世界,是我们一起的业力,所现出来的所受境界,没办法说的清,也只好这样称呼为,世界而已。
我们要是都慈悲善行,无私大爱,互相爱护生命,如极乐世界人,那样纯善无私,没有杂念妄想,我们的共业,就会现出来,向极乐世界一样的所受境界了。
这里暗示,佛不认为,只有三千,大千世界,很可能有更多,更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说,即非世界,世间境界,重叠无尽。
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一合相,是佛教,名词,认为宇宙,是由无数量微尘集合而成,佛在教上称为世界,只是个随缘的名称而已。
世界一合相,意即是,世间万事万物,包括整个宇宙都是有,一来组织,既有一合相,构成它们的形于相。
也就是说,是每个人的菩提妙性,随缘而现出的种种世界,再多的世界境界,也是在自心一真如,妙心的幻化中。
在佛教看来,不仅宇宙,万物是一合相,连人在内的所有,也是以一合相,作为成因的如来法身,本体就是一合相。
佛的三身,成就也就是一合相,即与物质相结合而呈现出来的。但一合相,并非等于有相,非实有物。
一合相,谓本觉,真性,可遍满虚空,又无形无相,所以一不可分为二,合而不可分离,名叫一合相。
此句,意思是否认,世界是实有的。按照佛学的观点,世界乃假合,经数劫同样可以,变坏,因此世界,也是虚妄,不可以为是实有。
假定它是,实有的话,也是由微尘的,集聚的一合相构成。
但如果,你有此认为,一合相是实有相的。那么就又被相所束缚,因此一合相,也是非有的假名而已。
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意谓所说一切相,也不是一合相,不过这样称名而已。
因为一合相,如虚空,非实有体相,凡是名字,都是虚名。
第二说,不要因一合相的定义,而执于实有相合之相,合相是凡夫,离相是觉人,因为凡是相合,都是有生灭的。
只有离相,才是无相解脱。作修道人,应外觉离一切有相,内觉,离一切空相,即与相而离相,即与空,而离空。
才可以,真空无相之妙有,不执于实有,不执于实无。
因此,说这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强名为一合相而已。
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意谓,一般的人,在修佛学道过程中,总要抓些什么东西,甚至要这个一合相。
本来抓不住的,也要抓,心若有所依,必定有所相,心无所依,心不见心,才能在相离相。
眼见色,爱色,即与色合。
耳闻声,爱声,即与声合。
合即是凡夫之人,作为菩萨,对一切法,皆不应合,合即系缚于起灭,散即解脱,而凡夫不能觉知。所以,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于意云何?
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
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
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注释】
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前称人,我,众生,寿者相,此处改为,见相,是形相,现象。
这些可见之相,佛教上称,其为粗相。
见,简单说,就是见解,见解应该属于细相,因为它是无形无相的,属于精神意识方面。
佛教用,这个见时,泛指错误的见解。
见,主要指,我见,人见,合称人我见的二见,指固执于实有,人与我为常在,主宰的著相见解,固执于实有众生的见解。
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佛是要告诉我们,修道人无见,无求。
无求心不生,无见心不灭,佛理之所在,示显清净四相。
何以故,意为你能说出,它们为什么没有,解我所说义的道理吗?
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意谓,没有人,我,众生,寿者之见,没这个,见。
学道之人,百中多知,不如无求为第一。
学道人,但学无求,无著,即近佛性。
无求心不生,无著心不灭,不生不灭,便是佛真正的四见,应该是自心,无求可得,清净本然,是谓清净。
我见,如果见,自性具足,是清净人见。
自性无变,不生不灭,是清净寿者见。
见自心中,无烦恼可断,是清净众生见。
这样的见,方是真名,我,人,众生,寿者见。
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一切法,指所有法,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法。
包括,世间法,出世间法等。
如是知,如是见,意思说,你对一切法的知,于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标准,对一切法,有一个规律性,即本质认识。
 如是信解,这样的坚信不移,才是正信,这样的理解,才是理性的理解。
不生法相,指不要在自己意识中,造相,生相。
 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上面说,不生法相,即不要心生法相,不存在法相,法相即在真心中,时时妙而用无相。
但初入道者,如不假以法相,又毫无头绪,所以还是要依佛法相,去逐步修行。待入道见性,就应远离法相,不执著。
所谓,抓住鱼就不必要,装鱼的篓,过了河,就不要再带着船了。
所以说,所言法相,即非法相,是名法相,知道了,实相无相真心,就不要再带什么,佛法工具在心里了。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注释】
 
发菩提心,菩提,意译为,觉,与,智,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
也译为,道意思是,通向涅槃之道,与佛的最高智慧相近。
菩提心,是大慈悲心,爱众生,度众生之心,亦即大乘,最上乘的菩萨心。
云何,为人演说,如何给别人讲演呢。
佛告诉我们,言说的出发点于方法,这个出发点与方法,就是下面的两句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不取于相,法本无形相,故无取之相,如能了知无形,无相可取,人法具空,才是真的不取于相,如果心存不取,于相的念头,则又是取相了。
如如不动,如如,佛教名词,指法性的理,与法性本体。两个如字,前如字,指法性理体,因为理体没有二类,完全一致,所以说,如。
第二个,如,表示所有法都归于如,即归于佛,加在一起称为,如如。
意思说,诸法如同一样,都归之于如。这个如,或如如,就是本自真性。
 
 如如,是佛教上,常用的名词。
不动,因为如如,即是人之真性,亦即佛性,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是说不是垢,也不是净,也没有垢,也没有净,是不增不减的,所以说不动。
不动的才是真,能动的皆为虚妄。
一切,有为法,有为法,梵文原译谓造作,所谓造作,就是故意,造出来的意思。
凡是认为有法,皆是有为,上至天地造化,下至人的各种作为,思想念头,都为有为。
有为法,皆为,梦幻,泡影,忽有,忽无,暂有暂无,念念无常,这都是,有为法的特点,因此,有为法,以生,住,异,灭,这四有相,为特征。
梦,幻,泡,影,露,电,这六种,现象,佛教称六喻,即六个比喻,以此形容,事物虚幻不实,稍纵即逝。
应作如是观,指不要取相。有为无为,皆有自己,应当心常空寂,湛然清净,无纤毫停留挂碍,自然无心,如如不动,即应这样观。
所谓作如是观,即一切色相,都一笔勾销之境也。佛说经已,佛讲金刚经,到此结束。
优婆塞,亦作,乌波索迦,伊蒲赛,意译谓,清信士,近事男,近事男等,后泛指接受五戒,而在家的男居士。
 
 
 
 
 
 
 
 
 
 
 
 
 
 
 
  
 
 
 
 
 

 

 

月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