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法王经》注解普觉
本文摘要:《佛说法王经》注解普觉 佛说法王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拘尸城,力士生地,娑罗双林。与无量无数,声闻菩萨,摩诃萨俱。并诸天人,阿素洛等。 《注解》《在释迦牟尼佛住世年代,善根成熟佛子,皆以被得度,没有种下
 
《佛说法王经》注解普觉
佛说法王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拘尸城,力士生地,娑罗双林。与无量无数,声闻菩萨,摩诃萨俱。并诸天人,阿素洛等。
《注解》《在释迦牟尼佛住世年代,善根成熟佛子,皆以被得度,没有种下成佛种子的众生,给与了光明正觉种子,正在成长的众生,能够信仰佛法继续成熟,成熟众生因缘度尽,》
《注解》《佛要示现生命无常不可贪着,给与众生做最后的说法,佛所现出的圆满色身,最终也要老死坏灭,世间一切无常没有真实,要按照佛陀教诲做人行事,可以出离生老病死之苦。》
《注解》《薄伽梵是佛陀另一个尊称名号,在拘尸城这个地方,是住世佛示现涅槃之处,是圣地,没有可以动摇,及染污者,这地方有大力护法神等恒时卫护,》
《注解》《所长得树木对对相立,庄严无比,佛在这个地方与无量无数,小乘者,大乘者,菩萨大菩萨摩诃萨,法王子灌顶菩萨很多很多,及以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很多天人阿修罗,天龙八部护法等等。》
《原文》一切大众,前后围绕,时薄伽梵,临般涅槃。愍众生故。以慈软音,告阿难曰。吾今不久,当般涅槃。一切有为,无不悉舍。一切佛事,皆已究竟。
《注解》《在这最后法会大众,前后围绕世尊,到灭度处娑罗双林,这时,世尊看到大众心生怜悯,用慈悲柔软音声告诉阿难,世尊说阿难,我很快要灭度入涅盘了,世间一切的作为,及色相都的一一舍弃,什么也不能带走,我该度的众生因缘已经度尽,该做的佛事也做好了。》
《原文》
尔时佛于身心,放大无量光明,触此光者,心皆安乐,无有诸苦恼事,遍照十方,没有黑暗之处,所有地狱,皆获光明,一时解脱,地狱之苦,往生人天。受胜安乐。
《注解》《这时,世尊与自己身心中,放无量光明,普照一切大众含识,有善根正见慈悲心者,能触到此光明,心觉安乐舒适,病苦烦恼皆的消灭,世尊所放光明遍照一切十方处,没有一处不照,那些黑暗世界,幽冥暗处,地狱黑暗处,一一同时普照获大光明,十方世界地狱,及黑暗友情众生,刹那间解脱诸苦,身心安乐,地狱罪苦众生,触此光明往生人天,接受天界人身得快乐生活。》
《原文》
尔时世尊,于其光中,安详端坐,时大众中,有大菩萨摩诃萨,名虚空藏,即从坐起。绕佛三匝,却住一面。五体投地,悲泣流涕,而白佛言。
《注解》《这时世尊在于大光明中,安祥而坐端正庄严,这时法会大众中,有一个大菩萨摩诃萨,也就是诸佛灌顶法王子大菩萨,它的名字叫虚空藏,总座位上站起来,围绕世尊右绕了三圈,住在一边对佛五体投地顶礼,难过悲泣痛苦流涕,不忍看到世尊涅槃灭度。》
《原文》
天中尊如来,欲入涅槃。时欲将至。若灭度后,千五百岁。五浊众生,多作恶业,专行十恶。如此众生,福德力薄。于佛所说,十二部经,甚深妙法,多文广义,意趣难解。于其法中,不可承揽。愿佛慈悲,为说大乘,决定真实。令此众生,得真妙药。疗诸毒病,悉令得愈。
《注解》《哭泣而言,天中尊的佛啊,你灭度的时间快到了,你灭度后末法众生,及污浊恶世薄福众生,离佛很久远了,忘记了世尊的教诲,随色身流转作恶多端,行与十恶行,不知道善行修福,这些智慧浅薄,福德浅薄众生,对世尊您说的十二部经典,很深奥的真理开示妙法,》
《注解》《借用文字之义理以幻教幻,引导见真实不生灭自性,他们不能深入大法中,不能理解,不能知其佛的方便说法,我现在请佛发大慈悲,开示世间修行人,决定真实相,真我不生灭性,令那些后来,末法众生闻法者,能得真理自性智慧,也能随之用真理佛法,对治世间众生,各种因果诸病苦,使他们得到安乐信仰佛法。》
《原文》
佛告虚空藏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为诸众生,问如是事。得大利益,不可思议。我当为汝,分别宣说,真实大乘,决定了义。何以故。度众生故。令诸众生,离烦恼故。出地狱苦,生净土故。必定解脱,超生死故。汝等,皆当一心。为汝宣说。
《注解》《这时,世尊听完虚空藏菩萨的请求,赞叹说,你的请问太好了善男子,你能为众生请问修行大事,利益人天大众,是不可思议的大慈悲心菩萨,佛说我接受你的请求,愿意为你开示,分别宣说大乘实相,决定了义不二法门,》
《注解》《为什么那?为了后来及末法众生,被得度安乐国,令所有众生,离一切烦恼苦恼,不再造恶出离地狱,往生净土佛国,必定得到解脱,超越一切生死轮回,你们法会大众要静心闻听,心不乱想入静心觉,我这就为你们开示宣说。》
《原文》
尔时大众,皆大欢喜踊跃。异口同音,俱发声言。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注解》《法会大众,听到佛答应开示,说甚深佛法,各各欢喜高兴无比,一起说请佛慈悲,为我们说法吧,》
《原文》佛言。诸善男子。欲求解脱,当断攀缘。一心无二,舍有心相。心性体空。于心性中,无染无舍。若无取舍,即无所得。若无所得,即名菩提。
《注解》《这时佛说,善男子啊,你们想求解脱生死,先要断去攀援心那,用真诚心,深信佛法不二,不去乱想其它,要舍弃对世间,色相的贪着心,不对色相生,胜负染着及善不善,要使你们的心性作用,所作观察当下无体空寂,》
《注解》《在于自己心性作用时,没有贪染私心不善行为,也没有所求心,所取心,所舍心,要是能够随顺一切行,没有动念想法,所取所得所舍,心安不动,以无所得行,能够行与这样的无所得修行,那么你就是正觉菩提契诸佛心。》
《原文》何以故。众多烦恼,皆一心生。心若不生,烦恼不生。于诸境智,即无取舍。若无取舍,即离诸着。若离诸着,即不攀缘。
《注解》《为什么这样说那?比喻一切众生的烦恼,皆是有心而生出的,自己心若是不生想法,不会有烦恼事,与所看到世间,一切坏灭不可得,观察一切境界,无不是用心生出的想法,依四大地,水,火,风,因缘和合组成,》
《注解》《自性随妄想现出一个假相而已,并没有真实体性,色相如幻,没有取舍意识心念,若是没有取舍之心,自己心会远离色相,不染贪着,若是能远离一切色相,人我善恶法,不对这些事理生心争执,心会安闲自在。》
《原文》
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众生境智,能生善恶。是缘起处。内外二边,诸法相入。云何于中,而不取舍?
《注解》《这时虚空藏菩萨对佛说,世尊啊,众生的心境界,能随色相生善恶行为,这些都是依因缘所起,心有内外二法两边,有了这些想法,会与外界一切执着入心,心著色相,所得所失,苦恼不断,怎么样才能让众生,远离这些色相,行与其中作用,而不生取舍之心那?》
《原文》
佛告虚空藏菩萨言。善男子。一禅聚观,诸内外,必竟不有。何以故。观内顾内,真性不生。观外顾外,无明不起。无生无起,即无涅槃。是为清净。是妙良药。
《注解》《佛听了虚空藏菩萨,所问的问题后,告诉虚空藏菩萨说,善男子啊,要教众生心入一处,深观自心起念所来处,凝聚一心仔细观察,色相坏灭人我之事,人我色身外界色相,那是内,那是外,观察自己心,有没有内外之处,要是看不到心的内外处,说明这些想法不真,想过之后,如梦不可见不可得,只是一个心念想法而已,毕竟没有可得相体,》
《注解》《为什么那?观察自己心内心外,动的是妄想色心,妄想色心所想一切,即刻现在自己真性智镜,自己对观一切所现,即可明白,没有思量之心那,因为真性没有性,也就是说,真心不动不念,能动,能知,能念的是妄想心,仔细观察外界一切,自无心念意识,是寂静寂灭性,》
《注解》《环顾一切所作世间,与自己心体不二,如如不动,便能觉察,所说无明,本无所有,心不生想法,顺缘而行,缘起缘灭,自然因果,无人我事,观其世间,恒常寂静,不见生及能生,离言说相,自在心开,不见涅槃,恒自清静,这样的正见思维观察修行,是无上良药,能出生死轮回。》
《原文》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所说,大乘实相,甚深微妙,无上良药,入一乘谛。而后众生,三业不净。作十恶业,行阐提行。根基狭劣,难可措心,药病差别。作何方便,令入大乘。
《注解》《这时虚空藏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啊,如来所说的大乘实相,非常深奥,是无上妙药,修行人入一乘真理自性,要是那些后来,及末法众生,因身,口,意,这三业深重罪业大,又作了十恶行为,或者断去了一切善根者,根性非常恶劣,顽固不化,不信仰佛法,这些各种差别众生,需要什么法药方便,来对治他们,教导他们入一大乘那?》
《原文》
佛告虚空藏菩萨。我有方便,令入大乘。
《注解》《这时,佛听了虚空藏菩萨的提问,告诉虚空藏菩萨说,我有方便良药,可以使他们入一大乘法门。》
《原文》
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从昔闻,如来为大乘人,说六波罗蜜法。为中乘人说,十二因缘法。为小乘人,说四谛法。为阐提人,说十善法。皆对病根,为说良药。云何今日,说一乘法,以救四人。
《注解》《虚空藏菩萨,听了佛的开示,感到吃惊不小,对佛说,世尊啊,我从很多劫,修行闻法,修行闻听了,如来所说的大乘人,所修六菠萝蜜法门,如来为中乘缘觉人,说十二因缘法门,为那些不敢发大心,自私声闻人,说出离生死四谛法门,如来为那些不种善根人,说修十善法门,皆是一一对治心病根行,施与良药对治,今天世尊您说,说一乘法门,能够对治救度这四种人。》
《原文》
佛告虚空藏菩萨言。我说一乘道法。犹如一地,能生万物,长养一切。犹如大雨,普润一切,在地生者,皆得润泽。犹如一米,一味之饭,在世众生,人及非人,皆以为食。食者悉能,长养身命。,,
《注解》《这是佛说,虚空藏菩萨,我所说的一乘道法,比喻同一大地住,大地能生长万物,滋养一切生命,友情无情,比喻大雨,能够滋润一切大地万物,若是在大地生长者,一一被滋润生长,比喻一粒米一种饭的味道,那些在世间众生,及那些各界天众,人非人等众生,皆能当作饭食,听闻后能够常养慧命色身。》
《原文》
譬如药王,善合妙丹。众生病热,服者清凉。众生病冷,服者温热。诸下痢者,服之即断。诸下闭者,服之即通。无病不愈。我说一乘法,于彼四人,疗诸疾病,亦复如是。
《注解》《佛打比喻说,比喻有一种药,非常清凉,除热恼病苦,若是服此药者,身心安乐无忧,若是有众生,得了寒冷病苦,服此药后身心暖和,要是有很多众生,得了痢疾病苦,服了此药后即可除灭,若是有众生得了,大便小便不通者,服此药即可通达,可以说是此药,无病不除,佛说的一乘法,能够与其它四种修行人,治疗修行不同心病,是一样的灵验。》
《原文》
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以何方便,令彼十恶,阐提众生,入一乘道。
《注解》《这时虚空藏菩萨问佛,世尊,您快说依什么方便法门,能够令那些十恶者,没有善根的人,闻听佛法,入一乘大道那?》
《原文》
佛告虚空藏菩萨。善男子。我一乘法,即具三乘。更无别说,而作三乘。汝当谛听。为汝宣说。
《注解》《这时,佛告诉虚空藏菩萨说,善男子,我说的一乘法门,包括了三乘一切法门,更没有其它乘那,你要静心闻听,我为你宣说开示。》
《原文》
善男子。妙道深体,一相无二。以方便故,而说三乘。诸法三乘,皆符一观。一切众生,虽有四种。而于佛性,亦无有二。
《注解》《佛说善男子,所说的修行妙道,非常深奥,一相无体无二,没有色相言说,人我之事,为了觉悟众生,借这些虚幻色相方便说,对不同众生心性根性,方便引导,入佛道行,假说三乘法门,等他们证得空性,无法人我后,会自我反观一切,唯在自心所念显影,一切众生,不出自心,一人自性心中,具足圆满一切,平等不二,如佛大智慧,虽然说有四种修行人,而真实佛性是一,同在如如不动圆觉智海,没有第二处,第二境界及世界,一切唯在一心所现。》
《原文》何以故。一切佛,一切众生,同一性相,一体无异。众生之心,自起分别。佛是众生。众生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众生,性皆同一性。一性平等,等诸法故。我有方便,令入一乘。
《注解》《为什么我这么说那?说一切佛,及一切众生,本是同一大体,同一法身体性,是如如不动,智慧圆觉智海,就只有这一个一真界,一切没有第二第三处,一切众生,因心生想法,对自己的思想,变化出所受世间,无常因缘色相,对自己所现想法色相,起分别想,你我大小,高矮好丑,差别无量,其实一切诸佛,是无相无生,智慧体性,》
《注解》《入一切众生心性中,所以说,佛就是众生,众生是佛,思想念头善恶都是佛性,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为诸佛如来,无处不遍,处处都是诸佛心体,佛智慧体性,与众生智慧作用无二,都是自性佛智,如佛一性如如智,圆满平等,如佛一样的,丝毫没有减少及差别,因为一切能做,能想善恶等法,皆无自性,是平等所现色相,缘起性空,平等不二,没有真实体性,佛借用这些,无性无知色相,依方便善巧,引导众生闻法,入一乘道。》
《原文》
善男子。令彼众生,牢固心城。勿令贼入,六识大门。金刚守护,观心住处,知心住处。于心住处,即不住心。若不住心,心则不住。不住诸恶,及以境界,即不攀缘。离攀缘故,心即无求心。若无求,心则无住。若无住处,即名实住心。
《注解》《佛说善男子,先要使一切闻法众生,看好自己心念起动,牢固不动,依法而行,不如法事,宁死不做,对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六贼不入心城,在于其中,养色身命,不贪不染,,不取不舍,犹如观水中之月,把自己六识大门管好,眼识见,耳识听,鼻识嗅,舌识尝味,意识心念分别,把自己六识大门管好,用佛法金刚智慧不退心守护,》
《注解》《时时觉悟自己心念举动,不著色相人我,生心分别执着胜负,内外攀援之事,要时刻觉知,自己心所住处,知道心所住处,不生念想,这就是不住心行,若是不随心所著行,即使心没有处所,无住而著 ,也不助于一切善恶,及各种修行境界,心会安静,没有攀援之事,心离攀援,无事可求,心便自在,无求无欲,若是没有所求心,心便没有所著之处,心若是没有住处,那就是时时住在,自性真实中性了。》
《原文》
善男子。众生之心,作诸烦恼。皆为心神,所起不住故。其心若住,即无烦恼。若无烦恼,即是菩提。
《注解》《佛说善男子,一切众生的心,能生烦恼之事,皆是因为有心神而起,认为有我,有心,若是明了,自心造作一切,起一切心念意识,都不执着它,看好它作用,心不随世间色相,善恶人我转心,要是能够这样修行作事,心处在那里,都是安祥无争,不会因色相生烦恼,若是能面对世间,色相人我,如如不动行,你就是真实自性圆觉菩提了。》
《原文》
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作诸烦恼,其心不住。从何力起,而作攀缘。愿佛慈悲,为众宣说。
《注解》《这时,虚空藏菩萨对佛说,世尊,您说的一切众生,所生出的造做烦恼,不住烦恼行,要以什么能力来调服自心那?而在于攀援行,不被染污清净心地?愿大慈如来慈悲,再为众生宣说方便法门吧。》
《原文》
佛言。一切众生,作诸缘起,有二性力。何等为二。一者,缘外境界起。是缘性力。二者,不缘境界起,自心自起。是性力。
《注解》《佛说,一切众生颠倒缘起根本,有两种性力量,是哪两种性力那?一是,众生自己追逐外界,所生得失烦恼心,是有外界因缘,自性力引起,二者是有,自己心中忆念,境界人我执着自心,而引起的,是自性心力所致。》
《原文》善男子。令诸众生,不起二性。则无烦恼,则无菩提。若无烦恼,若无菩提,入真实处。是真菩提。汝等菩萨,若化众生,当令心住。
《注解》《佛说善男子,要使一切众生,不起这两种性力,便没有烦恼,也没有菩提,可得取证,要是没有烦恼,也没有菩提,所取证得,心能入真实处,是真自性菩提,你和那些大菩萨们,若是要教导化众生,要使他们按住在,如我所教之行处。》
《原文》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化度众生,令其心住。住在何处,而得菩提?
《注解》《这时,虚空藏菩萨说,世尊,要是教化众生,怎么样才能使他们心住不动,把心安在什么地方?要住在那里,才是得真菩提处那?》
《原文》佛告虚空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善问。如是心义,是大菩萨摩诃萨,不可思议。汝当谛听,为汝宣说。
《注解》《佛说虚空藏菩萨,你问的好啊,善男子,你能够问如来,所行深义,你的所问心,是大慈悲菩萨摩诃萨行,是不可思议行,你好好静心听,我为你解说开示。》
《原文》善男子。若化众生,令其心住。住不在内。住不在外。住不中间。诸佛乘法,亦不在内。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间。住一心神,于无住处,故得菩提。若得菩提,亦无菩提可得。是名如如。
《注解》《佛说善男子,你们大菩萨,若是化众生,要使众生把心住在,无所住处,不住在心内想法中,不住在外界色相行中,也不住在佛法中道行中,因为诸佛所说法乘,不在内外心地色相中,也不在所说中道当下行,要使他们,住自心神念起中,观察心行心神不动,不住一切念头色相妄想,在于这样修行,无住处行,能得菩提,见自性不二,诸佛心智海,若是亲证自性,不二菩提圆觉智海,心会寂灭安静,无求无欲,无菩提可证,无佛可做,常住一真如如行。》
《原文》何以故。烦恼妄生。为妄空故。诸法不自生。法亦空故。此心但有空名。心亦不可得,心亦空故。
《注解》《为什么这么说那?因为烦恼,依思念妄想色相而生出,所有思想忆念,都是如梦中事,不可得,是自心生起的想法而已,所见世间色相,因缘和合组成,不能恒久不坏,众生心,若是没有思想动念因缘,一切善恶等法,不会自己出生,能所出生,所现色相等法,都没有真实体性,一切色相世间物类人我,皆依名字相而说,这些空名色相,无知无觉,寂静寂灭,没有什么心,可以控制它们,唯有随自己不同善恶心念,随缘改变,真心无性,无形,不可得见,说心是假借名字相说,真实中没有名字及心名相。》
《原文》诸善男子。若知心空。不应于,一空心中,妄见一切。若见一切,即名心垢。心垢若无,即名漏尽。眼色与心界,三空常净。
《注解》《佛说你们这些,诸多善男子,要是能观察到,自心无心空寂不动,便不应该在一切空心中,执着自己妄想念头影像世间,不应该随眼识转,对相生心,所见生灭,要是你们依所见修行,是名为心垢不净,若是不著相不见色,不见心行,而行一切处,即使心无垢染,也可以说是,所行无漏,你们的眼识所见,及色相与心界,这三空行,常净无染。》
《原文》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诸法若然。一切众生,应于一身,一心,一世界,能入一佛世界。一佛世界,能入遍,满虚空,一切佛法世界。
《注解》《这时,虚空藏菩萨对佛说,世尊,一切诸法,若是这样行的话,一切的众生,应该在于自己一身,一心,一世界中修行,能入一佛世界,再从一佛世界,能入一切佛世界,能入遍一切处,没有障碍,遍满虚空,入一切处佛世界。》
《原文》佛告虚空藏菩萨。善男子。如是如是。一切世界,入一世界。一一世界,有一一莲华座。一一莲华中,各有一如来座。一一如来身,充满一切世界。示现一切世界,皆悉虚空。,
《注解》《佛听闻虚空藏菩萨思维理解说,善男子,你说的太对了,修行人如果依法修行,心无所著,能从一切世界,入自心中,为一世界,而在自心一一世界中,都有一一无数莲花,在这些无数,重重莲花中,分别有一一如来宝座,而且每一个宝座上,如来色身,都能遍满一切处,每一个如来色身,充满一切十方法界,能够分身示现在,一一无数世界中,教化众生,皆如虚空无边际。》
《原文》诸佛庄严,一切世界,有一一菩萨。身充满一切世界。有大神力。于一毛孔中,安置一切世界。一切世界,入一众生身。一一众生身,一一世界数。一一世界,即是一佛。
《注解》《佛说每一尊佛色身,庄严一切世界,在一切世界中,都有一一无数菩萨,一一菩萨身,充满一切十方世界,都有无比大神通力自在,在于一毛空中,能够安置,十方一一世界,这十方一一世界,能入一切众生身中,一一众生身,及十方一一世界数,一一十方世界,即是一佛,没有第二佛。》
《原文》一一佛道场,一一菩提树。一一菩提树下,各有一佛座。一佛身,充满一切世界。一一佛妙声,亦充满一切世界。一切世界,皆随所应,无不闻解,皆为欢喜。诸行者知法,在其身中。不应而于他方,一切世界之处,而心佛身。应于一心,一世界处,而求佛身。于一身中,能生一切身。于一切身中,能生一身。
《注解》《十方一切诸佛,说法道场,有一一棵菩提树,一一棵菩提树下,各有一佛座,每一尊佛身,充满一切十方世界,每尊佛妙音声,同样充满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世界,都能随众生能力,所感应听闻,每一尊佛妙音声,无处不遍,能闻着都能闻听,而能理解身心欢喜,一切诸修行人,若能知一切法,在自己身中,能在一世界处,求证佛身,在于自己一身中,能生一切十方色身,在于一切身中,能够成为一身。》
《原文》何以故。一身一佛身故。一切众生身。众生身,及诸佛身,皆从一心生。一心若善,诸法善尽。一心若恶,诸法恶尽。若作恶业,则生恶,众生之身。若作善业,则生天人诸身。若于一心,离一心想。于心相中,空无所得。
《注解》《为什么那?要知道一身,即使一切诸佛众生身,没有第二相,所有一切众生色身,及诸佛色身,都是从自己一心所生出,要是你的心念善行,十方世界一切法,皆现善行境界,若是你的恶心一念恶行,十方法界世间,皆现恶法行境界,若是心念恶,作恶事,来生则生一个,恶众生色身,没有安宁之日,病苦恶事,灾难不断,若是你心念作善行,来生会到天界做天人色身,接受快乐行,你要是能够与一心中,不贪不念不忆,离一切心想,妄念纷飞,在于这些自性所现世界,因缘果报中,不动心念行,与空行无所得行。》
《原文》复离空心界,于无取地,能生佛身。于佛身中,一身无二。一佛性故。一佛性中,即一心性。于一心外,更无他求。若作他求,即为颠倒。何以故。一切心法,无由外请。于外请处,即名为他。若求他处,即名虚妄。
《注解》《而能不染,离空及心空界想,行与无所取地,这样修行,能转凡成圣,庄严自色身相貌如佛,与诸佛色身中,合为一体无二,因为本来没有第二,同一佛性,同在一佛智海圆觉中,即是一真如如,诸佛心性,在自己一心外,更无他求,若是起心,有外所求,即是自己执自心,即为颠倒行,为什么那?一切的心法,不是有外面生出的,不是从外面请来的,若是说能从外面学到心法佛法,即是名为有二及他人,若是有他人处,即是名为虚妄不真实。》
《原文》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于一心中,而得佛者。一切心中,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若各各能定身心,即得成佛。离此外,更无求佛处。
《注解》《这时虚空藏菩萨对佛说,世尊,要是在于自己一心中,能得佛者,那不就是一切心中,都有佛性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若是能够人人定慧不动,即得成佛了,离开了自己心之外,不可能有其它求佛处了。》
《原文》佛告,虚空藏菩萨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诸佛如来,皆以一心法,令诸一切众生,一切之心,于一心中,而求佛法,而得佛身。
《注解》《佛告诉虚空藏菩萨,善男子你说的很对,就向你说的一样,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诸佛如来都是以一心法,能令一切诸众生,及一切差别之心,于自一心中,而求佛法,自证佛身。》
《原文》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有佛性。于佛性中,而求得佛。一切众生,皆有心,亦有佛性。是为可得,是为可见?
《注解》《这时,虚空藏菩萨对佛说,世尊,若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于自性中,而自证成佛,一切众生,人人都有心,也都有佛性,那样的话,修行中是为有可得,及为有可见吗?》
《原文》佛告虚空藏菩萨言。善男子。入佛妙性,实相之际。亦不可得,非不可得。亦不可见,非不可见。何以故。
《注解》《佛告诉虚空藏菩萨啊说,善男子,入佛的妙性,及真实实际之际,这些是善巧方便,是不可得的,也不是真的没有可得,因为自性光明智慧,无相无性,无形,处处作用,因自性见闻觉智性,不能够看到,不能说为没有,唯有自己能感受一切,为什么那?》
《原文》菩萨说佛性有,即名谤佛。说佛性无,亦为谤佛。说佛性,亦有亦无,亦为谤佛。说佛性,非有非无,亦为谤佛。何以故。菩萨众生,佛性,非有如虚空。非无如菟角。菟角无故。虚空常故。
《注解》《佛说,要是有修行的菩萨说,佛性是有,能证可得,即是诽谤诸佛,要是修行菩萨说,佛性是没有的,也是在诽谤诸佛,要是说佛性,也有也没有,也是在诽谤诸佛,要是说佛性,不是有也不是没有,也是在诽谤诸佛,为什么那?》
《注解》《言说菩萨,及众生佛性,不是真的有,而确实存在真我常乐,其相如虚空一样,不动不坏,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没有一尘一物,及垢净对立法相,自性佛性众生,也不是真的没有,不能说为死亡空无,如兔子不长角绝对没有,因为兔子真实不长角,比喻自性,真实空性智,不可得见,犹如自性不动,如虚空无二,无法所染,恒常显现,自性妙用,无常不断,即真实性故。》
《原文》非有质相。非有空相。离诸形相。无所著故。不在生处。是故不垢。不住灭处。是故不断。众生佛性,妙相如是。说佛性有,即增益谤。说佛性无,损减谤。说佛性,非有非无,戏论谤。说佛性,似有似无,相违谤。
《注解》《自性及言说,众生色相,所见世间一切,没有真实体质相貌,自性佛性众生,也不是真的有个虚空色相,真实自性圆觉妙心,在于色相,离一切色相,因为妙心圆觉,如空不动,没有所见心念意识,寂静寂灭行无所著,它在一切处,不知一切处,不在生处,说为没有垢染心,》
《注解》《自性妙觉心,没有所住灭处,也看不到它的行处灭处,说为无常不断,所说的众生佛性,妙相就是这样,说佛性有,即是增加益处,是名为增益谤,你要是说佛性绝对没有,那是在造业损减佛性谤,要是说佛性,也有也没有,那是在用言说戏论佛性谤,要是说佛性,似有似无,那是在诽谤佛性,有相违行。》
《原文》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众生佛性,若妙如是,离诸境界,则无所染。由如虚空,体性常净。云何众生,作诸烦恼。若作烦恼,心则是垢。是心之垢,从何而生。唯愿世尊,为众宣说。令诸众生,皆悉闻知。令诸众生,破诸烦恼。除荡心垢,永离盖缠。
《注解》《这是虚空藏菩萨对佛说,世尊,一切众生佛性,这么微妙难见,离一切诸法境界,便没有什么能染污它,比喻虚空自性常清静,为什么众生,在造做烦恼,若是能造烦恼心,他的心是有垢染,这些众生心垢,是从那里所生出的那?唯愿大慈悲世尊,再为大众宣说开示,使一切修行众生,闻法都能知道,令所有众生,皆破除烦恼,清扫心地污垢,出离五蕴大盖,自我四相缠缚,得安乐自在。》
《原文》佛即嬉怡微笑。以左手掌,摩菩萨顶。放大光明,普照一切。尔时大众,一切众生,皆大欢喜踊跃。
《注解》《这时,佛听完虚空藏菩萨解释,轻轻微笑,以左手掌,摸菩萨顶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法会大众,看到佛光明普照,触身安乐,欢喜踊跃。》
《原文》佛言。菩萨为诸众生,所作如是,问是名正问。是度众生。若作他问,是名邪问。是灭众生。菩萨汝能正问,是度众生。汝等众生,皆当一心,专念谛听。除散乱想,无营物外,坐性坚志。为汝宣说。若闻说者,一切十恶众生,皆得解脱。
《注解》《佛说修行菩萨道的菩萨,要为众生请问,修行深法妙义,这样的请法非常如法,是名正问,也是在度众生,若是做其它,自我得利请法,是名邪问,是在灭众生善根性,菩萨若能正问请法,是为度众生,你们这些大菩萨们,应当一心不乱,静心听闻,不生杂念乱想,不思维世间,事物得失,用自己坐菩提树下一样的,坚固不动心,正念思维,我宣说法要,若是能够,闻听此佛法深义者,即使你造了十恶罪业这样的人,听闻世尊下面的开示宣说,都能一一得解脱。》
《原文》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等大众,一切众生,皆以一心,无余乱想。唯愿世尊,为众宣说。
《注解》《这是虚空藏菩萨对佛说,世尊,我及这次法会大众,一切众生,都能一心不二不乱,静心听闻您的宣说开示,唯愿您快为大众宣说吧。》
《原文》佛告菩萨大众等。一切烦恼,从颠倒生。一切颠倒,从妄想生。一切妄想,从有我生。一切有我,从无本生。一切无本,即是无住。无住无本,即为不有。有则为垢。无则为净。于其净处,是常波罗蜜。是乐波罗蜜。是我波罗蜜。是净波罗蜜。
《注解》《佛告诉在场法会大众菩萨等,众生的一切烦恼,是从执着自心,颠倒所生,一切执着,及颠倒人我色相,是从自己心,虚妄乱想生出,一切虚妄乱想,是从有我,有心,执着而生,一切有我相,是从自性不动,无性无本而生,一切无本,无性不动,即是没有处所,》
《注解》《既然一切没有处所,便是没有本所,即不是真的有物,及色相得失,若是有,是为自性污垢,若是没有,说明为清静,能与自心清静处,行一切色相世间行,即是自性常菠萝蜜,是真乐菠萝蜜,是真我菠萝蜜,是真净菠萝蜜。》
《原文》若作是见,名为正见。若作余见,名为邪见。如是见者,是人有慧。作他见者,是人无慧。若有慧者,则方便解。若无慧者,则方便缚。
《注解》《佛说,若是能够用这样的见解修行,是名为正见行,若是做其它有相,可得可见,是名邪见,要是这样正见行者,是修行者有方便,正见智慧,若是作他有见,这人没有正见智慧,若是能有,正见智慧人,便会有方便解说佛法,利益众生,若是没有,正见智慧人,便不会方便说法,会被法缚。》
《原文》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于其净处,若有众生,常起常想。常起乐想。常起我想。常起净想。即是有慧。即非颠倒也?
《注解》《虚空藏闻听世尊宣说,对佛说,世尊,若是于清静心处,有众生常升起,不生灭恒常想,常生出不坏灭,自性乐想,常生起真我想法,常升起自性清静想法,这样的众生,是有方便智慧,不是颠倒想法了?》
《原文》佛言。菩萨,若有众生,如是想,则名正想。是人正见。是人有慧。何以故。如来法身,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净波罗蜜。清净处,诸佛法身。作是见者,是人是佛。真一弟子,从正法生。从法化生。从佛口生。得佛四依。虽曰凡夫,是四依菩萨。
《注解》《佛听完虚空藏菩萨的疑问说,修行菩萨道的菩萨,若是心经常,为利益一切众生想,没有自我概念,这样的思维想法,是名为正想,是人有正见智慧方便,为什么那?因为诸佛如来法身,是常菠萝蜜,乐菠萝蜜,我菠萝蜜,净菠萝蜜,》
《注解》《依法行清静心处,是诸佛法身,能作是这样的正见思维者,这个人如佛一样,是真正佛的弟子,是从正见正法所生,是从正法如来身边化生,是从诸佛赞叹口中所生,是得佛随身的,四种依方便菩萨,虽说他是在世间,名为凡夫,但是它的心地身心,早以是弘法大菩萨地位了。》
《原文》善男子。于我灭后。若五百岁,若千岁,若千五百岁后。若复有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如说修行。于常乐我净处,信心正见。复以此法,教一众生,则名菩萨。虽曰凡夫,得受供养。是出家人。
《注解》《佛说,善男子,在我灭度以后,要是到了后来的五百岁,若是到了一千岁,若是到了一千五百岁后,要是有人,能闻此经典,深信不疑,正念思维,受持读诵,依法修行,在于真实,常乐我净处,随缘一切,正见深信,再以此经典教导众生,这样的人,名为菩萨,虽然在于世间,凡夫色身,可以得受人天供养,是真出家僧宝。》
《原文》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夫是出家之人,剔除须发,而被法服,受持具戒,不染于俗。是名出家,得受供养。如来今说,凡夫是出家人,得受供养。不了其义。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注解》《虚空藏闻听世尊宣说此事,对佛说,世尊,要是大丈夫身,出家之后,剃出头发胡子,穿上袈裟皈依三宝,受持一切戒律不犯,不于世间人来往,不染世间争执俗事,是名出家,得消受人天供养,如来您今天所说,凡夫人在家,也称为出家人,得受人天供养,我不明白其中意思,愿佛慈悲,为我宣说实义。》
《原文》佛告虚空藏菩萨言。善男子。剔除须发者。剔除名相,伏身无我。而被法服,直心无谄曲,欲离俗故。持具戒者,不起贪嗔痴。我说彼人,是名出家。虽是凡夫,能伏身心,不起我慢心,不染尘俗。久离于俗,心如金刚,不坏戒性。虽是凡夫,是真出家。
《注解》《佛告诉虚空藏菩萨说,善男子,出家人剃出头发胡子者,剃除头发之事,名为现出家相,能够时刻,觉悟自己,调服自心,一切空相不可得,无我无人,不贪色身,穿上袈裟法衣,是为了降服自心,不善口业,直心无谄曲,心口意一致,时刻觉知自己,已经离开世俗欲望了,受持佛法戒律行者,是用来降服自己习气,不起贪嗔痴,》
《注解》《这样的出家人,佛说是,依名相而出家,而在于世间凡夫行的菩萨,能调服自心身,没有各种我慢,大慢,傲慢,鄙视慢,功高慢,轻视慢,等等不如法行为,不起一切慢心,虽在世间,作于俗事,而心不染不贪,自己能够,久离于世俗之心,发心修行,如金刚不可催坏,自行一切戒律不犯,也不坏戒性,这样的修行人,虽然在世间,色身是凡夫,其实是真出家僧宝菩萨。》
《原文》复于此教,大乘经中,修行如说,信佛语故。见常乐我净,为众生宣说。虽是凡夫,是四依人。是行菩萨,得受供养。名曰行者。得慧方便,说大乘法。如是法性,皆不离心。从心化生。湛然常一。一相无二。于一相中,亦无内外,亦无中间。离一切故。
《注解》《佛继续说,在于那些经典中,大乘经典中,口说心行一致,深信诸佛所教,能够见到,自性常乐我净,而为众生宣说,真理实相,虽然他是凡夫,是四依菩萨,行菩萨所行,是佛法中,四种修行人的,所依祜者,能够接受人天供养,名为行者,有正见方便智慧,》
《注解》《能说大乘佛法,如法而说,不离自性法身,言说佛法,不离自心空性智慧,一切世间色相,皆从自心变化而现,如影如水中月,它的心中,虽说万法,而心湛然常一无二,言说教人,一相无二,于一相中教人,不著内外,不住中间,圆融说法,开示众生,在一切相,离一切相,随缘一切,不染一切。》
《原文》若离一切,即无生灭。无生灭者,即是真如。真如常住。法僧不灭。三界众生,自生自灭。
《注解》《佛说若是修行人,能够离一切色相不染,即是不行生灭,是无生灭行,若是无生灭者,其人常住如如,一真不二境,能够行不动般若行,常养三宝法僧,自知觉察三界众生,缘起性空,自生自灭,还归自性智海,无常不断,示现真常自性不生不灭。》
《原文》善男子。故说众生无我。诸佛如来,是真实我。能破生死流故。汝等众生。若求常住,当离诸欲,作无生行。
《注解》《佛说,善男子,所说的众生,没有我相,诸佛如来,是真实我,依法而行,能破生死轮回,佛说,你们这些众生,若是想求,常住不生灭自性智,先当离开世间一切,欲望贪着心念,深观无常色相,无我四相,作无所求法,作无所见行,不起知见分别,作无生寂灭行。》
《原文》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作何行业,名无生行?
《注解》《这是虚空藏菩萨问佛,世尊,要作什么样的修行,才算是无生行那?。》
《原文》佛言。诸善男子。我不生他,则他不生我。何以故。体性清净,空非有,非无常。诸境空,清净,非无非不断。
《注解》《佛说,你们这些,诸多的善男子,自心不生他相,在于自性,如来藏中,便不会留下因果,轮回种子,对一切境界,心如如不动,为什么那?因为般若智慧体性清静,所见空相,不是真的自性空智,根本就没有个虚空相,及世间坏灭,无常生死事,》
《注解》《也不是真的有生死坏灭,所见无非是,自心妄念显影,以真实不动不坏,自性清静智,现出无常作用,示现真我存在不虚,十方虚空微尘世界,能所知见一切,皆是空境幻化,缘起空性,自生自灭,自性清静,恒常无垢无净,不能说它没有,也不能说它是恒常不断。》
《原文》菩萨,诸佛如来,恒以一味,一性之香,熏诸众生,一心性净。而诸智者,得会空解。而诸愚者,入迷执缚。
《注解》《佛说虚空藏菩萨菩萨,一切诸佛如来,都是以一味自性心法,觉悟自心佛性,以一性不二法门,熏染众生自性智慧,依一心自性,修行清静心,开启自性般若智慧,而这些修行,诸大智者,以觉悟世间无常,深悟自性,不动寂灭,遍一切处,无不是自心,妙觉法身,亲证空智,无受无作者,心无挂碍自在行,而诸多愚痴众生,还在自我执着,迷在自心,如来藏影尘中,迷失真性,执着自我,缠缚妄想。》
《原文》何以故。智者众生,无有痴故。于有觉性,觉诸无明,不起无觉,不空不定。入一清净,永离诸恼。愚者众生,为有痴故。
《注解》《为什么那?那些开悟见自性修行人,心中没有人我色相,在一切色相行,会运用自在智慧,修行福德慧,在于一切,见闻觉知性,知道一切,依因缘而生,所现感受觉知,是习气意识分别,心行于这些色相六尘,如见镜中影像,水中倒影,随缘而用,心无所著,》
《注解》《觉智真心妙性不动恒寂,遍一切处,无觉无知,无分别,意识所见,不会生起,迷失正觉智慧,时刻觉悟自心,常在醒中,不入空行,不入禅定,常在一心无二,清静觉中,永离一切,诸多烦恼,常住无相,般若智行,而那些愚痴,不闻佛法众生,心有所著所得,执着人我色相,随感觉受行,颠倒在自性心中,迷失真我自性觉明。》
《原文》于有觉性,不觉无明,即起无觉,作诸尘恼。若有悟觉,则无无觉。若无无觉,则病不生。若病不生,则无有觉。若无有觉,若无无觉,即无痴心。
《注解》《佛说要是众生,执着与色身,感受知觉,生心妄想,在这些妄想,有我有心感受中,造做善恶业,当作真实,这样会迷失自己真心妙用,随空幻感受色相转心,造业轮回不停,不生觉悟心,不能觉知世间实相,不能觉知,自性不生不灭,不能觉悟无明,生死苦海,时常生心执着,得失富贵名利等等,》
《注解》《不知修福德慧,很难闻到佛法,若是不闻佛法,很难觉悟无明,心常住在,无觉昏暗中,起心所作,都是贪着私心,漂流在生死客尘,烦恼海中,若是能够,作善修福,弃舍不善行为,善根增长,慈悲心生,智慧增长,便能闻到佛法,开悟自性,悟觉一切,无常世间,人我生死,心念佛法,依法正念思维,常住正觉修行,》
《注解》《能够不生无觉,心常光明,常住正觉,能悟无觉无明,若是能够,觉悟自性,不生灭妙心,便能常生正觉,灭除无觉,没有了无明无觉,黑暗乌云,身心则常明,行于正道,没有病苦,福德智慧增长,化解大病为小代替,灾祸逢凶化吉,菩萨常随身,加护修行人及全家,若是不生病苦了,身心法喜,慈悲善念善行,》
《注解》《能够深入自性观察,见闻觉知寂灭行,无心无觉行,最后观察到,觉受感触,因色相缘起而显,色相无知无觉,色身也是无知无觉,谁在其中,现出各种感受,痛痒冷热那,若是能深入自性心不动,便能觉察到,微细甚深,一相通达,一切行妙境,一心圆融,一切十方法界,不动不摇,随处可现,用无障碍,常生正觉,不生无觉,保持清明觉性,这样的修行人,没有愚痴妄想,所行所念,都是正见正觉智慧。》
《原文》何以故。一疑心中,有二意故。若无疑心,即不生病。若有生处,即入空舍。一性真空,有为无相。逢境缘起,如空幻化。
《注解》《为什么那?佛说要是修行闻法者,对佛法有一念怀疑不信,心会生出无量,妄想颠倒障碍,遮盖自己佛性光明妙心,要是修行人,闻法深信不怀疑,依教奉行的话,这个人时刻处在,诸佛菩萨护法看护下,不会生病的,若是修行中,有了杂念升起,贪心攀援名利等事,难以抵制,即可入经典中,随佛所教,深悟无生空法,不可得不可求,无所有空法,把心入在空寂无边,般若智慧行,观察一性不二真实空智,无处不遍,》
《注解》《于诸佛同心,同法身,真空如如中,明了一切所作,皆是习气无明牵引,对世间色相,恒生有我有得,不知道这些,所为的有为法,也是空无所有的,如镜中影海市蜃楼,空幻影像,一切有为作相,皆空寂无踪,没有作者受者,唯有自己,因果现前,善恶好丑,随缘而显,各自接受自己,前世果报,这些世间境界色相事,都是四大,地水火风组合而显,依缘现象,缘起一切色相皆空,没有实质性,如空幻化,缘起缘灭,不可贪心妄想。》
《原文》菩萨令诸众生,当断疑心,而作心师。不失于心,离诸可欲,无令放逸。若生念处,即须当断。前念后念,念不相违。即得顺理,不起无明。不定有觉,本不动故。若起念时,止念前起。
《注解》《佛说,教化众生的菩萨们,要先教导众生闻法,断去怀疑之心,坚固深信佛法,时时做自己心的老师,依法而行,持戒不犯,正念思维佛所宣说,不要把自己法王位老师位,让妄想心念给俘虏了,要时刻做心的主人,远离世间欲望贪着心,不要放逸自心,要时刻看好它,觉知生念头处,即可断去念头所想,转为正念,思维佛法中,》
《注解》《若是觉知生起忆念,以前过去事,心明不随念头跑,好的增长随喜,恶的即可忏悔掉,时时扫心底垢,若是生起,未来想法打算,要即可觉知,不随念头跑,觉悟这些,本空无此事,不需要妄想打算,自有因果因缘找你,该来的挡不住,该走的留不住,世间没有人我主宰,唯有自己因果牵转,接受善恶果报,若是能深明因果不虚,便能顺理修行,不起无明颠倒,》
《注解》《不贪着禅定及修行,常住自性妙定,有觉有知不动,般若智慧行,因为根本就没有禅定,及三昧境界事,一切圆融不二,就在自己心中所现,不动不摇,想看什么,随心而显,寂静清静,空寂朗照,没有黑暗对立二法,若是在定中,起念头想法了,要及时觉知,止住念头,事先在念头前面截断,不随念头扩大转心,比喻升起一念苹果想,知道是一念心起显影,不要跟随苹果念头转,什么样的苹果好吃,什么树结的苹果,什么地方的苹果,这样跟着苹果心念跑,就是妄想心了。》
《原文》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念前若起,作何法觉,而能止之?
《注解》《虚空藏菩萨对佛说,世尊,若是在定中念头,在不觉下生起了,有什么方便法,可以提前觉知那?》
《原文》佛言。菩萨令诸行者,每观心住处。知心住处,即不住心。以是觉故。觉则止之。念欲不起。即无止观。若有起处,安住虚空一性。空中染净俱灭。自性清净,不取不舍。念亦不生。无生无行。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一佛性觉,更无余觉。妙性常存,犹如虚空。不着一切。
《注解》《世尊听完虚空藏菩萨的提问,告诉菩萨说,教化众生的菩萨,要令闻法修行人,时时观察心念所住处,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心念,住在那里,明白了看到了,而不执着所住处,以这样的觉悟心,来觉知念头前起,即可止住,不随转动,这样静心做好,心念主人心师,会没有贪欲妄想升起,也没有其它,所止所观之心,若是有所起心处,深入前行,要安心住虚空一样,寂静一性不动,》
《注解》《虽然按住虚空,而心入空无空可入,所染及净二者,惧灭不生,还自本来,自性清静,圆觉一切处,不动常寂灭,不生取心,及所舍心,这样心安,寂灭中不动,不会有念头升起,一切寂静清静,洞察不谬,全体自心,妙觉妙用,无生无所行,有心所行处,也是寂静寂灭,没有言语可说,没有佛道可行,明心觉悟,无不圆满遍一切处,诸佛菩萨,一切众生,同一佛性,圆觉智海,再也没有,其它觉受,这样的自性,妙觉感受,恒存不灭,比喻虚空,不坏不动,也不染着,其它色相,独自显照,法界十方。》
《原文》菩萨若行此行。犹如执杖,以打虚空,不染而着。是名法行。若有染处,即入方外。游行净地,一心无二。入定正性,观一实谛。而以忏悔。
《注解》《佛说菩萨若是能够修行此中行法,比喻有人手拿执杖向天空猛打,你再怎么打虚空,也不会染着东西的,而心入空契合一处,常净明心,见闻觉知,是名为修行法行者,若是有人心染境界,及世间法,觉知后,即可把心离开外境,入空寂中心,旅游诸佛净土,入自性心遍游无碍,一切净土世界,皆在自心中现,没有第二处,》
《注解》《游历觉知,入不动定正性,深观诸佛所说,一既一切,一切唯在自心,自心圆融,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心性,平等圆融无二,互在一真,大圆觉智海如如中,观察自心中,还有不净世间,受苦众生,要发愿救拔,忏悔自己所造,无知罪业障,使的自己心性中,诸多苦难世界众生,受于诸苦生老病死,愿自己将来,把此不净世界,用修行功德,大悲心念,大愿力,成就转为殊胜国土,众生安乐闻法,一一成就。》
《原文》尔时众中,有一阐提,名曰多欲。从昔以来,多作恶业。专行十恶。为诸憎恚,嫉姤四蛇牵引,为诸妄想,二鼠啮断心根。犹如有人,绳悬在树。四蛇在下,吐毒向之。树上二鼠,啮绳欲断。若心灭,即三业净。若心不灭,眼色与心,俱为妄想。为见所缚,将堕地狱。
《注解》《正在这时,在法会大众中,有一个人不种善根,不行善事,不信佛法,他的名字为《多欲》这个人,从往昔以来,尽作恶行,转行十恶,很多憎恨,愤怒嫉妒,这四毒蛇,习气牵引,还有很多的妄想杂念,活在危险中,》
《注解》《比喻有两个老鼠啮断善根,比喻有人,用绳子把自己悬在树上,有四毒蛇在树下面,向上吐毒气,树上又有二鼠,在啮啃绳子快要断了,在这当下,若是灭去心念意识,一念不起,当下即是,身,口,意三业清静,心入寂静涅槃地,若此时心不灭,恒生妄想,跟随眼识意识,分别色相转,这样的心是妄想心,为所见自缚自心,死后必堕大地狱受苦。》
《原文》尔时一阐提,因佛闻法。于一念中,心生惭愧。欲问如来,忏悔之法。心怀惭愧,不能发问。如来神通,即知其意。欲令是人,离诸苦恼,出地狱门苦。
《注解》《正在这时,那个没有善根人,因为听闻了佛法,在于一念心中,升起惭愧行,反省自己,作恶多端,他想请问如来,怎么样才能忏悔罪业,可是他想到自己,是个十恶恶人,心中非常惭愧,没有脸面,请问如来,因为它的罪业障碍,没有智慧,如法请问,就在这时,世尊无碍神通,知道了他的心念想法,要是他离开恶行,离开一切,诸苦恼缠缚,不堕地狱,出地狱门,行与清静佛道。》
《原文》语虚空藏菩萨言。于我涅槃后。若有阐提之人,多作恶业。灭佛三宝,谤正法,作五逆。必当堕落。于诸地狱,乃至十二大劫,由不得出。汝等菩萨,当发慈心。令此众生,发露忏悔,皆得解脱。
《注解》《尔时佛善巧方便,对虚空藏菩萨说,在我入涅盘后,若是有人,没有善根善行,造作无边恶行罪业,这样的无善根阐提之人,灭佛三宝,诽谤正法,造作五逆,这些罪业恶行,决定堕地狱受苦,在于各种大地狱中,乃至十二大劫,不能出离地狱,你们这些大菩萨们,应当发起,大慈悲心,令那些无善根阐提众生,教导他们,学会忏悔罪业,使他们都得,解脱生死苦恼。》
《原文》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作何法悔,而得罪除。愿佛慈悲,为分别说。
《注解》《虚空藏菩萨听闻世尊,开示忏悔罪业,对佛说,世尊,应该怎么来,教他们忏悔罪业那?而且能够除灭罪业,得到清静法乐那?愿佛慈悲分别开示,与诸多菩萨吧。》
《原文》佛言。菩萨若欲忏悔,当观实谛。若见实谛,诸罪悉除。佛说语已。尔时众中,百千万亿,一切众生,人及非人。皆悉一心,观一实谛。观见见已,罪垢皆灭。唯阐提人不见。
《注解》《佛说,菩萨们,若是想要忏悔罪业,安心寂静不动,静心观一真实相,若是能见到自性圆融不二实谛,所忏悔者一切罪业,皆得除灭,佛刚说完后,法会众中,有百千万亿,一切众生,及以各天界众生,人非人等,都安静入自性一心,静观一相实谛,亲观实证以后,罪业全部消灭了,唯有那个,无善根阐提人,不能观见自性实谛。》
《原文》其一阐提多欲,即从座起,五体投地,而白佛言。世尊。我心无明。虽复学观,不见实谛。从无始以来,乃至今日,纯行十恶。作何方便,令我得见实谛,令罪消除。
《注解》《这时那个阐提多欲人,从座位上站起来,然后五体投,地对佛说,我的心黑暗无明,虽然也学习,刚才佛说的忏悔罪业,观想法门,可是我不见,自性实谛一相,我从无始以来,乃至到现在,纯行恶事,佛啊,您有什么方便法门,令我忏悔,得见自性实谛,令我罪业消灭那?》
《原文》佛告多欲。汝等阐提,皆悉一心。为汝分别解说。多欲。汝等众生,当观身心,一佛性。法身佛性,即一无二。若此二种,能作一观。是名正观。亦名一相正见。若见有二,即名为邪。若作邪见,即烦恼起。若无邪见,烦恼不生。烦恼若断,即名清净。
《注解》《这时佛告诉多欲说,你及那些无善根阐提人,都要一心不二静听,我现在为你们宣说,多欲,你于那些和你一样的罪业众生,应当先观察自己身心,没有其它人我,唯是自己法身,一佛性心所动,所说的法身及佛性,它们是一体,不是分开有二种,把这法身,及佛性心二种,合成全体自心观想》
《注解》《这样的观想,是名为正观,也说名为,一相正见,若是看到身心外世间,有二相生灭,即是邪观,要是这样,邪念观想,即生烦恼不断,若是没有这样的邪观,会顺自性正见而入,行于正见智慧行,烦恼不生,身心清静,若是依法正观,灭除烦恼了,才能说为清静行。》
《原文》佛言。汝等众生,皆当一心,观一佛性。佛性之外,更无所见。若有所见,皆为虚妄。作是虚妄,则为颠倒。多欲,一心净,则法法净。一心垢,则多法垢。垢则为罪。净则为真。心若离垢,罪即不生。
《注解》《佛继续说,你们这些阐提众生,都该一心不二,观察自心,一佛性,遍一切处,不动不坏,在自己一佛心性外,更没有什么所见了,若是有所见境界等事,皆是虚妄见相,若是随虚妄见,生心念想,则是为颠倒行,》
《注解》《佛说,多欲啊,你要知道,一切唯有你自己,一心包容一切世界,没有其它处那,要是你的心,刹那清静了,一切十方世界处,刹那之间,皆是清静世界,要是你的心生念,清静善法,一切法界众生界,皆都是清静善法,心念清静,法随之清静,没有一法,不清净那,》
《注解》《要是你的心念恶行,一切世界,法法皆是,恶行垢法,若是这样恶念心行,心有恶念行为垢,有垢不善心念是罪,若是心清静,善行慈悲,是清静则为真我,自心若是,离开不善心念,随之所作,尽是善行,罪垢不生,福德智慧增长,善根增长。》
《原文》多欲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乃至今日。作诸恶业,无量无边。历千万劫,今日发心。观一佛性实谛。无边之罪,皆悉除不?愿佛世尊,为我解说。令我一心无疑。
《注解》《这时阐提多欲,对佛说,世尊,我从往昔以来,作了很多,不善恶行业,到现在今天为止,无量无边,历千万劫多数,我今日发心,忏悔罪业,一心观自性,一佛性实谛,我所做的无边罪业,能不能一起除灭那?愿大慈悲世尊,为我解说,令我一心没有怀疑。》
《原文》佛言。多欲。若观实谛,诸罪悉除。何以故。多欲。昔日垢心,今日净心。一心无二,更无别心。今日心净,昔心亦净。是故当知,从无数劫来,诸罪尽灭。
《注解》《这时佛听闻,多欲所说,告诉多欲说,多欲啊,你要是真能,一心不二,深观自心,一佛性实谛,你所做的一切罪业,一一除灭,为什么那?多欲啊,比喻你的心,没有来去动转,过去所作作业,是你的心,而你今日忏悔罪业,也是你的心那,比喻镜子上,落满灰尘不能照影,今日你的心,忽然觉悟,知道往昔所作罪业,比喻灰尘落在自心,佛性智镜上,经过你今日忏悔,》
《注解》《比喻你发现了灰尘,即可拂去灰尘,你的自性智佛性,重放清静光明,过去灰尘不见,唯见自性清静心地,心本无二,得到净心,会不见垢心,若不忏悔,永不见自性净心,一相实谛,自于垢心灰尘中,生死轮回,今日你得到了清净心,往昔罪业忏悔,如拂尘被你拂去了,当然就没有了,要好好守护,自性菩提佛性,不可以再染污它,若是这样认真作了,多少劫来的罪业一时除灭。》
《原文》譬如千年尘镜,以衣一拂。其镜即明。诸尘皆尽,无有遗余。又如千年闇室,燃一炬灯。诸闇皆尽。汝等众生,常应一心,观一实谛。于诸法内,作诸法行。去离世间,一切诸法。何以故。多欲。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其法若坏,行亦无常。行若无常,法则生灭。离生灭法,即名真谛。
《注解》《佛打比喻说,譬如千年尘镜,以衣一拂。其镜即明。诸尘皆尽,无有遗余。又比喻千年的屋里,黑暗无光,有人点燃火炬灯,即可能除,千年黑暗,黑暗尽除,得到光明,你们那些阐提罪业众生,常应该一心,观自性实谛,闻法依法,而行忏悔,在于诸佛法中,不染世间贪欲,名利富贵享受,对于一切世间之事,无诤无求无欲,这样可以得到,清静明心,》
《注解》《为什么那?多欲啊,世间一切动的,及不动的,一切色相,物类之法相,都是缘起和合所现,都是最终败坏,无常不可得,你若是看到这些,世间无常之法败坏,会知道人身色相,一切行作法,皆是无常,终归败坏,观察一切,所行无常败坏,修行人心中,则不生贪念之心,不生可取可舍法,不染不著,离心无念,不对这些,虚幻色相生心了,能够心离生灭,依法而行,说明你行于自性真谛,见到了自性无生灭,一相不二实谛。》
《原文》多欲。譬如瓦师,作诸瓦器。随心所欲,其器无定。其器相形,及以名字,皆悉生灭。唯有瓦性,一性是常。诸余体段,悉皆生灭。是生灭体,即不自生。若不自生,即是不有。
《注解》《这时佛叫着,多欲名字说,多欲啊,再给你打个比喻,比喻有个作瓦师,用烧好的瓦,能做各种用具瓦器,随瓦师想做什么,即可做出什么瓦器,能做很多的瓦器工具,差别不一样,所做的这些,各中瓦器形状,也不一样,及它们的名字,也不一样,》
《注解》《这些都是生灭,败坏色相,做的再多,瓦器败坏后,还能再依瓦性,制作各种瓦器,败坏的是无常缘起法,唯有那个瓦性,是一性常恒不坏,所借助瓦性,所制作的瓦器,形状体段,都是依靠,各种水泥等,缘起和合而生出,是生灭法,也是生灭形体,这些各种瓦器,不会自己生出来,若不是自己生出,那就是没有此事,不是真的瓦器。》
《原文》多欲。佛性如瓦。众生性如器。是生灭法。若离诸业,即是佛身。观一佛身,即无他业。
《注解》《佛说,多欲啊,所比喻的那个瓦性,比喻你的佛性心,众生不同的心性,色相形貌,比喻自性,所生出的各种瓦器,都是缘起,和合而生出,是生了坏灭,坏灭了再生,这就是所说的,诸行法皆是生灭法,你若是守心不动,离开贪心,欲望色相,不造善恶业,不执着一切善恶事,心无所染所著,当下你的色身,即是佛身,从观察自己一佛身,自己心灭,不染不动,没有造作,心念行为,才能杜绝,造业因果轮回。》
《原文》多欲白佛言。世尊。我观实谛,诸罪已灭。复作何业,而生法身?
《注解》《这是多欲对佛说,世尊,我真实不二的,观察自性实谛,一切罪业除灭后,再做什么业,可以生清静法身那?》
《原文》佛告多欲。若观实谛,诸病不起,罪垢俱息。心如金刚,必竟不坏。善能持戒。心如虚空,内外清净。善入禅聚。心如风火。诸行悉散,善依智慧。即名解脱。以解脱故,则能知见。多欲。汝能修行是事,即得五分法身。
《注解》《这是佛告诉多欲说,你若是观见自性实谛不二,不会生各种心念诸病了,心念不起,罪业熄灭不生,你的心如如不动,犹如金刚,没有坏灭,毕竟不坏,能够善行,持戒不犯,心不贪染世间,色相人我,如虚空一样,如如不动,虽然有色身,身心内外清净光明,常入善念禅定,聚心一处,自己心动,比喻风火,自心不动寂灭,一切心行所作诸行无相可见,都不可见可得,》
《注解》《一一无踪无迹,不见动作行相,这时候,你要依靠寂静自性,般若智慧行,观察洞彻,一切因缘生处,众生因果,生死病苦,不见色相,不见空相,不见人我众生,唯见自性明朗,普照圆融一切不二,这样修行人,名为解脱,心得解脱,自在无碍了,则能行于自性,不动知见实谛行,多欲啊,你若是能够,这样修行心地,可得证诸佛,五分法身。》
《注解》《五分法身》
 (术语)以五种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为三身中之法身:
一、戒,谓如来口意三业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也。
 二、定,如来之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谓之定法身。
 三、慧,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谓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
 四、解脱,如来之心身,解脱一切系缚,谓之解脱法身。即涅槃之德也。
 五、解脱知见,知已实解脱,谓之解脱知见法身。即后得智也。
此五者有次第,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前三者。就因而受名。后二者。就果而付名。而总是佛之功德也。以此五法成佛身,则谓之五分法身。
《原文》多欲白佛言。世尊。五分法身,有何因果?
《注解》《这是多欲对佛说,世尊,您所说的这五分法身,有什么因果那?》
《原文》佛言。多欲。佛性常因,法身常果。何以故。因心佛性缘,得果。离因离果,则无因果。若无因果,是佛真身。
《注解》《佛说,多欲啊,所说的佛性,是作常因,所说的自性法身,是常果,为什么那?因为这些因果,有自己心念,来做佛性因缘,什么因缘,会得成就什么法身果,你若能随顺因果,不离不染行,不造因果缘,便没有因果业轮回,若是没有了,善恶业轮回因果,你便是真佛身了。》
《原文》多欲。于心净国,当住寂净,当观实念。则此念中,即生净国。可为众生,如如说法。入心真空,离诸动说。三世一性,金刚不坏。
《注解》《佛说,多欲啊,把自己心,入于净土佛国,常当正念思维,依寂灭心行,观察真实自性,起念无性,常在此清静,观察念行,自心清静,随自净心因缘,即生净土佛国,能为众生,说如如不二,无相真实自性法,能够入自性,空智心海,不用身心动念,明见一切,离动静相,随缘化现说法,成就三世一性,金刚不坏法身。一心性通三世,三世皆在一心现。》
 《原文》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名曰无行。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若佛灭后五百岁。若千岁,若千五百岁后。若为众生说法。当何法说。愿佛慈悲,为我宣说,令我无疑。
《注解》《这时候,法会中有菩萨名为《无行》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你灭度后,未来后五百岁。若千岁,若千五百岁后。要是菩萨,为众生说法,应该用什么样的方便说法那?当说什么法那?愿佛慈悲,再唯我宣说,除我心中没有疑惑。》
《原文》佛告无行菩萨。善男子。若一千五百岁后,为众生说法者。说体不说相。说义不说文。如是说者,是真说法。若说文相,动口动心。皆是诽谤,
《注解》《佛听完无行菩萨请问后说,善男子,若一千五百岁后,为众生说法者,要宣说自性,大体不二,不说各种,世间色相,要说佛法,真实义理,不二法门,不依文字,解说佛法,不说文字色相,能如是说法者,才是真说法,若是言说文字,及世间色相,所取所舍,教人动口著声尘,动心著相修行,皆是诽谤诸佛法。》
《原文》善男子。若于一切,众生处说法。当如如相说,平等相说。何以故。当时,一切众生,皆同一病。一心一佛性,一性平等,等诸法故。于中若说高下,即名邪说。其口当破,其舌当裂。
《注解》《佛说,善男子,要是在于,一切众生处说法,应该说真实自性,如如不二不动,无相而相法,应该说色相世间,无性无念,无意识,皆平等一佛性,不二相说,为什么那?因为那时候,一切众生,得病是同一心病,皆是在自己,一心一佛性,一性平等不二,一切法中,要是在这些平等法中,说有高有低法,即是邪说,其人口当破,舌头当裂。》
《原文》何以故。一切众生,心垢同一垢。一切众生,心净同一净。何以故。一切众生,一心净,则同一,十善法净。一切众生,一心垢,则同一,十恶垢。众生若病,同一病,众生须药,应须一药。若说多法,即名颠倒。
《注解》《为什么那?是说一切众生心,皆是同一佛性,若是生不善念行造恶业,名为心垢,一切众生,皆是依自心所造,是同一心垢不净病,若是一切众生,依法修行,得清净心地了,也是依自性,同一正见智慧而得,没有其它二法,可得清净,为什么那?因为一切众生,能够修行,心得清净,则是同一所修,十善法而得,依自性心地生出善法,慈悲清净,正见智慧,心外无法可修可得,》
《注解》《若是一切众生心,若是有不善垢恶,也是依自心,无明颠倒行为而生出,自心外不能生出,恶法心垢,所作皆是,同一在于十恶业垢行,众生若是有病,都是同一心病,若是需要治疗用药,需要的是,同一种佛法药,无我法空,自性无性,一相无相,真实自性,不生灭正见智慧法药,要是对众生说,一些世间道理,分别佛法,是在说颠倒法,不能对治众生,同一心病。》
《原文》何以故。为妄分别,善恶法,破一切法故。随基说法,断佛道故。菩萨若当说法。当如如相说。
《注解》《为什么那?那样分别,颠倒说法,是在教人,为妄想分别善恶法,是在破坏一切真实不二,自性般若法,要是随人根基说法,给与小乘法施,是在断他人佛道慧命,菩萨要是说法,应该说众生,自心一佛性,自心做佛,自心即一切众生心,一切众生,皆在自心性中,要说自性,不二相法门,要对治众生,妄想分别心,对于执着善恶自我,造做轮回因果业,要施众生同一法药,正见智慧,破除我相五蕴,见自性圆满无二法,见自一心,现一切法界,众生界,不二相法。》
《原文》无行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如如相说?
《注解》《这是无行菩萨对佛说,世尊,怎么样才算是,如如相说法那?》
《原文》佛告,无行菩萨言。善男子。说一体真法,是如如说。直心具说,是如如说。无偏执说,是如如说。无分别说,是如如说。住心一净处说,是如如说。诸说不可说,是如如说。
《注解》《佛告诉无行菩萨说,善男子,菩萨说法要说,自性诸佛性,自心诸佛众生心,同一体一性,同一法身不二,同在自性心中所现,自己心通达诸佛法界心,同一圆觉如如智海,不生不灭,自性真实自我,常乐我净,不离自心说,是如如说,菩萨说法,要无心直说,随缘所需,说自性圆满法,不教人心外求法,求佛求证,这样说是如如说法,》
《注解》《不离自心法,行于自心地行,菩萨说法,要没有偏执说,不偏与空法,执空说,不偏于色相著相说,不偏于有无,两边说法,不执与中道,佛道说法,不执著菩提,涅槃说法,不偏与所求所证说法,不执著众生说法,不偏与度众生说法,心离一切法,不染一切行,不著一切相,不离一切相,心无所著,引导众生,见自性无二,这样说法,是如如说法,》
《注解》《菩萨说法,说法一味一性,自心法行,不对众生说,分别高下大小法,不分别说,佛法大小乘,不分别说,佛法有多种义,不说佛法,正邪之分,要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说一切法,皆是自心法生,说一切法,无二法门,说一切法,皆是平等法,说一切法,皆是自性不生灭般若智,不分别说,是如如说,》
《注解》《菩萨说法,心入一处清净说,说自性清净,不二法门,说自心具足,如来大智,说自性常自净,无垢无净,说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生,清静平等,如幻如化,不可得见,不说自性善恶分别法,是如如说,菩萨说法,说自性心法,不可见不可说,因为自性无性,恒常寂静,不生不灭,没有言说色相,及一切世界,如来依无相,假借有相说,以自性无言说,方便依言说说法,以不可说法,而随众生,假设比喻说法。》
《原文》尔时,无行菩萨,欲令大众,一切众生,悉皆明了。重白佛言。世尊。云何说,不可说,是如如说?
《注解》《这时无行菩萨,为了方便法会大众,明白世尊所说,重新请问世尊,世尊,请你再此说说,什么是不可说?什么是如如说?》
《原文》佛告无行菩萨言。善男子。一切诸法,自相空,说则不可说。一切说法无相,说即不可说。一切诸法无作,说即不可说。
《注解》《佛被无行菩萨再此请问,对无行菩萨说,善男子,能见所见,能做所做,一切诸法善恶,皆是自相空,无心念,意识觉知,没有人能得到,或者对它消灭增减,是众生心法,无相无行,说为不可说,一旦说出来的,就不是法了,是缘起色相声尘了,》
《注解》《自性寂灭无相不可说法,所有一切说法,皆是无相法,不可得见它们形状,来处灭处,说即是不可说,世间所有,所作法相,不见有动作形相,可留可见,一切众生,无尽动作,不见一相能带回家,众生只是,对色相升起,一念想法而已,众生色身,如幻如影,没有主宰者,不见人我色相,所以说即不可说。》
《原文》善男子。若如是说,即不可说,是如如说。
《注解》《若如是说一切法,无来去相,无法可说,无相可见,是心无处所,是如如说。》
《原文》无行菩萨,白佛言。世尊。法若如是说,云何直心具说?
《注解》《这时无行菩萨对佛说,世尊,要是说法,是不可说法,如何是直心具说那?》
《原文》佛告无行菩萨言。善男子。直心者直以心,信如来义,说不以自心说。具者具十善义。具四谛义。具十二因缘义。具六波罗蜜义。具三解脱门义。具如是等法。于一心中,一佛性地,等一净说。是名具说。是如如说。
《注解》《佛告诉无行菩萨说,善男子,说直心者,是以无心直接说,不加思量考虑,非常深信如来所说经典,要是说法,不以自心见解说,要深入真理自性,如法无我说,具者是说,能具足善说,十善义理,教人修行,种善根修福德行,转心向善,慈悲佛道行,要具说大小乘,具四谛义,苦,集。灭,道,要具说十二因缘法义,》
《注解》《使愿意听闻缘觉根性者,随闻十二因缘而得度,要具说六菠萝蜜义,能为各种,修行菩萨道菩萨,开示无上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要具足说三解脱门,空,无愿,无相三法门,菩萨要具足这些说法,在于自己一心中,一佛性地,说平等法不二门,说自性清净,具一切如来大智,平等不二法,没有生死垢净色相,这样具足圆满说法,是如如说。》
《原文》何以故。一切诸法,俱为一故。菩萨等,一净法。犹如一大海,水族种种,珍宝所有。求者随心即得。犹如一神丹,种种诸杂药,和合而以,合成疗治,一切病。服者一一除愈等。一净法,一心净,一佛性,一性净法,亦复如是,等诸法故。如是说者,是净说。若别说者,是秽说。
《注解》《为什么那?因为一切法,即一心生,是一法平等法,不可得见,自性般若智法,不可坏灭,不增减自性心法,一切法即是一法,一法展开生一切法,菩萨说法,皆是平等,一清净法,比喻大海,有多种水族类,很多各种珍宝,若是有求者,随心即可得到,比喻一神丹,依很多种药草,和合制成,能够治疗,一切诸病苦,若是服者,一切病苦,皆的除灭,》
《注解》《菩萨说一净法,点燃自性清静,正见智慧,若是自心清净,一切众生心,皆清静,因为一切众生,皆在自心性中,自心净一切净,自心一佛性智,正见智慧行,自性法界,一切众生,皆行正见智慧,因为自性,普摄一切境界世间,一切随自心垢净,所现净土秽土世界,自性做所善行,十方尽现善境界,自心即是,一切平等法,作如是说者,是净说,若是说世间,对立生死法,有无等法,是秽说。》
《原文》何以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无佛性。但觉,有远近。无无法身分者。若定根机。为小乘人说,小乘法。为阐提人,说阐提法。若如是说,即名不说佛道法。是断佛性,是灭佛身。是说法人,当历百千万劫,堕诸地狱。纵佛出世,由不得出。
《注解》《为什么那?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诸佛心,遍一切众生心性,没有没有佛性的众生,都有佛性,但是以众生,智慧高下,浅薄不同,觉悟自性不同,修行中,有早成佛者,晚成佛者,没有一个没有诸佛法身的,都有诸佛法身分者,若是以定根性说法,看到小乘人,为说小乘法,看到无善根阐提人,说阐提不善说,那不是在说佛道,而是在断成佛种性,是在灭佛身毁人慧命,这样的说法人,当历百千万劫,堕诸地狱。纵佛出世,由不得出。》
《原文》纵令得出。若生人中,即生边地下贱,无有三宝处。缺唇无舌。获如是报。
《注解》《这样的人,纵是从地狱出来,生在人间得人身,也会出生在小国家,贫穷边远地区,生在下贱人家,不能闻佛法,见三宝僧处,缺唇无舌。获如是报。》
《原文》何以故。菩萨众生之性,则是法性。法性常净,具一切诸实相好。从本以来,无得无失,无出无没。性常真实。亦无虚妄,亦无烦恼。亦无涅槃,亦无增减。究竟清净,一性清净。即是菩提,清净性。菩提性,一性无二,平等清净,言语道断。犹如虚空。内外清净,是一清净。亦不处内外,亦不处中间。无言无说。云何于中,分别病药。若无分别,是无分别智。
《注解》《为什么那?因为菩萨性,众生性,则是平等法性,因为法性,随缘而显相,常自清净,具足一切诸法,真实不虚实相好,这些平等法性运用,从本以来,无得无失,也没有所出所入,自性湛然不动,圆融法界一切处,是真实自我,菩提妙觉,也没有虚妄,没有烦恼,没有涅槃,没有增减,究竟清净不二,没有言说修道,》
《注解》《比喻虚空现一切色相,不染不著,恒自清净,是真实自性,独一无二清净,也不处在内外两边,也不处在言说的中间,一切众生,一切佛菩萨,皆是同一自性如如,没有色相言说,既然无相无说,怎么能于其中,来分别众生病苦,及以法药那,若是知道自性,无需一切行,无需一切修,本自具足如来,一切德相智慧,无碍神通,菩萨说法,若是不作分别修行,及众生病苦法药,便是在修行无分别智行。》
《原文》善男子。离一心外,一清净外,一佛性外。即无佛可求。即无法可说。即无僧可得。何以故。佛是法故。法是僧故。僧是无为。无为则是佛性。佛性,则是法身。
《注解》《佛说善男子,要人离开自己心,到外面去想修行,得心清净,要是有人,不在自己心地上,下功夫修行,到心外去,修行清静境界,要是有人,离开自己圆满的一佛性,心外去寻找修行,成佛之道,那么这个人,想成就佛道,得清静心,那是不可能的,离开自己一心外,没有佛可求,也没有什么法可说,也没有什么僧可得,》
《注解》《为什么那?因为所说的,诸佛就是法,所说的一切法,就是僧,所说的僧宝佛法,就是无为那,所说的无为,就是自性空智,无为空就是圆满的,自己佛性,众生诸佛菩萨一切,同一佛性,同在不动如如,一真涅槃地,佛性不可见,无处不在,周遍法界,所以说,众生佛菩萨,同一法身,同一佛性,同一圆觉大智海,更没有第二处可见,所说的佛性,也就是众生佛菩萨等,不生灭清静法身。》
《原文》是故我说。此经唯说,一众生身一心。一清净,一佛性,一佛道场,一菩提树。充满一切世界,入一切众生身。
《注解》《所以佛说,我宣说的这部经,唯有说的就是,一种事,那就是直说,一众生身,具足一切,诸佛大智,无碍神通等事,如佛无二,可以从一身中,化现无边诸佛身,也可以把,无边诸佛色身,归与自己一身中,众生一心,包容含裹,整个十方世界,无不在自己心中,随自己修行清静心地,所现多少,大小好坏,等世界受用世界,》
《注解》《也就是说,众生自己,一清静身,即是一切身,随之清静,众生自己,一佛性清静,即是十方法界,一切世界众生,随之清静,言说一切法,及成佛后,示现灭度等事,皆在众生,自己心中,演绎所现,更没有第二处可见,所说的成佛道场,是一佛道场,一佛道场现出,即遍满法界,皆现同一佛道场,无处不是一佛道场境界,》
《注解》《自己心性中,处处皆是,一佛道场,所说一菩提树,也是一样,一佛做菩提树下成佛,十方法界,周遍圆满,皆现一佛,坐菩提树下成佛事,更不能看到其它,这就是佛说的,众生自性一佛性,自心一清静心,自心具足圆满,诸佛德相,智慧神通,平等不二,不要怀疑自己,如佛不一样,佛说的一佛道场,一菩提树,所现即可充满,一切世界处,入一切众生,法身心性,可以说这就是,自我诸佛众生不二,同一心同一佛性,同一法身,圆融不二处,同在大光明,如如智海一真地处。》
《原文》善男子。一切佛,从此经生。一切法,从此经生。一切僧,从此经见。受持是经者,即名受持三宝。念此经者,即名念三宝。供养此经者,即名供养三宝。
《注解》《佛说善男子,一切佛所得成就,是从这部经典,所说修行的,从这部经典出生的,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法,也是依此经典,修行而生出的光明,解脱真理,一切世界三宝僧,也是从这部经典中,修行所见,要是能够,深信不怀疑,依这部经,来修行自心者,佛说名为,真正受持三宝,若是能读诵此经典者,是在真正念三宝,若是供养,抄写此经者,即是供养三宝。》
《原文》无行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念三宝?若念三宝,得几多福?
《注解》《这时,无行菩萨对佛说,世尊,怎么样才是,真正念三宝那?真正念三宝,又能得多少福那?》
《原文》佛告无行菩萨。善男子。若念三宝,犹如虚空。其福无量,不可思议。若念三宝,安住虚空。心中乃至,不见佛法僧。是则不见诸法。不见诸法,则于法中,无疑惑。于清净处,念一实相,一体三宝。是念三宝。
《注解》《佛告诉无行菩萨说,善男子,若是真正,念三宝者,心无挂碍,比喻虚空一样,清静安闲,这样念的人,所获福很多无量无边,是不可以,言说能尽的,若是安心清净不乱,心系自性三宝一处,比喻安在虚空,寂静无想一样,心中没有杂念想法,寂静清静,明心不动,心中乃至,不起佛法僧影像,》
《注解》《这样可以说是,心净无一切法相影,不见一尘一影一念,心地清静,不动不见一法,才能明见一切真实不二,与佛所说,诸法中一切明了,唯是自心,含裹法界,三千大千,一切诸佛道场,成佛灭度,皆不出自心圆觉,对于自心清静处,净念观一真实,不生灭实相,没有第二处,第二心,第二见,皆是自心,一体三宝,一体法身,一体无二佛性,所念三宝,即是念自心三宝,念自心诸佛,念自心一佛无二。》
《原文》无行菩萨,白佛言。世尊。于三宝中,一心正念。于烦恼处,自心不起。对缘不起。于诸善法,亦复如是。住一净心,依一佛性。不动不住,不为法体。救众生如己身。化诸众生,如化一身。爱诸众生,由如护眼。是菩萨行,非菩萨行。愿佛世尊,为我宣说。
《注解》《这时无行菩萨对佛说,世尊,要是这样一心念三宝,正念正心,清静明心不动,面对烦恼处境界,也不会生心起念,思量筹对了,要是面对,一切善恶因缘,如面对镜中影,不作想法,那么这样的修行人,在于世间,修行一切,诸善行法,也是一样,心无所念挂碍,如无作一样,心住清静,无所得真实自性智,》
《注解》《依自己一佛性,洞达彻见,一切法界,众生世界,无不现在眼前,如观镜面像,这样的心,不动不住,随缘所现一切,明了自心不二,知道是自性,随自己福德功德智慧清净心,而显法身影像,是自在无碍神通,演绎自在行,心中没有,所现法身想法,不为这些有所念想,唯有观察自性法界众生,诸苦生死大事,》
《注解》《随之发心,发大愿心念力,来随缘世间境界,修行积功累德,回向众生世界,是自己能力,念力,愿心提高,在正见念念不住,净化众生,不善心转为善心慈悲,自己正见智慧念力,感佛加持光明扩大,会不断净化世间,不祥之事,减少世间,众生病苦难事,成就滋养众生,善根增长,慈悲心生,智慧提高,福德增长,罪业消灭,》
《注解》《比喻时时清扫自己心地,只到全部清净为止,因为这样作了,是在借幻事影像,成就自己,净化世界,自己法身,菩萨能够,自心不二,来教化众生,心中没有其他想法,时时教化一切,无量法界众生,比喻只教化了,一个众生身,因为一即包含了一切在内,没有教化之想,所行世间,爱护众生,犹如看护自己眼睛一样重要,因为那是在爱护,自己菩提心地,》
《注解》《付出多少无私大爱,爱护众生一切,即是爱护自己法身,增长自己福德,净化自己心地,增长光明智慧,佛说这样不二心,不二行,大爱慈悲,念念为众生,没有丝毫想法,直心无私,慈悲怜悯一切,爱护一切,心无所著,是菩萨行,不是违背诸佛所教的,非菩萨行,无行菩萨,说完这些后,请世尊说说,这样的修行对吗?愿佛世尊,您再给与加以纠正点评,为我宣说正确深义。》
《原文》佛告无行菩萨。是菩萨行。若化众生,当令众生,持心不持语。持行不持法。若为说法,说文不说字。说义不说文。
《注解》《佛告诉无行菩萨说,你说的这些是,正确的菩萨修行,若是想教化众生,要教他们受持自心,管好自心所作,管好自己心念,不生邪见恶念,不教众生,受持文字语言,一切所说语言,不能开悟自性,言语以心生,不要受持话语,要受持自己的心,清静不乱慈悲行,要教导众生,受持自己所作所行,尽善无过失,》
《注解》《时刻反省自己所行事,随缘行于,顺逆境界,持善行慈悲行,利益众生行,没有其它望报,福德功德想法,是持清静行菩萨,不要教众生,受持法,因为法是无相寂灭,不可得见,所说法已经是,色尘名相了,没有什么法可受持,教众生心不住一切法行,一切说法无相,没有固定处,随众生因缘而显,无性无念,随现随寂,》
《注解》《不要教导人,受持法,使心有所著处,捆绑自己,生心分别,障碍自性智慧,菩萨若是,要为对众生说法,要说经典文字,实相无相,真理自性一心所现,不要说经典文字,解说各种字的意思含义,不要解说字,重加知识客尘乌云,要说经典,以文字所显示出的,真实不生灭自性般若智慧,真理实相义,不要说在文字上,解说文字意思道理,一切文字如幻无知,文字色相如影客尘,文字中无菩提,文字是自性所现,来借用认识,一切的工具。》
《原文》何以故。佛性是义故。何以故。离文相故。若取文相,是为虚妄。若舍佛性,是为失本。
《注解》《为什么那?一切众生佛性,是真实义,为什么那?一切真实义理,离文字色相缘故,要是取文字相说法,是在说颠倒法,虚妄法,不真实法,徒增罪业,若是不说自心,一佛性法,舍佛性自心不说,说世间生灭事,是在迷失自性,菩提智慧,堕落与生死智,造业轮回。遮盖本性妙明心。》
《原文》善男子。若失佛性,而求佛者。由如影中,为人治病。由如攒冰,而以求火。由如无翼鸟,意欲高飞。终无得法。
《注解》《佛说善男子,若是有人,失去佛性,不觉悟自心即是佛,心外求法求佛者,比喻给人治病,对病人影子扎针服药,又比喻有人,需要火来做熟饭,而去用力攒冰求火种,又比喻有一只鸟,没有翅膀,想要高飞蓝天上,怎么用力,也是不可能的。》
《原文》善男子。于此经中,调心取义。不得随文,当取其理。若不取理,即名虚妄。亦复不得,于其理上,恶取空相,而化众生。即名空见,一阐提。
《注解》《佛说善男子,要学习此,这部经中的,修行方法,调服自己心,得以清静心地垢,直取佛说,自性真理行,不随文字思量考虑,要取如来所说,离相离文字,说真理自性菩提心,正见智慧行,若是只念文字,对相生心,是在生虚妄心行,也不可能得见自性,不生灭圆觉大智妙心,若是不取,真实义理,在于文字相上,言说世间义理做文章,以不净心,教人入空相行,而教导众生者,是名堕空见行,什么也不作,不想,成为一阐提。》
《原文》但令众生,于一心中,一佛性相,观知实有。是实有相,亦不在有,亦不在无。观此妙有,如如实相。当即住心。依此相处。若住相处,即名清净。是清净处,住即无本,住即是动。是故诸佛如来,从无本处,建立一切法。
《注解》《佛说,要教导众生,在于自心中,修行自心佛行,在于自心,一佛性,大体相中,修行观察自心,真实存在的实相无相,不生灭妙觉性,虽然说真实,有自相存在,不生灭性妙心,而这自己妙心实相,却不在一切色相中,不在所见,所想,一切有中,也不在言说的,空及无中,不在无相中,》
《注解》《要离心意识,离思考思维,用不动心,观察自性如如实相,即可见到,心住此处,依此寂静如如,自性智心境处,自心若是能寂静不动,住于自性实相处,说明为心,处清净处,心所处的清净处,所住之处,即没有本来,也没有始终,能这样心所住,所谓的住,即是自性妙用行动,所以说,诸佛如来,都是从心无本处,而能言说真理,建立一切法门,教化众生。》
《原文》尔时无行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注解》《这时无行菩萨,听闻世尊宣说开示,重新加以言说此义,而用总结仪式以偈句说。》
《原文》
大圣大佛尊  欲入涅槃寂  
为度众生故,说实一乘经  
我住慈悲地  怜愍众生故
于诸了义处  问佛一乘心  
如来所说法,皆离于世间  
入实说佛性  诸法皆清净
《注解》《人天大圣智慧者,无比慈悲大佛尊,您太慈悲了,在你即将,入涅槃时,为了一切在于,生死苦海众生,开示宣说,真实自性,一相无相,一乘修行道,我无行菩萨,因为住在了,清静自性,智慈悲地,》
《注解》《为了慈悲利益,一切众生,怜悯众生缘故,为了使来法会大众,都能深明,如来宣说,真实一道,一乘了义处,才请问佛世尊,一乘心性修行,您如来世尊,所开示宣说法,句句圆融不二,不离自心,一佛性现,都是离相,离与世间事理,离颠倒妄想心,引导众生,观见自性不二,入真实处,说自心佛性,一切心生法,皆是清净法。》
《原文》
离文离相处  亦不中内外  
说即不可说,故名说如如  
是故平等法  住在于一性
一性清净法  本来不生灭  
于空不空中,妙性常无体  
解脱非解脱  本净不染故
《注解》《言说不着,一切文字相,离一切色相处,也不住与,身心内外处,言说自性,无言说寂灭性,不可说妙心,假借幻化名相,说为自心如如性,说自性所生法,无性无智,无意识,皆如幻化影像,平等不二,这些色相万法,皆是按住自心,一佛性中,这一性清静法,即摄一切万法,它们是自性般若智慧,从本以来,没有生灭来去之事,也没有虚空及真空,不空非不空,这些言说色相,》
《注解》《自性妙体心性,恒寂静无形无体,言说解脱说法,并不是真的,有什么人我事物,可以解脱,是一种善巧,比喻引导,比喻有人,在黑暗行,看不到道路,有人给与一盏灯照明行,众生迷失在自心性,色相影尘中,》
《注解》《对自己所现受用,无常幻化世界当真,不想离开,枉受幻业,生死轮回苦,诸佛如来,借与世间幻业说法引导,比喻给众生,正确光明智灯,行路一样,因为众生自性,所作所行,如空寂静,没有什么可以染污,比喻自己,智慧想法一样,没有来去生灭,恒自寂静本自清静,忆念什么什么显影在心。》
《原文》 诸染本不着  妄着如泥污  是泥自为污
  妙性常净故  净即无所净  污亦无所污
  泥性是为垢  垢性本相空  垢性似狂花
  落树还如故  树性无生灭  狂花自来去
《注解》《一切所说,垢秽不净,是自虚妄,著色相影尘,安空名相而已,如风吹光,没有所触,以虚妄心行,比喻污泥,污泥自己,本没有想法善恶,如空声无形,而自己不动智慧光明,常自清净,言说净,也是借名相说净,妙性本净无名,一切善不善法,不能染污自性,自性寂静,空净光明无一物,》
《注解》《所以说,污亦无所污,说泥性名为不净,可是泥性本质,是空相没有实体,说垢性,如乱飞舞的狂花一样,自性比喻菩提树,随缘生出,无量善恶,不净狂花,还得随因缘尽而灭,落于自心性智海,自性菩提树,没有生灭性,遇缘所现出的因果,世间影尘倒影,比喻狂花,自生自灭,还归自性海。》
《原文》佛性本无生  离诸生灭处  无有动不动
  性本常尔故  一一不一一  不名不可说
  亦复离诸见  不见处可见  常乐我净故
  见则是菩提  菩提妙觉性  不动无所觉
  即是众生身  一心一佛性  一佛一道场
《注解》《众生一心一佛性,没有生灭生死之事,因为是空智无体,所以远离一切,生死色相处,自性圆明不二,没有相对立法,动及不动,自性恒常自在,妙用见闻觉知中,一切唯是一,而言说一切,及一也是没有的,因为自性无名无相,无言说名,为不可说,随缘言说,即是在自性,所现言说客尘了,如风刮过,无踪无迹可寻,》
《注解》《自性妙心作用,处在色相,而远离色相,不染色相,处在一切所见中,而没有所见,分别心想,要修行离相,离心意识,才能在不可见中,证见自性妙心行,见到自心,圆满一切智,不生不灭真正常乐我净,恒寂清净不坏,》
《注解》《若是能见到自性,不动妙觉心,便是见到,真实不生灭,自性菩提了,言说自心,妙菩提觉性,周遍一切,十方法界,如如不动,随因缘能处处现作用,没有动相,没有所觉心,处在十方世界,众生身中,自己于众生,诸佛菩萨,同体一法身,一切唯此,一心一相无相,一佛性现,唯现自心,一佛一道场。》
 《原文》 一大菩提树  能满虚空界  普入众生身
  于真三宝中  同一无有二  不住形质处
  亦不住空边  入于妄有所  必竟空寂舍
  本来无本处  建立一切法  教化诸众生
  使入如来藏
《注解》《若是现出,一大菩提树,这一现菩提树境界影像,即可能满虚空界,所见唯是一大菩提树影,这个一大菩提树影像,能够遍入,一切众生身心,圆融一起,与真正三宝,同一智体不二相,处一切法界世间,而不住缘起,色相形质处,也不住在,言说空相一边,》
《注解》《能入在一切,虚妄相有所处,而犹如入虚空一样,一切色相世界,毕竟空寂,虚幻影像,这些世间色相影像,没有生处,及来去灭处,这些都是众生清静,般若智慧,借因缘四大五蕴,变化显影,如来随顺,世间众生,以幻说幻,建立虚幻言说法,引导众生,远离色相幻业,觉悟无常世间,入自性不生灭如来藏,长乐我净,自在神通。》
《原文》 尔时佛见,无行菩萨,说偈语讫。即以神力故,放大光明遍于,三千大千世界。其光明中,现十方净土。其诸国土,皆悉严净。具有一切,园林池沼。其池水中,皆有五色,莲华台座。其一一华上,各有一一大城。
《注解》《这时佛看到无行菩萨,说完偈句后,便显大神通力,放大光明照耀一切处,及三千大千世界,在于这些佛现光明中,能现出见到,十方诸佛净土,还有很多世界国土,光明所触一切垢秽世界,遇到佛光明普照,皆成为清净庄严国土,皆都有园林池沼。在其池水中,皆有五色莲华台座。在其一一莲花台坐上,各有一一大城。》
《原文》其一一大城内,皆有一一清净,大磨尼宝。其一一大磨尼宝内,有一如来座。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其诸佛等,皆为大众,说一乘法。悉令众生,于一身中,一佛一性,一清净处,住心不动。不缘诸境,不入诸智。心如虚空不染。一切心如,金刚不坏。诸戒心,如海水恒流。智慧皆悉解脱,解脱智见,得五分法身。
《注解》《在那些莲花台上,一一大城内,皆有一一清净,大磨尼宝。在于一一大摩尼宝内,有一如来座。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其诸佛等,皆为大众,说一乘法。皆令众生,于自一身中,一佛一性,一清净处,住心不动。心无所念,不染缘起境界,也不入一切所谓的智慧心境,如如不动,如虚空一样,朗照不染其它,》
《注解》《照见一切众生心性,皆如金刚一样,不可破坏,自己一心中,一佛性,一清净处,照见一切众生,持戒心,比喻大海水,恒久流动,一切众生自性智慧解脱,没有障碍,自在妙用,及以言说的解脱后,以正见智慧心眼,所见一切,都得佛五分法身,》
《注解》《一戒身,谓二乘因,持无作之戒。戒法成就。证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作戒者。不作意持,任运无犯。名无作戒也。),
二定身,谓二乘因,修无漏净禅证此身。故名定身。(无漏者。不漏落生死。净禅者。谓因修禅定。能断诸漏。漏即三界烦恼。既无烦恼。心则清净。故名无漏净禅也。),
三慧身,谓二乘因,修无漏智慧得证此身。故名慧身。(无漏智慧者。即是观十二因缘,及观四谛之智慧也。修此智慧者。即能断三界烦恼。出离有漏生死也。),
四解脱身,解缚得脱。故名解脱。有二种。一者有为解脱。谓以无漏智慧,断有漏烦恼。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灭尽无余。烦恼既尽。理本无为。由二种解脱。得证此身。故名解脱身。也说为涅槃,
五解脱知见身,知以智知。见以眼见。谓二乘因此智眼。于一切法。知觉照了。当体即空。悉皆如幻。得证此身。故名解脱知见身。》
《原文》尔时无行菩萨,及诸大众,一切众生。见是事已,心大欢喜。皆住一心,不缘一切,入清净处。
《注解》《这时候,无行菩萨,及法会大众,看到佛现自在神通,光明普照,看到三千大千世界,触此光明普照,皆是清净国土,见到自身一心,一佛性,一清静处,能现此事,不出自心,心大欢喜,按住心入自性不动,不沾染一切色相缘,入自性一佛性,一清净处。》
《原文》佛即收光,语诸大众言。诸行者。我欲入涅槃寂。时欲将至。若我灭后,五浊恶世。于此经中,如诸修行,观一身心。不住诸恶,不离菩提。必得解脱,得一乘道。
《注解》《这时佛把光明收身,告诉大众说,你们这些修行者,我的灭度入涅槃寂灭,时间就要到了,要是我灭度后,在于后世末法,污浊恶世的时候,有人在于此经典中,依法修行自身心,观自一心,一佛性,一清净处,不住一切不善行,不离自性菩提行,决定能够得到解脱,入一乘道,得大安乐自在。》
《原文》佛告无行菩萨言。若我灭后,五浊恶世。得见此经,得闻此义。其人即如值佛。若我灭后,若有一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其心不动,诸尘不触,过无尘迹。复以此经,令诸众生,受持读诵。复说其义,而以教之。是人虽是凡夫。即是菩萨,如师子吼。
《注解》《这时佛告诉无行菩萨说,若是我灭度后,在于污浊恶世的时候,有人能够得见此经典,深信不疑,理解其中实相无相,自性真理菩提妙觉性,这个人就是当下遇到了,佛陀在世,若是我灭度后,有一个人,能够在于此经典,闻法修行,坚固不退,受持读诵,心口意一致行,按住自性,一心不动,》
《注解》虽在世间,色相因果因缘,顺逆境中,不被这些所染污心地,行在其中,比喻鸟飞虚空,没有痕迹一样,自己能受持,行无过失,明心见性了,再以此经典,令其他众生,都能看到学习,依法修行,自心一性,一清净处,又能够如法解说,其中真理,教导众生,觉悟自心,自心佛,自心清净处住,这个人虽然是凡夫人,可是他的心,确实菩萨行,比喻人天中狮子吼。》
《原文》尔时众中,复有菩萨,名曰法王。即从座起,绕佛三匝。却住一面,五体投地,而白佛言。世尊。我于如来,灭后五浊恶世,阎浮提中。教化众生,说此良药。疗治众病,悉令除愈。复以此经,金刚慧刀,剪诸众生,无明之意。复以此经,清净法杖,鞭除众生,三毒之垢。
《注解》《佛说完后,法会中有以菩萨,名字为法王,即可从座位上站起来,绕佛转了三圈,住在一边,五体投地对佛说,世尊,我能于如来灭后,在于污浊恶世阎浮提中。教化众生,能为众生说此良药,治疗众生病苦,能够一一使它们,闻法良药后,身心光明,安乐无忧,能够以此经典中,所教的金刚慧剪,剪去众生,妄想三毒,不善行毒刺,及破除众生,无明五蕴大盖,再以此经典中,清净法禅杖,作为金刚鞭子,除去众生,三毒生死根本垢秽。》
《原文》复以此经,大智力士,解脱众生,十缠之缚。复以此经,大智法船,运度众生,令至彼岸。复以此经,一性清净法。令诸众生,皆得一身一心,一佛一性,一清净。决定入一乘,决定出地狱。
《注解》《再以此经典,修行大智力士,善巧方便,解脱众生,十种缠缚,十种缠缚,众生之烦恼。乃附随贪等根本烦恼而起,与染污心相应,而造种种恶行,因其缠缚有情,令不得出离生死,故谓之缠。
 一、无惭。儒说无耻,佛说无惭。人皆自高我慢,执着我见,少有忸怩——从来不会脸红。
    二、无愧。愧是内心对自己所作所为做深刻、真诚的反省,没有这种反省就是无愧。试问众生孰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与人,我无愧,我真无愧乎。
    三、嫉。见人势力攀援不已,见人贫弱,嗔厌不已。嫉人之有,对他人的好处、学问、道德、成就无时无刻不在嫉妒中。
    四、悭。就是吝啬,吝人之求。不只是钱财的吝啬,还有对法的吝啬,不肯施惠于人。
    五、悔。悔,不是忏悔的悔。众生随时都在后悔,悔什么,对自己有利而没有得到便生悔恨——要是那只机会我买下来就好了(看看股民,时时都在悔中)。
    六、眠。就是睡觉,一睡觉,黑暗一到,光明俱消,身心流转于无始劫暗,这也是业障。
    七、昏沉。脑子不清楚,迷迷糊糊,昏头昏脑,一天到晚颠倒(睡得着是大昏沉,睡不着是小昏沉)。
    八、掉举。掉举就是散乱,胡思乱想,停不下来。一刹那有四万八千个想念,念念皆是妄念。
    九、瞋忿。心里闷闷,想发脾气,看谁谁错,看谁谁厌,整天怨天尤人。
    十、覆。掩盖,做错了事,想办法掩饰,痛苦的掩饰,多少年过去还要掩饰。心里不光明,不坦荡,自己在阴暗里,把光明磊落之心盖住。
    众生的业障,有来自无始劫的宿业,有现世所造新业。《百发名门论》中说有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心理现象,都是业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在病中,是众生境界。缘何众生于此境界中昏沉散乱,颠倒梦想?是众生皆被业障缠缚。 一如粘附在蛛网上的蒙蒙飞虫。难脱缚!
《原文》世尊。若我不能救众生,令诸众生,入诸地狱。即为是我,灭没佛身。唯愿世尊,以此佛法,付嘱于我。为我更说。广度众生。令诸众生,少闻多解,少见多知。不求多文,以取证义。于少法中,必定解脱,无余疑问。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注解》《这时法王菩萨,继续对佛说,世尊,若是我不能够救度众生,使众生造恶业入地狱者,我愿永不成佛,唯愿世尊,把此经典付嘱于我。更为我宣说法要,怎么才能以此经典,广度众生,令一切众生,多闻此经典,很少部分,而能解脱,十缠缚,见自性如佛不二,以读此经典很少,便能够有善巧智慧,正见正念,修行心不外求,不贪求文字理义,能够觉悟自性,收心如法而行,亲证实相谛义,在于闻少法中,能够得到解脱,没有疑惑多余心念,愿佛慈悲为我宣说吧。》
《原文》佛告大众。是法王菩萨,汝已曾供养,百千万亿劫诸佛。善能方便,救度众生。是菩萨,能以一味常风,接续众生之命。
《注解》《这时佛听闻法王菩萨,大弘誓愿,告诉大众说,这个法王菩萨,你已曾供养了,百千万亿劫诸佛。善能方便,救度众生。是法王菩萨,他能够以一味自性,不动真常正觉知风,给与众生布施,佛法光明智慧,使一切众生,增长善根福德,不断的教化众生,按住自性一心,一佛性中,行与佛道,解脱生死,轮回业幻苦。》
《原文》汝等众生,及未来者。若当受持,是菩萨名者。复令大善知识,转读此经,广说其义。若有疾病,皆悉得除。诸恶兽神,无能近者。菩萨汝有,如是利益众生。我以此经,付嘱于汝。
《注解》《你们这些法会大众,及以未来众生,要是能够受持不忘,法王菩萨名字者,又能令此菩萨,大善知识,学习读诵此经典,言说实相真理,自性谛义,若是有色身疾病苦,都能以此灭除,很多的恶兽神,它们不敢接近你的色身,法王菩萨有大愿弘深,利益众生,我就把此经典,付嘱于你吧。》
《原文》亦为汝说,救度众生之法。少闻多解,少见多知。不求多文,以取证义。汝等菩萨,皆悉一心谛听。为汝宣说。一切众生,皆一心一佛一性。一切烦恼,皆一心生。皆从境智,二处缘起。
《注解》《佛把此经典付嘱于,法王菩萨后,对菩萨说,我再为你宣说,救度众生方便法门,能以少闻得多解脱,能以少见,知自性一心,一佛性,一清净处,在自心现一切大千世界,不用求多闻佛法,而能亲证实相,自性不生灭妙觉心,》
《注解》《你和法会菩萨们,都要静心闻听,我为你们宣说,修行方便法门,一切众生,都是一心,一佛一性,圆融一切万法,及十方世界,更没有第二处第二法,一切烦恼事,都是从自己心生出,皆是从自心性中,如来藏影尘幻业影像境,即自心般若智,对境影像,做分别想生,皆从这二处因缘,生出烦恼。》
《原文》何以故。以缘性自性,二种性力起。二种力性,从一念妄心生。是妄心无本。若一念动时,烦恼即起。当观此念,知念妄心。妄心无本。无本即无住。若知无住,即觉心生。由于本觉,净心无念。若心无念,心即不动。心若不动,亦无住心。是名清净。清净空心,体性清净。无净可证。
《注解》《为什么那?因为以因缘四大善恶业力,自性随缘现出境界,以自性不动,遍一切处的见闻觉知生出,这二种因缘性,及自性随缘现,见闻觉知力起,这二种力作用性能,从不动自性圆觉中,一念心动生起,这个言说为妄想心,它本没有生灭起处,若是心念动想,随之心现影像,或者忆前尘事,或者为未来打算,》
《注解》《这就是一念妄想,烦恼升起,应当观察,此升起念头,因何而起,若是知道因忆念,过去事升起,那就是空幻如梦,即可止住,不随忆念妄想转心,观察妄想心念,本无所生出,是自己一念无觉,入在回忆境界梦中了,知道了妄想,无本生处,没有什么世界,人我色相,皆是自己思想乱想,觉知后,心回清净,不动自性,》
《注解》《一切妄想思想,没有处所可住,即可生觉悟正念心,这样可以,契合自性无性,无念智境,入自性本觉智海,清明朗照自性法界,一切缘起缘灭,幻业世间,净心无念,静观不动,不见有心住处,即是住在,自性清净智心定境中,全体一如,自心大体无二,自心一佛一性,遍及周遍世界,能现一切,诸佛世界,十方世间,以自性空智,光明普照,能在自心,现一切境界,自性大体法身清净,没有可证,可净之境界。》
《原文》离诸清净,故说清净。菩萨于清净心中。无作无起,无垢无净,无增无减。必竟不染。不在一处。离名数故。常尔不尔。由如金刚,不坏一性。犹如虚空,容受一切。由如莲华,不着爱水。若行此行,必定解脱。超生死流,出地狱苦。
《注解》《无心可见,离一切言说清净,清净是有言说方便,安名相生出,菩萨与自性清净智心中,无作无起,无垢无净,无增无减。必竟不染。也没有固定处所,远离一切世间,时间长短,大小分别名数,随缘自己无碍智慧,现缘起生灭,虚妄色相,无常不断,不染不著,》
《注解》《不动心性,如金刚不可催坏,不坏世间色相,见闻觉知,及色香味触法,受想行识等,这些自性,般若智慧,随缘现起本性皆空,心能包容,一切善恶,虚妄幻业因果缘,比喻莲花,因淤泥而生,而不染与淤泥,不沾染爱水,若是菩萨,能够教导众生,依此法修行,决定得解脱十缠缚,超出生死轮回,出离地狱诸苦。》
《原文》菩萨此一心法。一名忏悔解脱。见实体故。二名法行解脱。住一处故。三名无行解脱。无住着故。此三解脱,皆一心生。一切众生,无二心故。一切众生,皆一乘故。
《注解》《佛说这个法门是为,菩萨以一心法,一名为忏悔解脱法,能够见到自性,实相不二境界,自性大体无二处,第二个名字为,依法修行解脱,心住自性智海清净一处,三名为无所行解脱法门,心不见心,没有所住处,这三种解脱法门,皆有自己心出生,一切众生皆在,自一心一佛性中,没有二心二法,及境界解脱处,一切众生,所修行的都是最上,一乘法佛道。》
《原文》佛言。法王菩萨,善男子。能知一法,即当知一切法。一法不知,一切法不知。何以故。诸法无不,一相故。菩萨闻是一者,即是少闻。无法不知,是名多解。
《注解》《佛说,法王菩萨,善男子,能够知道一法自心生出,便知道一切法,不二行处,心入寂静,不生一法念想,即可不见,不知一切法,唯有妙觉自性觉知,无觉无念不生灭心,清明照见一切自性,所现幻影,为什么那?因为自心,不起妄想杂念,一法不生,一切法寂灭不见,本来一切,皆是自心一性一相,》
《注解》《比喻现在总电源,能够处在很多处,照明无量作业,要是把总电源关掉,一切作业用电处,即可归与寂静,自性妙觉心也是一样,遍一切处照明一切处,明见一切,缘起万法,若是心入寂静,不随色相因缘生心,心即可无用,清净安闲,不贪不染,远离造业,能出幻业轮回,菩萨听闻了,佛说这一切一者,唯自心自佛性现,便是修行,少闻多知,无法不知,是名为多解修行。》
《原文》何以故。一切法性,归一净故。见是一者,即见一切佛身。何以故。一切佛身,从一清净处生。一净之地,是一切佛身。一切佛道场。一切佛菩提树。
《注解》《为什么那?因为一切法性,皆归自性,一心清净处,能见到自性,唯是一者无二,便是见到了,一切佛身,为什么那?因为一切诸佛身,皆从自性,一清净心地生出,自性心地清净了,即是一切佛身清净,也是一切佛道场清净,一切佛菩提树清净,这些切唯是自性心地所现,唯是自己,一心清净处成就,随缘变化一切无量佛身,及菩提树道场。》
《原文》善男子。于此法中,断诸烦恼。由如伐树。唯断一根,不断枝叶。何以故。譬如有人。身中毒箭,于身受痛。当即拔箭,,其痛即除。若不拔箭,痛则不除。待问箭毛羽,是何鸟翼。复问其竹,是何山出。复问其箭,是谁之射。是人苦痛,其命已终。然拔其箭,终知无益。
《注解》《佛说善男子,在于此经典法中,能够断除一切烦恼,犹如伐树,唯断树总根,不用去断树叶枝,大树不再生长,为什么那?再比喻有人,身中种了毒箭,全身疼痛难忍,应当即可拔出毒箭,避免毒素扩大蔓延全身,才能出去疼痛,若是不拔出毒箭,箭毒蔓延全身,则不能除去疼痛,》
《注解》《要是有人,种了毒箭后,疼痛难忍,有人要为他拔出毒箭,除去疼痛,可是种毒剑人,先要问明白,这只毒箭是什么鸟羽毛,是什么鸟的翅膀羽毛,再问这只毒箭,是用什么竹子做的,是在什么山上生长的,再问毒箭,是谁射我的,不等这个种剑人问完,苦痛毒素蔓延全身,已经没法救了,归于死亡,然后再去拔出毒箭,已经没有意义了。》
《原文》善男子。心若有垢,当即净心。心若在净,即名清净。诸说清净,离诸有取,能入无取。何以故。无本无住,处常,乐,我,净故。无本无住,真如真实。不离一切,本离离故。性不离道处,住无住故。与心等一,无异不共故。不在常处,本不断故。不动不住,性常一故。一亦不一,离名数故。
《注解》《佛说善男子,若是修行中,发现自己心,有了贪染,即是垢心,即可觉悟,入心一处,反省忏悔,清净心地,心若是处在,清净无染行中,随缘无碍,不染不著,面对他人辱骂毁谤,心无所动念,说名为清净行者,言说很多清净行中,是要离一切世间欲望,所取得失心念,把心按住,无入无取,自性清净心地,为什么那?因为自性妙心,没有始终前后中间那,恒常处在,圆满清净一切处,常乐我净,没有所住处而为住》
《注解》《心入自性圆觉,如如诸佛心智海,行与真实,不二心性处,不离一切处,因为自心妙觉性,没有离心,常自清净,离一切色相缘起万法,处在万法因缘,幻业生死中,住无所住处,行一心一佛,自性不二行,行与平等无二行,没有不一样的法,及不共法,心不在常处,随缘生灭色相无常,示现自性恒常真实,真的自我存在与一切处,不动不住,全体自心一相,般若智慧所现,一切色相生灭缘起,皆是自性恒常妙觉,一心所摄,说一也不是有一个一存在,真实相中无一,离一切世间名数。》
《原文》善男子。六根不动,大树恒安。一性金刚,二见不起。有无不在,住妙常空。慧剑无生,剪诸烦恼。空解无碍,降伏自心。魔王不生,怨贼不起。
《注解》《佛说善男子,六根不动大树恒安,六根为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不动,身心安闲清净,自心入自己,一佛性金刚智体,不生所见心,也不住在有相中,不住在言说的无相中,这二者皆不住不生心,心便能住自性恒常妙空智海,运用正见智慧剪,清理自心妄念烦恼,以法自性无性空智,解脱生死幻业轮回,得自在无我,一切真我实相心,自在无碍行,能够降服自心,做心主人,魔事不生没有敌对冤家,怨贼不起。》
《原文》善男子。于此法中,求实体者。如种一,不种枝叶,但养其根。若得生者,花果自出。我此少法,亦复如是。由如一阿摩勤果,种此一果,即得无穷之果,我说此法,于诸法中,最为第一。于诸乘中,最为大乘王。是故此经,名为法王。
《注解》《佛说善男子,自于此经典法中,要求真实自性体者,比喻听闻了我今,宣说经法是个,成佛正因种子,种子唯是一个种子,不要去想枝叶树杈,一直呵护管理好成佛种子,慈悲正见智慧,滋养成长,若得生芽长大,自会开花结果,我今少说妙法,也是一样的,犹如一一阿摩勤果,种此一果,即得无穷之果,我说此法,于诸法中,最为第一。于诸乘中,最为大乘王。是故此经,名为法王。》
《原文》又以此经,付嘱法王菩萨,故名法王。汝等大众,持是经者,即脱诸难。若当持者,如在在处处持。何以故。佛性常于心中,常空寂。内禅真实,清净金刚。六入城门,常如如界。在不在处,在空处中。汝等大众,皆悉勿语。时欲将至。欲入涅槃。是经名涅槃庄严般若波罗蜜,无碍解脱。
《注解》《佛说我把此经典,付嘱法王菩萨,故名法王,你们法会大众,要是依法,受持经典修行,即可解脱生死苦海,若是有受持此经典者,要时时刻刻,不论在那里都不要忘记,此经典依法修行,为什么那?众生自心佛性,恒常在自己心中,常寂静光明,随缘妙用,犹如心内无作无行,不着一法一相,》
《注解》《这是自性禅定,真实不二行,自明,自见,自知,自觉,自心常处自性清净光明,金刚智地,言说的色身六根,比喻城门,恒常周遍,法界一切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如如不动,在于无所在处,在一切自性空智,般若海中,你们等一切大众,都不要再请问了,我入涅槃时刻到了,就要入涅盘了,是经名涅槃庄严,般若波罗蜜,无碍解脱。》
佛说语已。尔时大众,皆得涅槃般若波罗蜜,空脱无碍。尔时法王菩萨,从投地起。即于本处,入大涅槃。会空解脱,于无著地。举足下足,皆游清净。合掌向佛,作礼而去。
《注解》《佛说完后,法会大众,都得到无碍自性,般若智行,神通自在,以空慧无住解脱,入一切处无碍行,这时法王菩萨,从五体投地而起,即可在于自己坐处,入大涅槃,得无碍智慧行,修行无碍神通,空慧解脱,智慧行,在于无所著地,行走自如,一切动作,皆是游自性清净,三昧智行,空寂无碍,以自性无所得行,得心大解脱,合掌向佛 作礼而去。》 
     
 

月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