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故事
本文摘要:文殊菩萨的故事二 普贤化身拾得大士 毒龙归化降龙大师 唐朝末年的高僧诚慧,是山西灵丘李氏之子,本来他的双亲没有子嗣,三度往五台山祈愿求子,于是感得了身孕,生下了他。 诚慧法师出生时,相貌非常的奇特,不同凡俗,等到了成年,也不愿娶妻生子。他既不
文殊菩萨的故事二 
 
 
 
 
 
 
 
 
普贤化身—拾得大士 
 
 
毒龙归化—降龙大师 
唐朝末年的高僧诚慧,是山西灵丘李氏之子,本来他的双亲没有子嗣,三度往五台山祈愿求子,于是感得了身孕,生下了他。 
诚慧法师出生时,相貌非常的奇特,不同凡俗,等到了成年,也不愿娶妻生子。他既不想成家,就拜别了堂上双亲,来到了五台山的真容院,皈投在法顺和尚座下披剃出家,出了家以后,心地澄寂如同秋月,举止严洁一如冰霜,向道之心颇坚,没有片刻光阴懈怠过。
 距五台山东台之东百里之处,有一个毒龙池,池中毒龙时常出游作祟,为害人畜,因此围绕着毒龙池四十里方圆之内,人畜都不敢进入。但诚慧法师一丝儿也不惧怕,带了一个净瓶,一根锡杖,在龙池边筑了一个茅棚住了下来。
 有一天黄昏,狂风大作雷声怒吼,毒龙从池中一跃而出,法师实时念起咒语,说也奇怪,一头狰狞恐怖的毒龙。那庞大的躯体就渐渐缩进瓶子里去了,风雷之声也一下子止息下来。这时法师绕着瓶子持诵大乘经咒,一连七天都是如此,七天以后,毒龙涤除了瞋恚害人之心,斗室之中放出了白色的光芒,法师就放了这条毒龙,龙遂乘风御云腾空而去。
 法师曾在李牛谷内诵持华严经,以木叶草根为常食,每当他诵经的时候,有时会有五个有时七个作书生打扮的人端坐着听经,并常持着异花鲜果供养法师。 
法师觉得很奇怪,问道:「你们是从哪儿来的?」 
「我们是这里的山神,因蒙法师您法力高超,功德浩瀚,获益不浅,无以为报,所以愿意做为您的侍者,服侍供养。」书生们答道。 
法师听了并不觉得乐意,就舍去了这块地方,到别处去了。所到之处,不到一个月,就自然形成了修行的丛林。 
唐庄宗同光元年,法师的高超德行传到了大内的皇室,皇帝听闻到法师的事迹,就亲自颁了一封诏书并以紫衣大袍相赐。这封诏书是这样子写的: 
「师鹫岭名流,鸡园上哲,精持护鹅之戒,弘宣住雁之谈。潜括三乘,深明四谛。忍草长新于性苑,觉花不染于情尘。高蹈灵峰,栖心胜境,泛慈舟而拯溺,持慧炬以照迷。五百龙王,皆降懿德;十千圣众,尽继玄踪。为万姓之甘霖,作空门之标格。朕方兴景运,大阐真风,真旌精行之名,以奉无为之教。崇号广法大师,兼赐紫衣。」
 然而法师坚持不受御赐。皇帝又降下御旨劝受,大意是说:「爰遣内臣,远班成命。师号既旌于道行,紫衣无爽于受持。久属当人,匪宜多让。」 
同光元年,他预知时至,附嘱门人之后,吉祥而逝,世寿八十。帝赐谥号为「法雨大师」,塔号慈云。 
 
 
欲火害人—释普明 
唐朝有一位普明法师,是济川赵氏之子。最初在泰山灵岩寺披剃出家,因为听说清凉山的种种胜境,于是带了简单的行囊钵杖,往清凉山一游,就在五台山南台的北边,辟了一座小小的佛龛石室专心修学。
 那时有一位奇特的僧人,也不知他的来处,常常和他谈论佛法,每每提到众生的烦恼难以降伏,要想度脱生死谈何容易?言辞相当的切要,和这位异僧相处久了,也常常受到他的鼓励,要他努力用功。
 没有想到有一次来了一群盗贼,但普明一点也不觉得害怕,坦然自若,贼人抢走他的财物也不觉得丢了可惜。异僧来到以后,普明就将情形告诉他,以及心中的感受,异僧听了,非常赞许。
 不久之后,山后传来猛虎的咆哮声,换是平常的人,必然是害怕的不得了,可是普明却泰然自若,猛虎没有多久离开了。异僧来到,普明又将这些情形告诉他,异僧大大的称许他,再度勉励他精进修行。
 又经过不久,天上飘下大雪,一会儿功夫,山上积雪盈尺,显得寒冷异常。 
晚上有一面貌美好的女子似乎被寒冷的气候冻坏了,要求普明允许她住进石室里面,本着出家人的怜悯心,普明也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然而这一女子衣衫单薄,到了深夜,寒气实在逼人,女子展转呻吟,似已受不住严寒,于是要求说: 
「师父!我能否到您的床上睡一下?实在是冷死了!」 
最初普明不答应,后来那女子呻吟的力气微弱,普明触了一下她的身体,觉得她全身发冷僵硬、气息微弱,恐怕会因此丧命,就无可奈何地引她上床,并且脱了外衣盖覆在她的身上。
 经过一会儿,再度探触她的身子,感到女身暖滑细腻,无可言喻。这时欲情忽然生起,像火一般的炽烈,控制不住。 
正想靠上身去,那知女子已经下床,普明用手去揽她,她却一下子消失不见了。 
从那时候起,普明的身体无缘无故的溃烂起来。眉毛胡须都脱落了,疼痛得难以形容。 
这时才想到自己的愚痴,后悔不已,日夜哀泣愧叹,在佛前忏悔自己往日的过错。 
像这样子,一连三个月的勤于忏悔,有一天忽然听到空中传来声音: 
「你没有修禅定,所以不能解脱这种痛苦,如果有长松服用,就可以除去欲心之患,证得解脱果位。」 
天人声音使普明雀跃,但自己埋怨长松究竟在什幺地方?所以更加的悔衍忏罪,再经过七天,又听空中声音道: 
「长松就在你的石室前,你一看便明白。」 
普明依照着天人所指示之言,果然取得了长松,服用后身上所生的疮毒都痊愈了,顿时恢复了健康,神气清明。 
永昌元年八月,普明法师向友人告别,并谈到这件事,希望友人能广为劝戒,以作警世钟声,度人无量,功非小可,后来果然安详而去。 
 
本来清凉—裴相国 
唐朝有一位相国裴休,字公美,是河东人氏。学问极为渊博,通诸子百家之学,曾参学于黄檗禅师,复饱经圭峰禅师之教化,退隐以后,遂专志禅学,默契无生之理。 
裴相国于孩提时,曾遇到一位奇异的僧人,对他说道:「到清凉寺来,我会送你三颗舍利子,并有一封简书要留给你。」 
那封信是用天竺文字写的,没有人懂得上面写了些什幺,就把它随手放在竹筐子里面。 
以后他做了官,参学于黄檗、圭峰两位禅门大德,乃志心于佛道,对于世上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并时时想要脱离尘缘俗网。有一天,他在整理旧信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那封旧书简,就呈递给圭峰禅师。
 圭峰禅师令寺中的印度僧人译成汉文,成一首偈。偈曰: 
「大士涉俗,小士真居,欲求佛道,岂离红尘?」 
裴休看了偈文,心中暗喜,原来志求佛道并不一定要绝弃尘累啊!于是他打消了拋弃功名的念头,向道之心反而较从前更为热切。 
他曾为圆觉经作序,提及:「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由文中,可知其见地伟论,一至于此。 
广德年间,河东节度使李诜奉旨进谒五台山请观国师入京,李诜回到京城以后,裴休问他: 
「节度使!您奉了圣旨作清凉山之游,此行快乐吗?」 
「到处都是风沙,有什幺快乐可言的呢?我实在是受到禅家的虚诞不实拖累了啊!我听说清凉山是圣者文殊大士驻锡之处,风火不侵,到了那儿,热恼痛苦都会消除的。可是我五月间到达清凉山以后,猛烈的风沙飞扬着,暑热扑身,使得我从仆的儿子患热症死了,而山里面的僧人们,又常常殴打诤讼,像这样的过咎,真是数也数不清,哪儿像传言所说的那幺清凉无恼呢?」李诜答道。
 「错了,您这番话错了,您怀着热恼的心,想入清凉之境,好比披上了麻袋想要越过火堆一样,怎会不燃火上身呢?须知所谓清凉的境界,不在外有,不离当下所处的地方,也不是任何外在之物所能遮挡得住的,非冷非热,无形无碍,风吹不入,雨淋不湿,不是用眼可见、用耳可听闻的。所以说,真正的清凉,劫火不能烧,毗岚之风也不能坏,无热复无灾,就是清凉的境界,这实在不是分别思量所能契入的啊!而您持着『有』的心来到了清凉山,就好象蚊子去叮铁牛,苍蝇投入火堆,这不是很可悲的事吗?」
 听了裴休一番用心良苦的话以后,李诜问道: 
「那幺我还能在清凉山见到文殊菩萨了?」 
「文殊就是大智,智能广大,能从生死烦恼此岸到达清凉涅盘彼岸,证得离心念的妙智,也只有离开一切妄念的智能,才可契入文殊大士的境界。所谓大智光明,即是清凉不变,清凉不变,也是大智光明,并不是有两样不同的东西。您想文殊进入您的心,当离心意识,绝修证之路,不要以眼入,乃至不要以意入,要以无生入(有生即有灭、生灭是分别),无相入,无我入,无人入,无一入,无多入,无间入,无人入。这样子契入,即使银山铁壁,都可穿透无碍,到了妄心去尽,求个入的人,也了不可得(已无个人的我执),到了这个地步,才知清凉本具,不是今天才契入的啊!」
 李诜听了以后,说道: 
「现在听了您这一番话,心里面顿时觉得清凉无比了呢。」于是辞谢而退。 
 
 
 
佛足东来—大士放光 
在五台山中台大塔的左侧,有一座「佛足碑」,谈及这座碑的来历,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着说: 
摩竭陀国波咤厘精舍,有一块大石,乃是释迦佛陀遗留下来的双足痕迹。足迹长度一尺六寸,广为六寸,具有千幅轮相,十个足指皆现卍字,并有宝瓶鱼剑的形状,光明焕耀,显人眼目。
 往昔佛陀北行,前往拘尸那城即将示现寂灭的时候,曾回顾摩竭陀国,脚踏在这块石头上,对阿难尊者说道: 
「我现在最后留下这个足迹,用以启发众生。如果有人能够见到这个足迹,因而生起大信心,瞻仰礼拜供养它,自然可以灭除无量无边的罪业,而且来世得以常生佛前。」 
后来外道之辈,心怀嫉妒,暗中破坏这个圣迹,不料愈是破坏愈是显目,像这样达八次之多,大石上的圣迹还是耀然如前,丝毫不灭。 
唐朝贞观年间,玄奘法师从西域带回了临摹佛足圣迹的图样,唐太宗乃勒令将此圣迹图样刻石于宗庙,以造福国家社稷。 
到了明朝万历壬午年秋天,少林寺法派沙门,有威县的明成和德州的如意,某天夜里各自做了一个梦,一梦莲花,一梦月轮从塔的旁边出现,梦醒之后,两人各述所得梦境,甚觉奇异,等到天明,少林寺僧人正道,带来了佛足图,打开一看,见是双轮印相。遂很高兴地说道:
 「梦境果然是真的。」 
于是倾其所有并且广行劝募,立下这一个碑石,碑石落成,已是七月十五,当天夜里,空中忽然响起珠佩杂乐优美的弦律。寺众们走出户外一看,只见神灯点点,这一圣境,正显示着大圣文殊菩萨嘉许的意思,在场之人无不法喜充满,赞叹不已。
 后来有一首赞颂佛足碑的诗偈——镇澄赞道: 
「巍巍大雄,浩劫忘功,神超化外,迹示寰中。剎尘混入,念劫融通,开兹觉道,扇以真风。竭诸有海,烁彼空蒙,岩中留影,石上遗踪。碎身作宝,永益群盲,稽首佛陀,悲愿何穷!」
 
 
 
圣境屡现—唐法照 
唐朝有位法照法师,不知道他是何方人士,大历二年,他居住在衡州(就是现在的湖南衡阳县)的云峰寺,勤修佛法,精进不懈。 
有一天,他在僧堂盛粥的钵子里面,忽然看见了五彩祥云,云中现出一座寺院,寺的东北有座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个石门,门内又有一座寺,匾额上写着金色的「大圣竹林寺」五个字。
 虽然这些幻景在钵中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心中还是半信半疑。 
再过一些时日,又在钵中现出五色云彩,出现了好几座像是五台山的寺院,尽是黄金铺成的地,没有山林的污秽,纯粹是池台楼观,以及种种庄严宝物,还有成千上万的菩萨圣众在那里精进修行。
 但是这钵中所现一切在食时出现,等到食后就消失了,所以心中感到十分怀疑。 
他就把所见的这些圣景请教寺里的僧人: 
「你们里面有没有游过五台山的?」 
嘉延、昙晖二位僧人说: 
「我们曾经去过。」 
然后他们把五台山诸寺的情景一一说了出来,竟然和法照从钵中所见一一符合。 
到了大历四年夏天,法照法师在衡州郡的湖东寺,筑了一座高楼台,在数十天当中开办了五会念佛道场。 
六月二日未时,远方忽然感应到祥云弥布,云中现出了亭台楼阁,阁中好几位清净的僧人,手执锡杖,身高竟达一丈。 
虚空之中,并见到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大菩萨示现庄严宝相,身量高大,遍满虚空。 
衡州全郡百姓,见此瑞相,无不感动喜极而泣,焚香礼拜,这样的异象,维持了好久,直到酉时太阳下山才渐渐消失。 
法照法师在这一天的晚上,在道场外遇到一位老人对他说: 
「法师您曾经发愿往金色世界(五台山),去参拜文殊大圣,现在为什幺又不去了呢?」 
法照回答:「听说沿途道路艰险,如何前往呢?」 
老人说:「你一直去好了,不会有什幺困难的,一切都难不倒你。」 
说完这位老人就不见了,法照法师乃于大历五年春夏之交,约了同行的道侣数人,长途跋涉地动身参谒五台山,一路上果然没有什幺阻碍。 
四月六日,来到了山西五台县的佛光寺。寺的周围景象,果然如同钵中所见,一点也不差。那晚四更时分,见一道异光从远方而来照射在法照身上,法照若有所悟,于是照着光之来处,前行五十里,果然发现有一座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见两个年方八、九岁,面孔很端庄可爱的青衣童子站在门口,一个叫善财,一个叫难陀。见到他很欢喜,引领他进了石门。
 向北方走了五里,见一金色门楼,渐渐来到门前,乃是一间寺院,寺前有一横匾,匾额上面题着「大圣竹林寺」几个大字,就如同钵中所看到的景象,方圆三十里内,一百二十个院落,都有庄严的宝塔,地面纯为黄金所布,并有茂盛珍贵的华树充满其中。
 法照进入寺里,来到讲堂中,见到文殊大士在西,普贤大士在东,各据师子座而为众说法,四周有上万圣众围绕。 
法照法师来到两位大士之前顶礼后问道: 
「末法时代的凡夫,去圣已远,知识转劣,心中污垢障碍尤深,佛性无法显现,而佛法如浩浩大海,不知修行哪一种法门,最为恰当?唯愿大士,能断除弟子心中的疑网。」 
文殊大士告诉他说:「现在正是适宜于修行的时候,一切修行法门,没有比念佛法门来得简便的了,供养三宝,福慧双修这两个法门,乃是修行的要径,这是为什幺呢?我在过去无量劫中,因观佛的缘故,因念佛的缘故,因供养佛的缘故,证得一切种智,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都是从念佛而生,因此可知念佛乃是诸法之王,你应当常念无上之念佛法门,精勤不息。
 「应当怎幺念呀?」法照问道。 
「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那尊佛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应当继续不断的念彼佛的圣号,不可间断,这样子,命终之后,决定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去,永远不会退转的。」 
说完以后,文殊、普贤二位大士,都舒展金臂,摩法照的头顶,替他授记别说: 
「你因为念佛的缘故,不久当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一般善男信女也是一样,愿速成佛的无上念佛法门,就能够很快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的。」 
法照听了之后,心中十分欢喜,疑网都已消除,于是再度顶礼而退。仍由两位青衣童子送到寺门外,作礼之后,一抬头,忽失圣境所在,心中感怀不已,就在该处立了石标为记。 
四月八日,法照法师回到华严寺,在西楼下止居,到了十三日,他和五十余位僧人一同来到了金刚窟(这是唐朝无着禅师亲见大圣的地方),以虔诚之心礼拜诵念三十五佛圣号,刚念了十遍,忽然在那儿现出一座广博严净的琉璃宫殿,文殊、普贤二大士,及圣众等都在一处。
 法照见此圣境,至感庆幸欣喜,礼诵完毕,就随着大众回寺,这晚三更时分,在华严寺西楼上,忽然见寺东半山处有五圣灯,大约方尺,他于是默祷着说:「请分百灯归一畔。」圣灯果然都如愿合在一起了。
 他再祝祷着:「请分作千炬。」说完,灯又分成千数,行行相对,遍于半山。 
法照独自一人又去参拜金刚窟所,希望能见到文殊大士,三更时分,见有一印度僧人,自称是佛陀波利,引他进入圣寺,寺前匾额上写着:「金刚般若寺」,寺内异宝庄严,一片光明灿烂。法照虽屡睹灵异,却未向他他人提起。
 这一年十二月初,他就在华严寺的华严院,进了念佛道场,断绝饮食,克期取证,立誓要往生净土。 
到了七日上半夜,正在念佛的时候,又看到一印度僧人进入道场告诉他: 
「你所见到的五台山庄严境界,为什幺不传告世人呢?」说完就不见了。 
法照内心之中觉得非常惊异,第二天,当他正在专心念佛的时候,那印度僧人又来了,说的还是昨天说过的话。 
法照就回答道: 
「并不是我要隐蔽圣境而不宣说,只是恐怕众生听了会起疑或诽谤罢了。」 
那僧人说: 
「大圣文殊大士,现在驻锡此山,尚且招人诽谤,你还有什幺怕招谤而不说的呢?你只要把所见境界,普告世人,使看到、听到的人,都能发起菩提心,作个增上缘也就是了。」 
法照听了这些话以后,于是回忆当初见到圣境的情况,记录下来,传之于世。 
大历六年,江东有位慧从法师,和华严寺崇晖、明谦等众多人,随着法照法师来到了金刚窟,以及往日亲见圣境立下石标为记的地点,众人瞻仰旧迹,无不悲喜交集;忽然听到远方传来幽雅清亮的钟声,声声分明,扣人心弦,众人更觉惊异,知道法照所见圣境确有其事,毫不虚假。于是将灵异圣境的始末,写在附近的壁上,普愿见到此一记载的人,都能发起胜解佛法的心,圆成佛道。
 后来,法照又在「大圣竹林寺」题额的原址,建了一所庄严精妙的寺院,为纪念所见圣境,仍称「竹林寺」。 
法照法师此后念佛更加勤笃,日夜不懈。有一天,忽见佛陀波利突然驾临对他说道: 
「你的念佛莲华已经成就,再过三年,莲华就要开了。」 
三年后,到了预定华开之时,法照法师就告诉大众说: 
「我要走了。」 
说完,端身正坐,就这样安祥的往生了。 
有的人传言说,法照法师生前曾经在并州举办五会念佛(五日叫做一会),颇有盛名。当朝的皇帝德宗感其德行,就诏请他来到京师,教宫人念佛,也是用五会的做法,成就念佛功德,于是法照法师乃有「五会法师」的称号。
 
 
 
弱女神通—三昧姑 
唐朝有一位三昧姑,她的身世来历不详。 
大历年间,她居住在华严岭,往往在静室一坐就能坐上七天,方始出定,因为她有这种禅坐的功夫,因此有「三昧」的称号。 
据说她有相当的神通力,能够驱使鬼神,又能随时召唤禽兽为她穿林开道,以达四面八方。 
她走起路来就像风一样的轻盈快捷,又像是在腾云似的,令人望之有飘飘然的感觉。然而她常常早出晚归的,乞化一些财物,用来广济饥饿贫寒的民众。 
所以钦佩她礼敬她信仰她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她能大公无私、广结善缘啊! 
「这位三昧姑啊!来头可大着哪!」有人在议论着。 
「怎幺个来头啊?」 
「说来奇怪!她只有一把粥釜,当她自己亲自拿着粥釜的杓柄,不管多少人前来要求布施,自然而然里面像是有用不尽的饮食,都能令人一个个吃饱回去呢!」 
「哦,真有这样的本事吗?」 
有一天她坐禅入定,没有亲自拿杓柄,粥食快要吃光了,她门下的弟子来禀告说: 
「施粥将尽,还有很多人要求施粥,怎幺办呢?」 
慈悲的她从蒲团起身,就自己把粥锅翻搅了几下: 
「谁说快要光了?」于是粥又回复满锅。 
三昧姑常对游客们说:「诸位!诸位!三界沉沦,你们可以来这里,广修菩提因才好啊!」 
当时地方官风闻三昧姑的事迹,以为她是妖孽,乃前往探访。 
三昧姑当时预先告诫徒众,然后就坐在一块石头上圆寂了,这时有神火自动燃烧,火化了她的身体,并没有留下任何的遗物,州牧见了,只有叹息而回。 
那一年是唐朝贞元三年的二月。 
 
 
洗心得慧—法云 
唐朝法云法师,是雁门赵氏之子,他天性淳朴、老实善良,对于他人加给他的讥毁或者赞誉都看得很淡。 
可是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却呆头呆脑的,好象很迟钝的样子,记性也不太好,在他十二岁那年,他的父母索性就把他送到五台山华严寺礼拜净觉禅师为师。 
出家之后每天担柴挑水的过日子,一点也不怕辛劳,到了他三十六岁那一年,他还是不能诵经作日课,大家看他这幺愚蠢,都讥笑他笨得像头「牛」。有一天他忽然想道:「我的资质是那幺的愚蠢,像这样子下去,长年累月的活在世间又有什幺意思!」
 那时天气冷得澈骨,天空飘着大雪,他就赤着脚走在雪地上一面向着五台山方向顶礼朝拜,一心持念文殊师利大士的圣号,发愿祈求菩萨能开他的心眼,像这样子,日复一日地边拜边行,天气严寒也不知道要添衣御寒,肚子饿了也忘了要吃东西,内心不知有自己的身体,外在不知有他物的境界,全心全意地只求能够见到大士。
 一路上只要遇到人,就问: 
「请问文殊大士住在那儿?」 
当然他询问所得的答案,都是令他失望的,因为谁也不能确知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的去向。走遍了五台五峰,还是见不到大圣,后来他来到了一间寺院,请求布施一点食物充饥,吃饱了求见菩萨的意志更加坚强,简直到了如痴如迷的地步。
 他再度来到了东台,见到有位老人家正以火取暖,就恭敬地向前问道: 
「请问这位大德!文殊菩萨究竟驻锡在什幺地方?您可清楚?」 
老人回答说:「你问他的去向作什幺?」 
法云说:「我生性愚钝,想求祂开启我的光明智能。」 
老人就说: 
「哈哈,文殊吗?那个瘦小颓唐、笨拙得要命的家伙啊——你还是不见他的好!」 
法云见他这幺说,想来这个老人乃是一个疯颠狂妄之徒,才会胡言乱语的,就失望地向北台山走了。 
到达北台以后,看到先前所见的疯老人竟然拥雪寂坐在那里,心中就生出希有之想,认为那老人可能就是真正的文殊大士了吧!就趋向前顶礼,因为一路太疲倦,加上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就倒在地上,口中吐出一口口的鲜血,迷迷糊糊的好象是在梦中,但见那老人对他说:
 「你在过去生时曾经是个法师,只因贪图他人的名闻利养,又吝于法施的缘故,所以坠入牛身,受愚昧无知之报,来偿还过去积欠下来的的宿世债务,但是因为过去曾经是法师在佛力加持之下,报尽之后今生又得恢复人身,且出家为僧,而由于悭法的余习,这就是使你无法诵经作课的原因啊!」
 说完老人就用一柄铁如意钩,钩出他的心脏,他一点也不知疼痛。 
「你自己看看,这像什幺?」 
真是可怕!就像牛的心脏一样,老人将取出的的牛心在天井里面洗涤干净了,然后再把他安好,并大喝一声:「好了,起来吧!」 
他迷蒙之间,突然惊醒,身上一点都不觉得痛,也没有什幺不适,只不过是遍体出汗罢了。再去找老人,却怎幺找也找不到了。 
这时天空忽然飘来朵朵祥云,软风吹着衣襟,抬头往天边望去,看到有一道圆光像镜子那般清明,就在那清明的圆光里面,见到先前那位老人端坐在莲花之上,一转眼间,就隐没不见了。
 自从这次经历以后,法云法师以前持诵过的一切经论,都记忆得清清楚楚,好象以前就背得滚瓜烂熟似的。从此以后终身行道布施,说法度人,好象救火救急般的热切。 
有一次,礼绕阿育王塔,到了三更时分,见到白光如水,从北台山一直连接到鹫,中间现出天阁,有灿烂的宝光辉映着,这天阁的匾额上提着「善住」两个字,他知道这就是他归宿的地方。
 当时是开元二十三年的春天,他告别了大众,就这样安然示寂了。 
 
 
 
遇圣弘经—枣柏大士 
唐朝有一位长者李通玄,他曾经游历五台山,有一次在善住院,遇到一位很奇特的僧人,传授他华严经的重要旨趣。天色将晚时,那奇僧要和他分别了,李通玄长者就说: 
「天色那幺晚了,师父您要到什幺地方去歇息呢?」 
僧人就用手指了指北顶,然后飘然而去,那位奇僧步履轻盈,像是乘风驾云一般的轻快,李长者怎幺追也追不上,心里惆怅得很。夜深了,他抬头遥望着尖尖的山顶上,但见红光遍满天,就去询问寺里的住持:「那儿为什幺红光这幺炽烈呢?」
 「大概是野火烧山吧!」寺主这样回答他说。 
可是通玄长者心中想着,那儿不就是异僧所行的方向吗?那必定是神光不是野火的了,于是他就拄起拐杖,想要登山一探究竟,却没有人敢随同他一起去。 
到了山顶,火光更加的炽热,在周围方圆好几里的地方,远远地看到其中有一棵树,挂着紫金的幢幡,赫然看见那位很奇特的僧人端坐在树下,四周围绕着数百位头戴冠帽的人唱诵着清净雄朗的梵音,但是通玄却不明白诵念的是什幺。
 这时候他兴起了一个念头。 
「如果我能够投身到他们的中间,明晰地觐见到圣者的金身,那幺即使是给大火烧了身,我也毫不遗憾!」于是他就趋身向前,朝着熊熊的火光踪身跃入,本来以为全身必会被火光烧成灰炭,谁知道却一下子觉得清凉无比,沁人心脾,心中法喜充满,无可言喻。这时他既亲见圣者的庄严法相,正准备趋前恭敬顶礼,忽然之间,圣境竟然消失成空。
 李长者就在那个地方,盘腿坐了下来,一坐就是三天,三天以后,他下了山,来到了西谷口的地方,见到有几个童子目光炯炯,穿著天衣,飘飘然乘风而过,他知道那几个童子必非常人,就向他们稽首作礼,童子说道:
 「先前有一个晚上,投身在家师的光圈里面的,莫不就是您吗?」 
「是的。」通玄回答:「但不知令师是谁?」 
「家师是妙德文殊啊!」 
通玄就想跟着童子去参拜文殊大士。可是童子却说: 
「你的宿世志愿是在弘扬经教,怎幺可以把它忘了呢?」 
说罢就飞身空中而去,失去了踪影。 
通玄长者心想,文殊大士传授的旨意,是要我今后用心造论,解释华严大经,我不应辜负大士的期许。 
可是这地方太寒冷了,于是迁往南方盂阳的方山,在那里开辟山岩作了一个龛,住了下来埋首造论,以柏叶和枣子作成像钱一般大小的饼,每天吃七个来充饥,所以当时的人就称他做「枣柏大士」。在深山的夜晚没有灯光照明,他能口中吐光来代替烛光,甚至感动猛虎替他驮经,仙童替他打水。
 结果他造成了颇具价值的四十卷论,以及闻名于世的决疑论。到了开元二十八年的春天,他就在方山的石室中,禅坐圆寂了。 
 
 
遍参圣境—道义禅师 
唐朝道义禅师,是江东地方的人,受业于衢州龙兴寺,长相清秀神志清朗根骨秀逸,有着动人光采。 
开元二十四年,他和杭州的僧人普守一道参访五台山,并在清凉寺挂单,两个人一起访游圣迹。 
道义自己心中怨叹生在末法时代,众圣早已隐藏潜伏,祇有这五台山,圣灵之迹还未泯灭。何况众生尘劳烦恼重重,永与圣真隔绝,这幺一加思惟,心中忽然生出了悲怆的情绪,就对着虚空顶礼,日夜不息忘了疲惫,一心正念,物我两忘,探寻了几个月,志行更加的坚固。
 两个人共同来到了南台山的西北岭畔,见到一个年纪很大的和尚,一脸严竣的表情,须发都白了,骑着一头白象沿着山岭远远而来。 
二人避开了路中央低头作礼,那大象疾驰而过像风一样,一转眼间就跑了过去,再一抬头,已不见了象的踪影,不知跑到那儿去了,正想追寻下去,寒风乍起,由于「高处不胜寒」,只有回到清凉寺歇一晚再作打算。
 第二天他们又来到了山岭上想要寻访圣迹,果然见到那乘象的老和尚拄着拐杖而来,对他们说道: 
「你们走快一点,还可以赶得上午斋!」 
道义作礼说道:「您要到什幺地方去呢?」 
老和尚说:「太原韦尹家斋僧供养,你们不要走远,待一会儿来邀你们去的。」 
道义作礼而起,还来不及瞻仰老和尚的慈颜,老和尚又不见了。 
两个人来到了斋僧的地方,果然一切都如老和尚所说。 
道义觉得非常惊奇就对同伴说: 
「这件事不要轻易泄露出去啊!」 
同伴僧人以为山境有许多奇怪变异的事,也不以为意,没有多久两人慢步走出了斋堂,在林中经行,同伴僧人在前面走,道义心中念着老和尚的教诲,慢慢的前行,期待能再见到老和尚。
 这个时候忽然见到一个童子,穿著黄衫麻鞋,从东边的林子走了出来,到了道义面前合掌说道: 
「我名叫觉一,奉和尚之命,请衢州的道义阿阇黎去吃茶。」 
道义正想招呼同伴僧,没有见着,祇好自己跟着童子前行,往东北方向蹍转走了百余步,忽然见到一座金桥,他也跟着登上了桥,抬头看去,看到一所大寺,三门堂殿以及僧房墙壁,都作金色,其中还有三层跃然欲飞的高楼阁,金色的光泽闪耀着,让人眩神夺目,再看地是绿色琉璃所成,真是令人目不暇给、六情迷乱、神志若失。于是他立刻站住身形,至诚称念:「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住心正念,神思才慢慢定了下来。于是再随着童子,进入东厢第一院,便看见乘象的老和尚坐在金绳床上说: 
「阿阇黎!你来了吗?」 
道义整肃威仪,顶礼完毕,在那里长跪着不起,老和尚命童子把他扶了起来,设一个小座位要他坐着,道义就问讯说: 
「和尚赴斋,一路上路途是不是很崎岖难行呢?发心布施的施主有没有诚意?要去的路途相当的远,为何您老还能回来得如此迅速?」 
「你问得好,道路并不难行,善信施主也具有诚意,至于道路本无所谓远近,回来也没有什幺迅速可言。」 
道义又问:「请问和尚常常说什幺法来教示人们的呢?」 
老和尚回答: 
「春树弥陀佛,秋花观世音。」 
道义再问:「这里是娑婆世界,或是西方净土?」 
老和尚用白拂尘向床击了一下道: 
「阇黎你可悟得?」 
「体会不到。」 
「你体会不得的是娑婆呢?还是净土呢?」 
由于老和尚反问,道义便说: 
「弟子刚来游山,只见到平凡的山地草树,可是现在见到这儿处处金玉楼台,所以不能决定这里究是净土还是秽土?到底是圣境还是凡界了!」 
老和尚说:「你难道没听人说过,龙蛇混杂,凡圣同居这句话幺?你要是能把心存分别的见解去掉了,还有什幺圣境凡境的呢?」 
说完,命童子端来药茶给道义喝,入口后觉得香美清奇,实在不是世间的味道可比的。道义喝了茶以后顿时觉得诸根轻明,心中有说不出的畅快,喝完茶,老和尚命童子引领他参观整个寺院禅堂,一共有十二个院落,还有一间大禅堂,那里面有很多圣众,有的在谈论佛法要义,有的默默静坐着,看起来都威仪万千,不知到底有几百几千位圣众。
 参访完后,道义心里想着:同伴和我一起来,他却没有看到这样不可思议圣众聚集的法会,于是步出寺门想看看同伴僧是否还在,招呼他一同来参访,走出寺门没几步,一回头,刚才所见的一切庄严境界竟然一下子消失不见了,道义顿时悲号扑地,五脏欲裂,同伴僧来到问他何以这样悲伤?他就将所见文殊大士的圣迹一一相告,同伴僧只有自叹无缘一见。后来两人一起回到各自原来修行的地方,后人就在这显现圣迹的地方建了一所美仑美奂的「金阁寺」,以为纪念。
 
,,,,,,,,,,,,,
 
指出衣珠—无着禅师 
唐朝时,有位无着禅师,是永嘉董氏之子。从幼小时即天资聪颖才学出众,和大家相比,有如鹤立鸡群,显得特别出色,到了十二岁,皈投在本州龙泉寺猗律师那儿,披剃出了家,每天念诵大乘经典,达数万偈之多。
 天宝八年,因为道业甚优,那一年刚好二十一岁,剃度师便把衣钵传给了他,由他担负起寺务暨度化的工作。 
他既精于戒律,因为仰慕金陵牛头山慧忠禅师的德名,于是前往参访求学,在慧忠禅师那儿学习禅宗心要,用功得片刻光阴也不肯空过。 
但是慧忠禅师却这样对他说: 
「人家唯恐不够聪明,而你却是聪明太过,才不能通达禅理,如果不是过份的聪明,心地早就通快淋漓了。要知三世诸佛,于众生心外,无有一法可得,心里的幻象如果消除,那幺虚空原本净无一物,就毫无可执的了!」
 无着在慧忠禅师一言之下,顿然开了法眼,证得心要。 
从此他倦游五湖四海,一心一意的在山林泉水的天然环境里,到处参访着,这对他本身的道业,有着极大的益处。 
大历二年的夏天,抵达清凉山,就在华严寺内挂单,并在藏经楼前结跏趺而坐,禅寂三日以后,于后半夜见到一道白光从东北方直射而来,照耀在他的头顶上面,很久很久才消失不见。
 经过了这道白光的洗礼,身心觉得清凉自在,得到很大的法喜。第二天凌晨,他回忆白光来处,就向东北而行,到了楼观谷口,心里想着圣境,就顶礼数百拜,然后跏趺坐着养息。
 这时忽然传来有人叱喝牛群之声,一惊而醒,见到一位老人衣着朴素,牵着牛走着,来到无着的面前,无着向他礼拜问道: 
「长者是从什幺地方来的?」 
「我是从山中来的。」老人回答。 
「您家住在什幺地方?」 
「就这山谷里面啊!」 
老人接着反问他: 
「你呢?你准备到什幺地方去呢?」 
「想到金刚窟去,可是找不到路径。」 
「那幺,何妨到敝舍休息片刻,喝一点茶?」 
无着就跟着老人走,北行五十步左右就到了,老人向门内唤了一声,应声而走出一个童子,打开了门从老人手中接过牛牵了进去。老人就请无着进屋内,但见这房间的地十分平整,呈琉璃色,厅堂卧室、摆设都不像世间人所使用的样子。
 坐定之后,老人再问无着: 
「你从何方来的?」 
「南方。」 
「你有没有好的念珠呢?」 
「祇有粗糙一点的念珠罢了。」 
「请拿出来给老朽看看吧!」 
无着就拿出念珠给老人看。 
「要把属于你自己的拿给我看才是啊!」 
「这分明是属于我的啊!」 
「如果说是属于你的,怎幺是从南方来的?」 
两人对谈的当时,童子捧来两个玻璃杯子,杯里盛满了酥蜜,一杯敬奉无着,一杯呈给老人。 
老人举起杯子问: 
「南方有这个吗?」 
无着看了看这个杯子很精致,样式也很特别,就回答老人说: 
「南方并没有这种杯子啊!」 
「既然没有这个,用什幺来吃茶?」 
无着也不知该怎样应对才好。 
老人便再问他: 
「你南方的佛法,是怎幺样宣扬的?把情形说给我听吧!」 
「很可惜,末法时代,比丘们奉持戒律的很少。」 
「有多少人受持戒律?」 
「大致有三百五百人左右。」 
无着答了以后,接着反问: 
「这边呢?这边的佛法,是怎幺个宏扬的情形?」 
「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有多少的学佛人?」 
「前三三与后三三。」 
无着沉默了下来。老人又问他: 
「你经常作些什幺事?」 
「以般若熏心,可是却自感不得要领。」 
「你所说不得要领即是得到要领啊!」 
老人又问下去:「你最初出家,志求什幺事啊?」 
「欲期证得佛果啊!」 
「这很好!只要能维持初发心就必然能证得佛果的。」 
再问:「你今年几岁?」 
「我三十一岁了。」无着答道。 
「到了你三十八岁的时候,自然就会有福气降到你的身上了,现在你僈僈的前行,不要自己忧伤感到不满足,我疲乏得很,想要睡了,你请便吧!」 
无着说: 
「天气已经相当晚了,能否让我在这里留宿一晚呢?」 
老人却拒绝说: 
「你有两位伴侣,这是你执着留恋之处,所以你不应留宿。」 
「我本来并无伴侣,而且也没有什幺留恋执着啊!我不明白您的话。」 
老人便说: 
「你既然心中没有留恋的念头,又何必要求住在这里?既然有了留恋和需求,不是等于身边有了两个伴了幺?」 
这一说,无着不知要说什幺好了。 
老人再问: 
「你有没有随身带着衣钵之类呢?」 
「自从受具足戒以来,我平常都带着的。」 
不料老人却不以为然地说: 
「沙门并无难事,应知能舍即舍,连衣钵都不舍,你好走了。」 
临拜别时无着诚恳的要求: 
「我现在心中还有疑问,敢乞大德垂示,五浊恶世的众生,实在少有善根,应当怎幺样的做法,才能使他们得到解脱呢?」 
老人于是为他说了一偈: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 
意思是:如果人能够静静地禅坐,哪怕是一刻间的功夫,胜过造那恒河沙的七层宝塔啊!要知道宝塔究竟有一天也会化为尘土的,然而我人心中诚挚的一念为基础,却可以使自己日后完成正觉的大道。
 说完这首偈之后就叫童子送无着出门。 
无着趁机问童子说: 
「刚才主人说的前三三与后三三,是多少数目呢?」 
童子回答他: 
「金刚背后的。」 
无着心中惘然,还是不清楚。 
又再问童子: 
「请问你,金刚窟在什幺地方呢?」 
孩童忽然用手指指背后:「这个是般若寺。」 
当无着回头看的时候,童子与房舍都消失了,祇见山色苍苍,密密的林木郁郁的样子,一时悲伤、怅惘、留恋、钦慕,种种情绪涌上心头。 
仿徨久久,忽然看见天空中祥云密布,云层上现出了圆光,像镜子似的悬挂着,仿佛有很多菩萨的影子隐隐约约的映现在圆光之内,并且映现出藻瓶锡杖、莲花师子的形状,这时他真是悲喜交集,不能自制。
 过一回儿,一切又恢复了原状,无着心里感慨得很,就很自然地写了一首偈语: 
「廓周沙界显伽蓝,满目文殊接对谈;言下不知开何印,回头祇见旧山岩。」 
说完了偈语,寻路回到大华严寺,对寺众提起遇见菩萨这件事的前后经过。无着禅师最终在金刚窟前立化了。 
后来雪窦禅师作了首偈颂道:「千峰盘曲色如蓝,谁谓文殊是对谈;堪笑清凉多少众,前三三与后三三。」 
 
 
 
罪由心造—李靖 
唐朝雁门关太守李靖,最初在京城的时候,颇知道对出家人尊敬礼遇,因为僧宝功德巍巍,是代佛宣说佛法,滋润众生精神食粮的啊! 
「我要敬事僧宝,绝不动摇心志!」他内心中想着,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但是佛门中人也往往有若干败类,这等于人的手指头有长短不齐,社会上也是良莠不齐是同一个道理。 
见到出家人做出了非法的行为,与戒律违背,毕竟是少数,李靖却起了一种——从希望至失望,从尊敬到不敬,甚至进一步认为所有出家人都是如此!佛教的代言人出家众尚且如此,整个教义便也不可信,再说要这样的教做什幺,于人无益,不如消灭了它还好——的心理。
 所以当他在代州任官职时,居然大废佛寺,从前曾立志「敬事三宝」的念头不知何时已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有一天出外射猎,骑马奔腾于中台山一片广大的原野中。忽然,他眼睛一亮「奇怪,明明是一片绿色的原野,这儿怎幺有一个大池子呢?以前也来过,怎幺都不曾见到过?」 
策马稍前,这一看更不得了,竟有一个和尚与一妇人在大池子中公然共浴。「哼,这对无耻的男女!」 
他大为瞋怒,一点也不加考虑,立刻将身后的箭掏出,上了弓,「嗖!」的一声射了出去。他的箭法一向是很准的。由于大池子离他策马的地方有一段相当的距离,远远望去可以看到那两人的肩上都中了箭。
 这个时候,他觉得很痛快。 
那一男一女带着箭伤向东南方向逃去。 
「追!」他骑了马一路直追下去。 
奇怪的是那对男女不过是徒步,而他策着马儿,但彼此间的差距老是隔着几步,怎幺也追不上。 
「莫非今天遇上鬼了?」他心中自嘲。 
一直追到一处,有一间小小的寺院叫做「真容院」,明明两人逃进寺院去了,怎幺找不到呢?怎幺会? 
进入寺院见殿上有两尊菩萨像,一是文殊、一是普贤。仔细再看,赫然两尊菩萨像上都插着弓箭,那不就是他射出的箭吗! 
他开始明白是怎幺回事了,他后悔自己的孟浪,更忏悔自己的罪业,不由得悲泣起来,就在两尊菩萨前顶礼谢罪。 
 
 
 
尊胜由来—佛陀波利 
唐朝时,北印度有一位佛陀波利,是罽宾国人。他怀着为教殉道的精神,到处探寻灵异的圣迹,由于听说震旦(中原)有文殊大士的道场,特地长途跋涉,渡过沙漠,要来礼拜参见,经过千山万水,到了仪凤元年才扺达中原。
 到了五台山南边,阳岭的地方,放眼看去,但见林木参天,遍地名花异草,仰头五在望,心中感到非常的欣慰,于是五体投地的向着空中朝拜说: 
「如来灭度以后,许多大圣菩萨都潜伏隐藏,祇有文殊菩萨,有着无尽的大慈悲心,在这个深远的大山里面,激励引度有缘众生,垂示大法,可是我自己埋怨生来遭受世上种种的磨难,却不得一见大士的圣容,从遥远千里而来,受尽了沙漠险难之苦,特地前来瞻仰参礼,恳乞大士大慈大悲,使我暂时得见您的圣容,听到您亲口的慈示!」
 一面说,一面情不自禁的饮泣起来。 
正在向空中顶礼时,忽然看到一个老人,从山谷中走出,却用婆罗门语对他说: 
「你说的心存至道,远访圣迹,可知汉地众生,多造罪业,出家人犯戒律的多得很,现在印度有一部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能够消灭众生很重的罪业污垢,你带来了吗?」 
「我祇是一心要来礼拜大士,并没有带这部经来啊!」波利恭敬地答道。 
「既然未曾带此经典来,空着手来有什幺益处?纵然见到了大士,大士怎幺能知道你是那幺样的恭敬虔诚?你应当赶快回去,把我说的这部经典带来,利益济度此中土众多苦恼众生,这就等于是面见了诸佛,亲奉供养一样,能这幺做到,还怕见不了一个文殊菩萨吗?」
 波利听完这一番话,心喜异常,就在老人足下顶礼,尚未将头抬起,老人忽然不见了踪影。 
于是他悲喜交集,自此加倍的虔诚,毕生立志将此四大假合的身体整个奉献给众生,回到印度后,求取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他于永淳二年,回到长安,将以上实情向当朝皇上禀报,高宗皇帝听了龙心欢喜,就派了高僧日照三藏法师,和波利合译这部经典。等到经译好了,御赐波利法师上好绢布三千匹之多,译好的经典准备留在朝廷里面。
 但波利却悲泣着禀奏说: 
「贫僧奉皇命委派求取经典,是为了利济群生,使上中下根机的有情众生都能灭罪得度,并不图求富贵,但愿陛下能开启一视同仁的心,自利利他,使这一部经典能够广泛地流通,令一切众生都能受益。」
 贤明的高宗怜悯他高超的利生之志,只留下译出的唐本,把原来的梵文经典归还给他了。 
波利前往西明寺,和沙门正顺等再译此经。经译好了,波利就带着梵文原本,去参拜五台山。 
「奇怪,法师进入了五台山以后,怎幺到现在还不见回来?」 
「是啊!有人说,他自从进了金刚窟(五台山的一个地方),就不再见他回头了!」 
「想必是已经见过文殊菩萨了吧!」 
「应该是的!为要参见大士,也不知他受了多少苦呢!」 
「希望他这次朝圣,能有很大的收获!」 
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谈着,中间夹杂着恭敬、钦佩、关怀、向往的情绪。 
后人传说,波利进了金刚窟以后,就见到极大的光圈像网一样密密地笼罩着,光网之内,正端坐着威赫庄严的文殊大士,这时真教佛陀波利喜出望外。 
可是环顾身边,只有自己一人,回头看到同行的一些同道们都在外头,所以想再度出来招呼他们一同入窟朝圣,可是就在这一转眼间,圣境却消失了,祇有原来的山岩还留存着。 
既已亲见了文殊大士,于愿已足,波利就在山岩边拣了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闭眼禅坐,渐渐入定,同道们见到他时,他已然不声不响的坐化了。 
然而他所留下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从此就在娑婆世间盛行起来。 
华严经上有一段经颂说:「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宝光现佛如云集,此是如来剎自在。」 
由以上经文可知,金刚窟的圣迹,当然是不可以圣凡境界来思议的。假如说波利法师入金刚窟就不复出,那必然是诸圣化身无疑,这是权巧示现的感应了。既然在金刚窟而入定解脱,这就是表示他辞谢了凡夫的累赘,已经超凡入圣了。
 
 
当面错过—法顺 
唐朝法顺和尚,是长安万年杜氏之子,又叫做杜顺,乃杜如晦的族长。他在少年时代就受到随文帝的器重,每个月都赐给月俸供养。 
非常不可思议的,凡是有病的人,不论其病情如何,只要是和尚面朝着他坐着,没多久病就会好了。 
甚至于有一生下来就耳聋的,和尚召唤他到跟前,和他谈了几句话,耳朵就能听到声音。有的天生哑巴口不能言,和尚对他说了一些话,他就可以开口讲出话来了。 
还有颠狂的疯子之类,和尚叫人带他来,面对他禅定,不用多久,疯颠的人也就不疯了。 
有时候,临着溪水的急流,随行的侍者看溪水湍急,这样急的流水,要是涉足过去,恐怕会站立不稳被水冲走的,但和尚说: 
「你们不用怕!」 
他亲自引领众人涉水,这个急湍的水就断了流,变成温和的潺潺流水了,这样的神迹实在是人们想象不到的。 
和尚对自己的神异事迹从不放在心上,他研究华严深得法要,随文帝为了敬重他,常常请他入宫殿里,说是会为宫中带来详和之气。宫中皇亲国戚所有贵人都像是供养活佛一般的尊重法顺和尚。
 到了唐太宗即位,有一日召见他: 
「大师!我染上了暑气非常不舒服,您一向有广大无边的神力,不知您有什幺办法可除去我的病患呢?」 
和尚回答: 
「圣上的崇高德行寰宇都知道的,这区区的病情有什幺好耽忧的呢?如果要让病早点好,您必须颁下圣旨,大赦天下,以此功德,圣躬自然会安好的。」 
唐太宗就依照他所说而大赦天下,恩泽了许多的囚犯,得到民心的爱戴,果然病体就好起来了,太宗病好以后,就给和尚封了一个称号叫「帝心」。 
法顺和尚证入法界观,专弘华严宗。 
他的门下,智俨尊者是其高足,传承了他的衣钵,是为三祖。另外,他有个弟子叫智冲,有一日拜别和尚: 
「上人!我要往五台山,礼拜文殊大士!」 
于是和尚交一密封信给智冲说: 
「贤徒!要是你见到了大士,可拆开此信来看,记住了啊!」 
「弟子遵命!」 
到了五台山,走遍了深林幽谷,景色奇伟,一如想象,偶然间见到山上有位老翁,那老翁对智冲说: 
「看你急急忙忙,很辛劳的在这偌大的山野里赶路,到底为了什幺呢?」 
「您问这个呀,不瞒您说,我是想在此深广名山之中,求见文殊大士的呀!可是找来找去都没有见着,不知道大士到底是在什幺地方?如果您知道的话,请告诉我吧!」 
老翁就很客气地回答他: 
「原来你找他呀!据我所知,文殊大士去长安弘法已经很久了,到现在大概还没有回来呢!你到这里来想要见他,恐怕是白跑一趟了。」 
于是,智冲恳求地说: 
「慈悲的老人家!请您告诉我,想来您必然知道大士的下落才对,求求您指示,我感激不尽!」 
「好吧!既然你一片诚心,我就直说了,你所要找的大士,就是法顺和尚!」 
智冲一转个身,老翁就不见了,这时候智冲打开了密信一看,里面留了一首偈: 
「游子漫波波,台山历土坡,文殊祇这是,何更问弥陀?」 
意思是说:无知的游子漫游跋踄,在五台山历尽了千辛万苦,其实文殊就在这儿,又何必再去问弥陀? 
原来山上的老人乃是弥陀的化身啊! 
智冲急忙地赶回了长安城,那时法顺和尚——亦即文殊大士的化身,已经舍报安然示寂了。当时是贞观十四年五月间的事。 
 
 
牛鼓偿罪—僧法爱 
唐朝北台山后,有一座黑山寺。 
里面住着一位僧人,法名法爱,任当家师的职位。因为职务上的便利,他竟然将四方供养僧众的施物,占为己有。 
由于囊括不少财物,就在南原广置了田地,最后他将这一大片的田产,在临终前交咐给爱徒明诲接管。 
「好好从事耕营,不要荒芜了田园啊!」这是他临终时所交待的遗言。 
「弟子省得!」 
法爱法师死后,由于他的罪障深重堕入畜生道,转生为牛,并且生到其徒明诲法师附近一村庄处的牛栏里。 
这头牛有相当大的蛮力,能够独自担负起耕地犁田的任务,就这样耕种了三十年之久的田地,后来牛老了,力气也衰了,又生着病,看样子已不堪耕种。 
主人这时准备将这头病牛和明诲法师换取其它的东西。 
那天晚上,明诲法师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亡师法爱。 
法爱法师现出悒郁的愁容,并带着哭泣的声音说: 
「我由于动用四方供养僧众之物,购置田产交付给你,现在已受到了牛身之报,既老且病,可惜你不知情,我现在告诉你庄主要用来和你交换物品的那头病牛,就是我所受报的牛身!希望你能照我的吩咐去做。」
 「请上人指示,弟子一定听您的吩咐。」 
「希望你剥去我身上的皮作成鼓,然后在上面写上我的名字,凡是礼诵经文的时候务必要击撞这个皮鼓,这样我才有机会脱离畜生道之苦!」 
明诲法师梦醒以后,就鸣钟集合僧众宣布这件事情,果然第二天庄主通报说老牛触树死了。 
明诲法师就依照亡师的吩咐剥去了死牛的皮作成鼓,并写上僧法爱的名字。另一方面,又卖掉了南原的田产,将所得之款,全数拿来供养五台山的出家众。 
他更将自己所有的一些资财,为亡师作佛事礼忏,以后又将这面鼓送到五台山文殊殿去。 
 
 
光流五窍—僧福运 
唐朝释福运,乃是代州总因寺里面的一位和尚,不幸他身体染有重病,长时间都没办法医好。 
于是他到清凉山(五台山亦名清凉山)去修行。 
有一天,他在金刚窟前向佛礼忏,由于疲惫不堪就睡着了,迷茫中感到有人用水浇灌他的头部,醒来以后就获知自己的宿命,见到往昔自己原来是一名大法师,只是贪求世间的名闻利养。
 身心不清净,却口若悬河的说法,为众人开示。 
「这位大法师真是舌灿莲花,讲解得太好了!」 
「可不是吗?很难听得到这幺圆满的经义,分析详尽,获益非浅!」 
不少人三言两语,都是褒奖的话。 
可是当他世寿尽了以后,却堕落到三恶道中的畜生道,先是为牛,复堕为狗,一直到偿还宿世恶业才再转投人身。 
过去世种种,历历如在眼前。 
「原来我的过去世中宿业与恶报竟那幺重,都为了一个不应有的贪念——  
        喜名闻利养之心,违背了出家人的基本原则,才落得如此的下场啊!」 
他这幺想,心里非常悲痛,感慨不已,为了忏悔前愆,于是服香百日,愿以自身供养大圣文殊菩萨。 
接着他找来了一大堆柴薪,跏趺而坐,自己燃起了火,勇敢地燃身供养。 
火燃烧的剧烈痛苦似无感觉,一下子他就安然逝去,可是在他往生之时,身上的五窍耳、鼻、口等处竟然射出了流动的光芒,一直射入云霄。 
如此的异征奇象,观者上千上万,大家都发出悲声,震撼了整个山岳。  
 
 
 
破生死关—必救都纲 
唐朝有一位出家人法号必救,他俗世家族身世都不详,住在王子烧身寺里面,掌理寺僧的职务,职位是都纲,所以大家都叫他「必救都纲」。 
他道行相当的高超,所以神鬼无不对他钦敬,畏惧有加。 
古代的清凉府,就是现在的五台县的地方,有一位官居邑宰的人名叫王有相。一个夏天的晚上,有相自己坐在公堂的案桌旁,蒙眬间觉得有两个不似人类的使者来到身边说: 
「阎王爷派我们要追捕你,要送你到地府交差,近日就要启程!」 
有相心中不免吃惊,但装作镇定的对两个面貌狰狞的使者说: 
「人生有生必有死,从古至今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我并不是怕死,可是年纪老迈的双亲在堂,全靠我微薄的薪俸来奉养,假如我随你们去了,没有可以托付的人代我奉养堂上慈亲,这叫我如何放心得下?如果能待双亲百年以后,我死而无憾,不如我送你们千金,可否代奏阎罗大帝,暂时放过我的性命?我就感激不尽了!」
 使者们回答: 
「我们奉了阎罗王森严的命令而来,不敢随便擅自禀奏因由。但知有一人是我们大王也畏敬他三分,那就是在五台山修行的必救长老,如果您诚恳去求他相助,相信他有力量为你解危的。」
 说完后两使者隐去,当晚王有相急忙赶到必救法师的居所,不顾三七二十一,自己不客气地开门登堂入室,正好必救法师在禅坐入定。有相顶礼说: 
「我是邑宰,由于阎罗王派使者要索命,因家有年迈父母无人代为奉养,因此赶到这里,但求大师为我解危!」 
必救法师当时问: 
「你能发心皈依三宝吗?」 
「能!」 
「愿意奉行十善吗?」 
「愿意。」 
于是必救法师要他去躲避一下。然后默念: 
「阎老!请察鉴有相一片孝心!」 
阎罗王派使者来,跪地顶礼对必救法师说: 
「我们大王奉师慈力,特地增延王有相一纪十二年的寿命,又因他能够念及双亲孝心可嘉,加上皈依三宝,今后奉行十善,自然而然会更增福报的。」 
果然,王有相因此得到延寿,过了十二年方才舍世寿逝去。 
 
 
文殊化现—五髻仙人 
汉明以前,佛教的法音尚未广泛的流布,五台山的圣境,听说过的人本来就不多,何况有人能够深入其境,亲睹灵异?那个时候,五台山方圆五百里内,都是茂密的森林,到处有虎豹恶兽出没其间,五●之间,无路可通,因此人迹极为罕见。
 可是在川流平原之处,却是一些黄冠道人居留的地点,每到月中(农历十五),五●之间,常会焕发出祥瑞的光彩,到了夜晚并有神灯四处流泻,一般人都以为是神人聚会的仙府。
 从古以来相传者,有所谓仙人的,头发上结着五个发髻,衣服上挂了三个小铢饰,有的时候单独无侣,有的时候是童子成群相逐嬉戏,游行于台山五顶之间。游访五台的人,远远望到童子相偕游戏,长相庄重端严,一旦走近了,却又都失去了踪影,总之,或者走出或者进入,都是人所追寻不到的。
 有人说,在周朝的时朝,那些仙人就在这山上了;有的人说,仙人游踪台山五顶的年代,已经无法查考了。后来人迹渐渐稠繁,就较少看到仙人出游了,当时黄冠道人,一般人都称之为素衣仙。等到腾兰开山以后,就不再出现了,后来宝藏经传译到中国,从经中的记载所述,纔知道那五髻童子,原来是文殊大士的化身啊!
 
真经胜火—摩滕法兰 
汉朝时代,印度国有摩滕、法兰两位大乘比丘,运用天眼观察中国的地方,不少有情众生具备大乘根器者已经到了成熟的机缘,并且观知五台山文殊大士所住锡的地方,但是圣人的教化时机尚未到来,明白要归依佛教真理的人究竟不多。
 于是就带了释迦文佛画佛,以及四十二章经,准备到东方来。 
当是在位的汉孝明帝,在永平七年正月某个夜晚,梦见金人,身高约有丈余,全身光辉灿烂如同日光照耀一般,飞跃到了宫殿的庭堂里。 
汉明帝就命人占卜一下这个梦是什幺意思呢?精通占卜的大臣傅毅就禀奏说: 
「臣阅览周书异记这本书预言说,西方将会出现大圣人,这大圣人恐怕就是陛下您所梦见的金人了吧?」 
因为傅毅说在西方将有圣人出现,于是明帝特地派遣了王遵为首的十八位大臣到西方去寻访。到了月氏国,遇到了摩滕和法兰两人,就延请他们来中土。 
永平十年丁卯十二月到了洛阳,两人将所携带的佛经佛像献给汉明帝,明帝仔细一看,佛像果然酷似梦中的金人,就将往昔所梦见的事告诉两人。 
摩滕、法兰恭敬回答说:「这正是如来准备将祂的大法咐嘱给陛下,陛下当自我勉励,别辜负了如来!」明帝接下去问:「法王既然出世,为什幺不直接到中土这里来呢?」 
两人回答:「佛陀的示现是找适当的时机,住世也必然要有感应的机缘才行,佛降生地乃是根器先熟的众生——群贤并集之所。假使其它地方众生机缘未到感应地步时,佛就不会应现的,举例来说,好比池水澄清的话就显出月影的皎洁,否则月影就显得晦暗不明了,这是因为池水垢秽使池中的月光晦暗,这哪里是月亮的过失呢?如来的教义光辉所及之处,总有快慢的不同,也全都随其机缘应世的啊!」
 明帝遂问:「那幺以东土来说,难道就没有圣人住世来教化众生了?」 
两人回答:「有的,在闻名的大山——五台山乃是文殊大士所居之地,他在那里摄化很多的天龙八部,鬼神众生。不过除非是持戒且有定力智能、心澄如水、神威自然显赫的人见得到,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摩滕、法兰继而翻译出「四十二章经」,第二年的春天,前往清凉山朝拜,返回后启奏圣上在五台山建寺院,摩滕以山形仿佛印度灵鹫山,将所建的寺就名为灵鹫寺。汉明帝认为信仰佛教能启迪化度有情,就在寺名之上再加上「大孚」这两个字,孚就是信的意思,本来清凉山有不少道教人士居住,但在佛法教化的熏陶之下,开始度了几十位出家人在寺中修行,佛法既至,外道顿失光芒。
 永平十四年正月,五台山道士白鹿等人,联合五岳道士褚善信等很不服气,有意与佛教比一高下。便启奏明帝说是要由两教各以经典入火而焚以辨别真或伪,如果真的就提倡推广,伪的就摈除驱逐,明帝答应了。
 到了十五日那天,明帝驾临白马寺,道士们立坛设祭,搜集道教的「七十二子书」放在坛台当中。另一方面摩滕将佛舍利和佛经论典以及佛像等,放在信道的西边方向。设斋供养之后,道士手执香烛等绕坛悲泣着说:
 「这里谨至诚上启太极大道元始天尊,众仙百灵,由于目前胡方的邪神来中土扰乱,我朝人主竟然听信邪法,正道失利,我教玄奥的妙道有日益趋于下风之势,所以胆敢将我教的宝贵经书安置在坛上,用火来证验,这是为了要启蒙被惑者的心思,更为使正法的真伪得以辨明,乞上方明察。」
 祷告后就燃火来焚经,不料道教的经书随着火焰的燃烧化为灰烬,道士们大惊失色,要想从火堆中夺回经书已不可能,祇好眼看着这可悲的场面发生,真是一点法子都没有。 
另一方面,佛教的经典与佛像也在熊熊烈火之中,却不曾烧着,燃之不去。尤其佛舍利大放光明,在空中旋转成宝盖的样子,摩滕、法兰两位法师就在这时忽然将身体跳跃升腾到空中,现出十八种变化,并为眼观奇景的明帝说偈语:
 「狐非狮子类,灯非日月明;池无巨海纳,丘无嵩岳荣。法云垂法界,法雨润群萌;显通希有事,处处化群生。」 
这件事经过之后,两位奇僧就回印度本土去了。后来唐太宗文皇帝,亲登焚经台题诗道:「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度来;确定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这件神异的事迹,后人多乐于称道。 
 
 
 
遇圣解怨—环先二人 
隋朝代州赵良相,家庭富裕资财巨万,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盈,次子叫孟。 
盈的身体比较强健,孟的身体比较孱弱。他们的父亲去世前,就把家财分成了两份。等到父亲死了,没想到盈就把财产全部霸占强取了,仅仅留下一间房屋给孟居住,孟祇好自力更生,并替人工作赚取生活费。没有多久,赵盈死了,投生到赵孟家作小儿,名字叫环。之后赵孟也死了,他也投生到赵盈家作孙儿,名字叫先。
 光阴似箭,两个人长大成人了。这时赵孟家更为贫穷,赵盈家更加富有,但是赵环却在赵先家当佣人过活。有一天赵环听他的寡母谈起,赵盈霸占了我们的家业,致使你今世贫穷,至今作他家的奴才,岂不是可耻的事情吗?
 赵环因而心中怀恨,要杀赵先。开皇初年,赵环跟随赵先游五台山,进人峨谷东边数十里,深旷无人的地方。就手中拿刀对赵先说: 
﹁你的祖父和我的父亲原是兄弟,然而你祖父霸占了我家的产业,致使我家世世贫穷,现在我祇好作你的仆人,你忍心吗?我现在要杀了你!」 
赵先连忙逃走,赵环从后追赶。进入苍翠的林中,见到有一草庵就跑进到了里面,有一老和尚问: 
「你想做什幺?这样一副怒气冲天的样子!」 
赵环回答说: 
「我要报仇以了我心中的怨忿!」 
老和尚大笑说: 
「你不可以那幺做,我让你自己明白你的宿世因果吧!」 
于是用药物传给他要他充作茶汤服下,不久如梦初醒,回忆到往事种种,这时心中满怀惭愧。 
老和尚说: 
「赵盈乃是赵环的前身,霸占他人之产业,是自己放弃自己的祖业。赵先乃是赵孟的再来,受其应得之产业,是父命犹在罢了。」 
于是赵环、赵先大为觉悟。两个弃家为僧,修行佛法,后来在弥陀庵告终。 
 
 
 
应真屡现—罗汉显应 
传说在著名的清凉山上,曾有五百位阿罗汉住持著名山,自古至今,发生过三次显应的事迹—— 
其一,隋朝开皇初年,有五百位清净的僧众,栖居在中台山麓修习禅定,常有天龙八部诸天人前来供养,过了夏天,这五百位僧众却又隐去了踪影。 
其二,唐朝贞观年间,慈恩法师在名剎华严寺传授菩萨戒法,当时突然来了五百位比丘发心来求戒,闻受戒法以后欢喜而去。 
其三,明朝永乐辛巳年间,永乐皇帝颁下了御制佛名曲经,无意间约有千余位僧众不知从何方而来,接受了皇帝设斋供养以后,散入林泉山谷之中,从此不再出现。 
 
 
心空及第—令休大师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圣迹,遍历了各大名山。 
他素来听说清凉山上,文殊菩萨的事迹灵感异常,心里面十分的向往。由于这个念头存在心中很久了,有一天终于机缘成熟,就动身前往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令休志向坚定、心意又切,就在古木幽径之间来回地寻访着。有一天,无意间遇到了一位奇特的僧人,令休就朝着他顶礼并开口问道: 
「圣者您是住在这里的吧?那幺对这里的一切一定都知道得很详细的了。我在河南当地,很早就听说大圣文殊菩萨的种种灵感,现在我到了此地,走遍了许多地方,可是却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没有见着,如果您知道文殊大士驻锡何处,希望能告诉我。」
 那位奇僧对他说: 
「你一片诚心来到了这里,怎幺能一无所见呢?只因为你心里面存着『有见』,所以才会『不见』。如果你『无见』,也就是『见』了;倘若你真能『无见』(不存有妄心执着),那就能见到文殊大士了。而且你一抬脚,踏破了文殊的门面,一举手,触着了文殊的鼻孔,连回避的地方都没有了,还会有见不到的吗?」
 令休听了以后,说道: 
「那幺说,山河草木,就是文殊了吗?」 
奇僧说: 
「若照你所说山河草木是文殊的话,文殊诚然有了二义,假如说不是,那却又成了妄语,要明白,这里面实无是非二相。而且你从无始劫来到了今天,在文殊的眼中,不过是在虚生浪死,玩水游山罢了,老实告诉你说,文殊在什幺地方吧——」
 「在什幺地方?」 
「——就在你的眉睫毛间,转着大法轮,你却一点不曾领会到,可惜、可叹呀!」 
令休一听,猛然省悟,于是诚恳地顶礼后又说: 
「怎奈我有痼疾在身,所以道业无成,不知大德您能不能疗治好我的痼疾呢?」 
奇僧便对他说: 
「有一种空心之草,叫做瞢薨,你应当取它来服用,只要服用久了,瞢薨就是你,你就是瞢薨,那幺你的疾病自然可以痊愈了。」 
令休听了奇僧所开的药方之后,走遍了深林山谷,还是寻找不到,后来他终于顿悟到—— 
那位奇僧所说的草,实际上并不是什幺可以服用的草药,而是要我空了自己的妄心,妄心没有了,烦恼当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才开出「空心之草」的药方。我的身体就是一瞢懵,万物也无一不是瞢懵。一切幻相看起来虽是确确实实存在着,实质上它的本体却是「空」而非真的。
 由此他了悟了「心法」之要,顿悟解脱,了无牵挂。到了开皇二十年,端坐而逝。舍报的那一年,世寿是七十三岁。 
 
 
 
心开见佛—解脱和尚 
隋朝时候,有一位解脱和尚,是代州邢姓人家的子弟,孩提时代就出了家,在五台山昭果寺披剃,受了具足戒,又在抱腹山志昭禅师那儿学禅。 
志昭禅师非常的器重他,对他另眼看待。有一天志昭禅师向大众宣布说:「你们听着:解脱对禅学领悟不是你们能及得上的,所以往后劳动性的工作就由你们去做,不必劳动他了。」
 意思是让解脱有更多的时间参禅打坐,以免寺里的琐务使他分心。 
过了一段时间,解脱回到原先剃度的昭果寺,白天诵读大乘经典,到了晚上就禅定观想,他曾经在五台山的东台山脚下,见到一位草衣比丘在大石头上跏趺而坐,法相十分庄严。他就向前顶礼说:
 「我想求见文殊菩萨,乞请您指示,文殊菩萨在那儿呢?」 
这比丘就指着金色莲华,解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才一会儿,比丘却失去了踪影。解脱心里明白这位比丘必非常人,就在这大石头边哀慕恳切地顶礼,日夜不息,精勤自励。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位比丘再度在东台山脚下现了身,于圆光中现出了半边的身影,对他说道:
 「要知道解脱之道,全在自己,求自己就好了,何必求他人呢?」 
说完这些话就不见了。 
于是解脱顿时平息了狂妄的杂念,深深契入了无生法忍的境界,得到甚深法喜,实时发愿说道:「我得此法,不应独善自身,愿与世上一切有情众生,共享此微妙大法。」 
发愿毕身入三昧定中,诸佛为他现形说偈:「诸佛寂灭甚深法,旷劫修行今乃得,汝能开晓此法眼,我等诸佛皆随喜。」 
解脱就问: 
「寂灭之法,本来是微妙不可说的,假如可说的话,我能不能将此法教给有缘之人?」 
诸佛回答他: 
「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欲究真法性,一切无所见。」 
代州的州牧(官职)请解脱和尚前往代州传戒,传戒完毕在归途中已是傍晚时分,心中忖度着在这荒郊野外实在没有办法烧香供养诸佛菩萨,觉得很惭愧。 
忽然听到空中传来了声音说:「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云布。诸佛闻此香,时复来相度;汝今勤精进,终不相疑悟。」 
从此德云弥布,法泽普沾,凡是参禅悟玄的人,没有不向解脱和尚请益就教的。 
解脱和尚度化众生,达五十余年之久,盛名无远弗届。可是后来却失去了他的行踪。 
 
 
 
至诚遇圣—高节 
隋朝有一位名叫高节的人,是并州人氏。小时候当他牙牙学语的年龄时,只知道称念「南无佛」三个字,其它什幺话都不说。 
「奇怪,这个孩子怎幺别的话一句都不说呢?」 
「是啊!我们这孩子的确也太奇怪了。」 
他的父母常常这样呢喃着。 
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间他已经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了。 
「人生实在很苦,没有什幺值得快乐的事,真是烦恼重重;要想解脱,恐怕只有离开这个家去修行这一条路了。」他心中想着。 
另一方面,他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样那样的事情都不想做,好象世间上的事业没有一椿合他胃口似的,当然很替他耽心。 
「爹,娘!我想去五台山修行,为了可以得到解脱」 
「孩子!你年事太轻,人也还小,娘实在不放心!」 
「娘!我已经十七岁了,都那幺高了,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的。」 
父母看他小小年纪,有出尘之心,反正不喜世间事业,留在家中无益,况且又苦苦恳求,不如就成全他算了。 
「好吧!一个人出门在外,可要多加小心哪!」 
就这样,他背起了简单的行囊,告别了双亲,就往目的地——五台山出发了。「无论怎幺艰难险厄,我都要想法子克服它,以达成我求法的志愿」他心里想着。途中跋涉历经不少险厄,最后来到了北台山后面的一座山谷,见到一位苦行头陀,住的是简陋的茅屋,吃的是草根树叶,日子过得实在清苦,他一见却高兴万分,认为这是很难遇到的一位善知识,「这一位大概是我所要拜的师父了!」
 高兴就长跪在那里,对头陀说: 
「请收我做徒弟吧!弟子希望能在您的座下做个侍者,跟着您学佛。」 
「你吃得了苦吗?」 
「可以的。」 
「真的不怕吃苦?」 
「是的。」 
「好,如果你能习惯吃像我一样简陋的食物,就可以得到解脱。」 
就这样他做了苦行头陀非正式的弟子,他采取树根叶子充饥,以山涧清泉解渴,生活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连好多天都不以为苦。 
接着他的师父又告诉他:「你能够诵读法华经,才可以得到解脱。」 
于是他非常用功地诵读法华经,过了七天,法华经已可以朗朗上口,倒背如流,就再度请求师父教导解脱生死的方法。 
「如果你能收摄一切心念,放下万缘,一坐七天,必然能够解脱生死了。」 
于是他遵照着师父的指导去做,果然如法七日禅坐,起座以后,但觉身心轻快得很,心中充满了法喜,不过那时候,他仍然是在家人的身份,所以长跪向师父禀告: 
「师父啊!感谢师父的大法摄受,使我获益不少。但愿师父慈悲,度我出家吧!」 
他的意思是要求苦行头陀为他披剃,头陀对他说: 
「我年纪老了,现在长安正在开戒会传授三坛大戒,那里有一位卧轮禅师,你快点去,可归投在他的座下,让他度你出家好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他还不知道师父的法号,他就拜问: 
「您能不能告诉我您的上下德号呢?」 
「我的称号是海云,你记住好了。」 
高节于是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泣别了这位山中的师父。来到了长安,并打听到卧轮禅师的住处。 
卧轮禅师见了他,问道: 
「你从什幺地方来的?」 
「弟子是从五台山来的。」 
「为什幺又来这呢?」 
「因为受了一位和尚的嘱咐,要我特地前来投靠您求您剃度的。」 
「你所说的那位和尚是谁?」 
「家师的法号上海下云。」 
「你,你说什幺?」卧轮禅师一脸诧异的神色。 
「上海下云。」他重复一遍。 
「海云,就是华严经中所载,当初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访的第三位大善知识,不是万劫累积的福德因缘,是不能够见到的。可是你却放弃亲近大圣人的良机,反而来求我,那是何等错误的事情啊!」
 这时高节才恍然大悟,回想苦行头陀种种别人所做不到的高风亮节,生活清苦,清心无欲,言行特异,本来就是一位不出世的奇人,是千载难逢的大善知识,这时他恨不得粉身碎骨,再亲近随他学佛。
 于是遥望五台山跪拜,希望能够再度见到海云大善知识,就在他赶回从前头陀住过的地方。那有什幺海云善知识?只是一片荒凉的山地罢了。 
 
 
 
灵鹫异迹—乞斋贫女 
南北朝后魏时代,台山灵鹫寺,每到春天三月,依例举行无遮斋会,不论出家、俗家、也不分善男或信女、老的或少的、有钱的还是穷人、甚至乞丐,都可以平等参加,饱食一餐,平等施食,适时表示佛法平等,无人我之分别。
 一天, 来了一位穷苦的女人,抱着两个幼儿,后头还跟着一条狗,身无多余之物,孤零无依,来到了灵鹫寺无遮斋会现场,可是尚未到用斋的时候,又由于身无分文,但也不好意思白吃,就剪下头发聊充布施之意。对寺里的住持要求说:
 「我祇有这些头发布施三宝了,请勿拒绝!」 
「好的,那就收下了!施主是打哪儿来的呀?」 
「从来的地方来。」 
住持法师看她这幺回答,心里有些奇怪。不料这个女人此时开口要求: 
「我还有急事要到别的地方去,能否先分一些饮食给我?」 
虽然开斋时间未到,但施主的要求还是不能拒绝的。 
「好的。」 
于是住持法印法师从里面取出三份食物,用意是让女人和两个幼儿都能饱食一餐。 
但是用过食物,女人又说: 
「还有我这只狗,它也得吃一些东西才行啊!」 
住持法师无可奈何地,又从里面搬出一些食物,勉强地交给了女人。 
女人又说: 
「我肚子里还有小孩,也需要分一些食物来吃。」 
住持法师忍不住了就怒斥着说: 
「你来这里求出家人布施斋食,却贪得无厌,是何道理?你肚子里的小孩根本都还没有生出来,难道说他也能进食?可是你却求索再三,滥贪美味之心,不觉得太过份了吗?」 
被斥责了的贫女,这个时候就说了一偈: 
「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界无着处,致使阿师嫌。」 
说完了这首偈,立刻腾身踊上了虚空,示现出文殊菩萨的德相,这时狗化而为祂座下的狮子,两个孩子却是身旁的二位侍者。在云光缥渺,若隐若现当中,又复说偈: 
「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弃,其如爱憎何?」 
这首偈的意思是:你们众生但知学佛要有平等布施之心,虽无可厚非,却控制不了自己的心识波动,随着境界而流转不停。虽然明知要舍下这个外在的身体,无奈你们心中仍然存着爱、憎之心,这又有什幺办法?又怎样能入道呢?
 当时参加斋会的有一千多人亲眼见到了大士的圣迹,聆听大士警示的偈语,都感动而悲泣着,向空中顶礼说: 
「大圣!但愿垂示真正的平等法门,也好让我们一心奉行!」 
空中传来了偈语说: 
「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无二无分别,究竟如虚空。」 
住持法师这时自己埋怨有眼不识真圣,取刀准备挖出自己的眼睛,以表对亵渎菩萨的忏悔赎罪之意。 
「法师!你不能这样做!」 
「是啊,这幺做于事无补,而且是件傻事啊!」 
「赎罪的方法很多,又何苦出此下策呢?」 
大众夺下了住持法师手中的刀,你一言我一语地说。 
住持法师于是打消了原意,以贫女(即大士化身)所布施的秀发,建了一座宝塔来供养。 
万历初期,圆广法师接任住持,为了要重新装修宝塔,在塔下掘得大士的圣发好几束,颜色像是金色的,仔细再看,发色变化不定。 
这所宝塔现在在大塔院寺的东侧。 
 
 
南海放光—陶士衡 
陶侃,字士衡,东晋人。曾经梦见五台山僧人向他劝募化缘。后来他在南海驻军扎营,当地的渔民每天黄昏都看到海滨有光芒照射数丈之远,就特地来禀告。 
陶侃于是派人去查看,不久果然有一尊金色佛像由浪中涌现,于是将佛像请上船来,看到佛像座下刻着「阿育王所造文殊菩萨像」等字样。 
古印度佛经上曾记载说:「从前阿育王统治阎浮提世界时,实行酷政,命令鬼王建造监狱,真是恐怖残酷毒虐极了。不料文殊菩萨居然在鼎镬之中现身,于是火灭汤冷,并生出青色的莲华。狱卒连忙跑去禀报阿育王,王因此而感悟,即刻废除了牢狱,并且造了八万四千塔,以及文殊菩萨的圣像,流传天下。」现在所寻获的佛像就是其中的一座。
 陶侃最初并没有深信佛法,因为亲自见到如此灵异祥瑞之事,才倾心于佛法,真诚的信仰起来,并且将文殊菩萨圣像安奉于武昌名剎寒溪寺中。之后本要搬迁此菩萨圣像至荆州,没想到一百个人都搬不动,只好作罢。
 后来慧远和尚要将文殊菩萨圣像迎入庐山供奉,却很轻松的就搬了起来,一点困难也没有,这就是圣灵感应的道理吧!并不是人为的力量可以解说得清楚的。 
 
 
心通注经—刘谦之 
高齐时中相刘谦之,是一名太监,他笃信佛法,厌倦世俗,不喜尘劳,虽然身在朝廷宫闱,却经常持诵「文殊菩萨圣号」,每天念诵达七万遍之多,并以此为定课,不论事务多幺繁忙,他持诵菩萨名号从没有间断过。
 天宝年间,刘谦之随侍高齐三王子入清凉山参访圣迹,见到诚笃坚志的王子,为了供养大圣文殊菩萨,引火自焚其身,这种难行能行的举止,使他深受感动,内心自念:「王子能为法舍身,我又何尝不能?」
 于是更生起了大悲心,自叹身遭宫刑,非佛法器(佛经中记载,以男根不具,列为「非器」,不得出家)不如前往清凉山,专志修行。于是奏请当朝皇上: 
「可否准允鄙人在清凉山上专心修行,以期日后能有所成,这是臣的一点志向,万祈圣上英明鉴照,赐准所请。」 
皇上许之。刘谦之遂不再返朝,在清凉山上住了下来,整日里持名阅经,由于精诚所致,有一天,忽然心眼开通,领悟法要,于是造了「华严论六十卷」留之于世。 
 
 
 
枣林—刺史延庆 
五台山东台的东北角,相传曾出现过一个化境,称之为「枣林」。 
当元魏永安二年的时候,恒州刺史延庆,由于打猎的缘故,来到了这个地方,随行的有仆从四人,他们因为追赶一只白鹿,来到了一个地方,眼前所见的,是一栋高大的宅邸,鹿来到了这个地方,就窜进去不见了。
 他们正感到奇怪的时候,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手里拄着拐杖,来到了门口,对仆从说道: 
「你们所逐的白鹿,是我家所蓄养的,你们怎幺可以追逐有主的鹿儿呢?」 
延庆的仆人们接口说道: 
「原来是这样子啊!我们现在不须要鹿了,可是我们的肚子实在饿得难受!」 
老人就用手指了东边一望无际的大片枣林说道: 
「这个时候林中出产的枣子,已经成熟可以采食了,不妨采一些去吃,治疗你们的饥饿。」 
于是四个人就来到那片枣林中饱食了一顿,并用袋子装了好几袋枣子回去。仆从们把带回来的枣子进献刺史延庆,延庆吃了以后,觉得味道非常甘美,真是人间少有,惊异不已,就对从属说道:
 「你们再回到林中找找看,还有没有?采一些回来。」 
但是从属四人回到枣林原址,记得路一点也没有走错,那片枣林再怎幺找也找不到了,原先那高大的宅邸,和奇异的老人也不见了。 
 
 
 
凡情失圣—明勖 
高齐年代,定州地方有一位叫释明勖的法师,少年时代潇洒倜傥,并怀有很大的志气,他常常读诵华严经,知道清凉山乃是文殊菩萨所驻锡的地方。 
于是他就背起简单的行囊一路游方参访,不知不觉间进入了深山幽谷之中,一路走一路探询,都没有人知道大圣究竟驻锡何处。 
无意中他遇到一位面貌奇特的出家人,由于彼此都是出家人,互相顶礼过以后,他就问道: 
「大圣!弟子渴望见您一面很久了,祈愿您能度化弟子的愚痴无明。」他认为眼前这个人,从深山无人处突然冒了出来,相貌又奇特,想必是文殊菩萨化现的吧? 
不料对方开口也和他所说完全一样。唔,对方想必也以为明勖是大士化现的了? 
两人互问对方是从什幺地方来的?当彼此说出原先所栖居的道场时,明勖心中的疑团才得到解答。「这不是菩萨的示现,不过是一位普通的出家人,毕竟彼此志同道合,何妨引为知己!」
 这位奇僧就和明勖结伴而游,一连三天形影不离。 
有一天他们来到了东台的半山腰,见到一间简陋的房子,房子里面也有几个出家人,可是论相貌差得太远,个个都很难看,气质不好,也没有什幺威仪。 
明勖心中起了骄慢心,瞧不起这几位僧人,可是天色已晚,也祇好将就寄宿在这里了。 
睡到半夜,那一位跟他同行的僧人突然生起病来,而且一下子病得很严重,整个晚上呻吟不停,一直到天亮,周身并散发出臭秽之气,令人难以近身。 
同行的僧人眼看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就对明勖说: 
「我病得这幺沉重,我??我实在不行了。」 
「不,你会好的。」 
「好不了,我本来有意陪你到底,共同参拜大士的,恐怕这个愿望无法实现了。」 
「别这幺说,你??你一定会好的。」 
一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因为三天来的相处,彼此意志相同,言语投机,茫茫天涯,何处再能觅得这样的一位知己呢! 
但是,那位病僧却对明勖说: 
「你不用等我了,你先走吧!」 
「可是你——」 
「别管我,反正我好不了,希望别因此耽误了你的行程,朝圣要紧,不是吗?」 
「不过??」 
「你要是不听我的话,我可要生气了。」 
「好吧,等我游访礼拜过大士后,我会再回到这里来看你的。」 
明勖辞别后心里仍然挂记着,悒郁不已,离开这房子才几步,忽然听到背后有声,回头看看寄宿过的房子,剎那间竟消失于无形。 
这一切难道是海市蜃楼,怎幺都不复存在呢?啊!我明白了,原来这都是文殊大士变现出来试探我的。 
这时觉悟已迟了,自己感慨着:何以如此愚蠢不明?一时痛哭欲绝。 
这样哀诚恳切地祈求了十来天,希望能再度见到大圣垂慈,却始终不见任何圣迹现前。 
明勖法师回到故居以后就向寺里的长老禀告,长老对他说: 
「你的过错有两点:第一、看见面容不好行仪较差的几位僧人,起了我慢之心。第二、不该在友僧病重时放下他只顾自己去朝圣,由此虽入圣地如同隔了一座山岳啊!」 
于是,明勖承受了长老的教诲,终身谨慎恭敬修持,而且专门服侍病人,作为他修持的主要课目。 
 
 
烧身酬债—北齐王子 
高齐天宝帝第三子,两世为僧,守戒清净不犯淫欲之戒律,所以证得了宿命通(六种神通之一)。 
于是自己回忆起前尘的往事??。 
自周朝衰落已来,他本来是晋楚世家之子,那时生性残酷好杀,杀人遍野,不但杀敌国人,即使是本国人民被他所杀的也不知有多少。 
他忏悔往昔,诚心礼佛。有一天他忽然厌倦起自己的王位,到了天宝七年,他染上了严重的疾病,想尽办法也医治不好。 
于是他到了清凉山,非常诚恳地礼拜忏悔,祈愿见到文殊菩萨。 
「怎幺这幺久都见不到文殊大士?」 
「莫非大士因我罪业满身,不屑一见?」 
「难道是罪孽做多了,天不容我?」 
心中生出种种的疑惑与忧虑来。 
当晚他梦见一位老人对他说: 
「你在从前,不知令多少人冤枉地死在你的手里,现在你一意求见菩萨,让你稍为辛劳等待一下,你就感到怠倦不耐烦了吗?何况你应该明白,人身不过四大之假合,你身实非你所有,切莫执着,不可犹豫,你自己勉励吧!」
 梦醒以后,王子自己想,我这身体将来也是要偿还他人之债的。于是他就在文殊菩萨圣像前,发愿以此身体自我燃烧作为供养。 
刚刚点燃了火正要开始燃烧时,他虔诚地发愿说:「我现在燃身供养三宝,但愿以此因缘,能够消弭我往昔自己亲自杀人、或教唆他人杀人等无量冤债,等我酬谢三宝之恩已毕,然后才得投生为人,希望那时能现沙门(出家人)相,直到证得菩提正果,永远不再杀害众生。」
 火尽了,王子在熊熊火焰中已烧成一团焦炭,祇剩一堆骨灰。 
太监刘谦之,拾取王子的遗骨,奉塔在鹫●的西边。当时皇帝十分悲伤的追悼以身供佛自焚其身的王子,就在他燃火焚身的地方建了一所寺院,这所颇具规模的寺院,也就是现在的东寿宁寺,旧称王子烧身寺。
 
 
 
如愿化去—祥云大师 
高齐祥云大师,乃是并州姓周人家的子弟。在孩提时代就从本州僧人灵询法师寻问有关佛教教义,长大后跟随灵询法师出家。 
灵询法师想要观察他宿世根机,故意把藏经库打开,里面很多经文藏书任由他研究阅读。 
结果他取了涅盘经来研读,涅盘经是继承般若经的空性思想及大众部的教理(一音说法及心性本净之说),同时又采用法华一乘的思想而成立,教义包含三点:一、法身常住;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三、一阐提成佛。他用心阅读不到一年,整部涅盘经都可以朗朗成诵,每日都诵读一遍,习以为常。后来听人谈到清凉山有灵异的仙境,于是他就随身带着经书前往游化。到五台山顶去参访礼拜,后来就住在大孚寺。照样的持诵涅盘经,非常用功。
 有一天偶然间来了一位身穿官服样子的人,那个人长得高大英俊,相貌堂堂,来到他的面前很有礼貌的邀请说: 
「希望您能到敝舍修法诵经七天,也好降福到我家,庇荫我一家人。」 
不便拒绝他人的盛情,于是跟着这几位大汉向北而行,走了好几里路,但见山中的云雾晦暗,心里多少有点纳闷。过了不久,乌云开了,眼前一片景色非比寻常,向前进入一间很大的宅子,庭堂居室颇为庄严,一派富丽堂皇。
 祥云法师心中疑惑而问道: 
「请问你到是什幺人?是何身份?看这样子分明是稀世的巨富啊!」 
「法师!不瞒你说,我是此地的山神。有劳大驾莅临,实感荣幸之至!」 
祥云法师在这七天之中修持佛法,精勤有加,每日进食的餐点非常可口世上少有。神人并将几样珍奇之物相送,然而祥云法师不肯收下,但神人一再要勉强他非接受不可。 
他不得不说:「贫僧道业未成,所耽心的祇是这个臭皮囊的肉体命不长久,还等不及道业完成就要大去。倘蒙施主不弃,一定要布施财物的话,不如赐我灵丹妙药,使我天年得以延长,以便从容修证,得以有成,这样才能了却我的心愿,才是我最希望的事。」
 山神就以庄重的神情回答:「好的,可以办得到。」 
说完取了一茎药草,色泽纯白,形状如同一名童子。然后说: 
「法师!您把这根药草细嚼后吞下去吧!」 
祥云法师照着服下了药草,不料因此获得神通自在,就回到乃师灵询法师的道场将经书交还道谢而去。 
 
 
寒山拾得问答(撮录「雪山师父交来」 ) 
往昔寒山禅师,曾经问拾得禅师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样做才好呢?」 
拾得禅师回答他: 
「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再看看他又是什幺样的一副面目。」 
寒山又问: 
「此外还有什幺处世的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就告诉他: 
「我曾经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来,偈子是这样说的: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餍足。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鬓白,年年容颜变。日月像拋梭,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马上放下手,赶紧未为晚;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较,问着如哑汉;打着也不理,推着浑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几年儿女债,拨开不再见。好个争名利,转眼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断。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真常理,日月为邻伴。」
 
 
 
普贤化身—拾得大士 
拾得大士和丰干禅师、寒山大士同为唐朝人。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话说丰干禅师有一次游松林,漫步在天台县赤城山道路旁,偶然听到小孩的啼哭声,寻声找去,原来是一个小男孩,相貌清奇。禅师就问在附近牧牛的人知不知道他是谁家的孩子,结果没有一个人知道,问他自己,却回答说:「我没有家,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姓什幺?」
 于是禅师把幼童带回国清寺,交给典座师等候家长来认领,但是过了很久,还是不见有人来领回,禅师祇好命手下的知库僧灵熠照顾他。拾得虽是小小年纪,倒是很会讲话。 
拾得渐渐地长大了,典座师就让他管理食堂和香灯。有一天,忽然看见他登上大座,与佛像对面盘坐而食;又冲着憍陈如尊者的泥塑像,大言不惭的讥笑他是「小果声闻」,还举着筷子开怀大笑,旁若无人。上座师于是罢去了他佛堂上的职务,让他到厨房内担任洗碗盘等的杂务事,他每次都把堂上吃剩的渣滓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等寒山来,就让他背了去。
 他有时也自言自语地说:「我有一颗明珠,埋在暗中,可惜没有人能识别!」 
大家都笑他是个痴呆的孩子。 
有一阵子,厨房中的食物每天都有乌鸦来偷吃,搞得狼藉不堪,拾得就拿了一支棍子到伽蓝殿中,打了护法神二、三下,责备祂们说:「你们接受出家人的供养,守护佛寺清净道场,却不管寺里的事情,让食物被乌鸦吃得一塌糊涂,如何当得伽蓝的职司?」这天夜里,全寺僧众都梦到伽蓝神向他们诉苦,说拾得打祂们。第二天,僧众到堂上纷纷说出这一怪梦,竟然人人相同,没有一点差异的地方,连灵熠也不例外,大家议论纷纷个不停。灵熠这天上殿供养伽蓝菩萨,果然看到诸护法神身上有杖痕所损,就报告大家一齐去看。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拾得实在不是凡常之子,有好事的人就把拾得希有道行报知县府,由县府下令尊称拾得为贤士,由此认定他是菩萨的化身。
 拾得有时也在寺庄上放牛,吟啸歌咏,悠游自得。一天,正是寺里举行「布萨」(在六斋日持诵戒律而增长善法谓之布萨)之日,众僧正在说戒时,法事也正作得热闹,不料拾得赶牛到堂前,站在门口,拍手大笑说:「那轮回生死前程悠悠的众生,正在这里聚头呢!」主持戒律的首座和尚听到后,不禁怒斥他说:「你怎幺这样疯狂,竟敢在这里喧哗破坏说戒?」
 但是拾得笑着说: 
「无瞋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你合,一切法无差。」 
首座和尚出门要打发拾得赶牛出去。拾得回答:「我并不放牛啊!这群牛前生都是本寺值事大德,都有法号,不信你叫唤它们,它们都会应声的。」 
于是拾得一一叫唤那些牛。先叫: 
「前生律师弘靖站出来吧!」一头白牛应了一声出来了。又叫: 
「前生典座光超站出来吧!」一头黑牛应声出来了。又叫: 
「直岁靖本站出来吧!」一头牯牛应声出来了。又叫: 
「前生知客法忠出来吧!」又是一头牯牛应声出来。这时候拾得牵了这头牛对它告诫说:「前生不持戒,人面而畜生,你今招此咎,怨恨于何人?佛力虽然大,你却辜佛恩!」 
全寺僧众这时无不惊讶错愕,有的便报告州县官知道,县官颁文召他入州,但是拾得居山中惯了,不愿意去见县官。 
寺众都称叹菩萨来到了人间,咸自反省,改往修来,并编了实录写在大殿墙壁上供一般善信看,以兹惕励,其内容如下: 
东洋海水清 水清复见底 灵源涌法泉 斫水无刀痕 我见顽嚣士 
灯心柱须弥 寸樵煮大海 甲抹大地石 蒸砂岂成饭 磨砖将作镜 
说食终不饱 直须着力行 恢恢大丈夫 堂堂六尺士 枉死埋冢间 
可惜孤标物 不见日光明 照耀于天下 太清廓落洞 明月可然贵 
余本住无方 盘泊无为理 时涉涅盘山 徐步香林里 左手握骊珠 
右手执摩尼 莫耶未足刃 智剑斩六贼 般若酒清冷 饮啄澄神思 
余闲来天台 寻人人不至 寒山同为侣 松风水月间 何事最幽邃 
唯有遁居人 悠悠三界士 古佛路栖栖 无人行至此 今迹谁不蹋 
旋机滞凡累 可畏生死轮 轮之未曾息 嗟彼六趣中 茫茫诸迷子 
人怀天真佛 大宝心珠秘 迷盲沉沉流 泊没何时出 
拾得自从闾丘太守来参拜以后,就同寒山子手携着手走出寺院隐迹不见了。后来国清寺僧登南峰采薪柴,无意中遇到另一位僧人好象印度来的装扮,拿着锡杖进入了岩洞然后挑着锁骨出来对他说:
 「你可知道,我取得了拾得的舍利呢?」 
国清寺僧回到寺中告诉大众,大众才晓得他们所敬重的拾得贤士在这个岩洞里示寂,就将岩洞名为「拾得岩」这个岩洞在国清寺东南方,约距离二里左右的一片山上。 

月点击排行